小红书种草计划

核心提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遥想当年,易迅落寞,1号店卖身;如今,上海这片电商土壤又培育了新的创造者。3亿用户都在用的拼多多刚刚上市,1亿用户pick的小红书就拿到了3亿多美元的融资。跟不满3岁的拼多多相比,5岁的小红书已然是一家慢公司,同是生长于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那时候,易迅很孤独,1号店把自己卖了;如今,上海这片电商土壤已经培育出了新的创造者。

3亿用户使用的拼多多刚刚上市,1亿用户pick的小红书获得超过3亿美元融资。相比3岁以下的拼多多,5岁的小红书已经是慢公司了。他也生长在上海这片电商土壤上。增长过快的拼多多正在经历一场假货风波,却也造就了一股“农村包围城市”的团购风。

红色现象级产品小红书得到了巨头的匹配,开创了类似“全民种草机”的社交电商模式。但是,电商前辈们遇到的一系列阻碍,比如信息泄露、退货难、假货质疑等等,都没有把小红书甩在身后。

接下来的目标是IPO的小红书,是在接受资本考验前扫清障碍,还是像拼多多一样,上市后强迫自己尊重规则,需要时间慢慢给出答案。

KOL广告报价最高20万。

自从范冰冰、林允等明星入驻后,小红书的“带货能力”在过去一年飙升。一个明星一发帖,“种草”的产品就会被一抢而空空,甚至夸张到全球断货的地步。进货前一定要去小红书做功课;微信业务销售时,会搭配使用小红书的体验。

2000年拥有5.1亿用户的小红书终于等到了它的高光时刻。

公开资料显示,小红书社区每天产生数十亿条笔记。但小红书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不允许在社区打广告,所有内容不得以商业为目的进行曝光和整理,否则会删除帖子甚至标题。

到目前为止,小红书还没有开放的购买区和二手区。小红书CEO毛曾表示,一旦做到这一点,小红书的笔记肯定会飙升,但小红书也会变成一个自吹自擂的广告池,信息价值会大打折扣。

但在巨大流量的诱惑和众多推广商的运作下,爆款背后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广告生态。

“当你看到小红书里的博主同时推荐同一个小众产品或者二三线品牌的时候,你就要小心种草了,因为广告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时尚博主向《IT时报》记者透露,继微信之后,小红书已经成为她的第二大广告收入来源。团队里的美编也纷纷离职,开始在小红书自立门户。

《IT时报》记者从广告公司了解到,小红书达人的一个软文广告价格从2500元到5万元不等,而头头人的每个广告价格高达15万到20万元。

这个利益链一旦形成,品牌商很大程度上会绕过小红书,直接和KOL合作。据上述时尚博主透露,小红书可能有签约KOL的计划,并推出类似今日头条和Aauto faster的MCN合作计划。简单来说,MCN机构相当于直播市场的公会,也就是经纪公司的角色。

同时,“明星带货”的尝试也是双赢。明星的到来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小红书的平台也为明星带来了商业价值。截至今年6月,小红书粉丝过百万的明星超过10位,粉丝过十万的明星有49位。林允、蔡文静等明星对红宝书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微博。

“小红书能达到30亿美金的估值,更多的是因为掌握了流量,社区和电商都要掌握。做业务闭环很难,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社区上。”电子商务专家曹分析说。

小红书的“带货能力”有目共睹。相比之下,电商略逊一筹。

艾媒咨询《2018Q1中国电子商务季度监测报告》显示,小红书在跨境海淘中的市场份额仅为5.6%,排名第五,远低于第一名网易考拉26%的市场份额。但小红书App的下载量一直在跨境海淘App中排名第一。

在近期D轮融资的内部信中,小红书CEO毛和创始人曲芳都提到,小红书的下一站是“一个更加真实、美好、多元的虚拟城市”,这也表明了小红书继续深耕社区的决心。

信息泄露,退货难,用假货质疑电商难。

在从社区向电商转型的过程中,小红书也遇到了跨境电商的通病:退货难、假货质疑、物流滞后、信息泄露等等。

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统计,2016年“双11”、“黑五”期间,小红书以27%的比例位居投诉榜第一。2017年“黑五”网购期间,小红书依然以46.54%的比例位居投诉榜第一。

在某小红书维权平台,《IT时报》记者接连采访了13名投诉用户。小红书跨境电商业务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产品质量:崔先生购买的蓝牙音箱开机播放20秒后出现故障,颜女士购买的保温杯缺少杯盖,夏女士购买的锁骨链没有对板;发货问题:翁女士花了400多元买的疤痕霜。收到后只有泡沫没有货。小红书商家以证据不足为由,只答应赔偿50元;再者,是伪销售问题。低价商品被秒杀后,商家一直不发货,这叫系统错误;售后服务难退:用户普遍反映找不到小红书的客服电话,与客服的沟通记录自动清零。

况且小红书一直被质疑信息泄露。2017年6月,小红书被曝用户信息大规模泄露,50名用户被骗近88万元。最近又爆出类似问题,称小红书客服人员利用支付陷阱骗取用户钱财。

此前有媒体报道,在小红书上买衣服被骗5万,开了4个借贷平台。据《IT时报》记者调查,仅一个维权群就有20多名消费者遭遇过类似骗局。

2018年6月17日,张女士在小红书“旺旺官方品牌店”购买了84元的洗发水。收到货后,她接到了自称小红书的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说洗发水有质量问题,要给用户付款,但是货款迟迟没有到张女士的支付宝账户。

然后在对方的指引下,张女士开通了未来分期和舒适花。然后,张女士再也没有分期借出1300元,留下200元支付赔偿金,将剩余的1100元转给对方。好在张女士注意到了问题,没有把向安易华借的5800元转给对方。最后,转账的钱加上借款费用,一共损失了1300多元。

对此,小红书回应称,信息可能是第三方商家或快递链接泄露的。公司已经报警,目前警方正在调查。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小红书在供应链、物流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电商运营能力与其用户体量不相称。

小红书会是下一个微博吗?

5周年之际,小红书完成超3亿美元的D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包括金沙江创投、腾讯投资、ggv资本、盛远资本、天图投资、真格基金、K11郑志刚在内的新老股东均参与了此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30亿美元。

从分众到小红书,阿里最近一直在收割流量,为其电商业务构筑护城河。业内投资人也在观望,小红书会不会成为阿里强势投资后的下一个微博。

曹磊预测,小红书很可能会打通天猫国际来指导阿里,阿里也会为小红书提供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资源,所以小红书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微博。

对此,小红书回应称,阿里只是财务投资,小红书还是会以社区为主。此前,小红书创始人也曾透露过IPO的意向。

“如果小红书想要IPO,最大的障碍就是营收。”卢告诉《IT时报》记者,“目前,小红书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广告。阿里投资后,很有可能会签几年的广告协议,就像当年投资微博一样,帮助小红书增加收入。等他有钱了,就可以运营或者探索其他商业模式,从而走上IPO之路。”

[本文来自IT时报,文/IT时报记者孙艳]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