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的我买盲盒花万:谁说盲盒就是割韭菜

核心提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丨沸点Point,作者丨zedgez,编辑丨杨真心我叫zedgez,今年30岁,是个码农。我从2016年开始接触盲盒,最开始是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和太太在上海的一个商场里,看到有很多人在抽Sonny Angel的盲盒。那

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沸点,作者zedgez,编辑杨振鑫

我叫zedgez,今年30岁,是个码农。我从2016年开始接触盲盒。起初,这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和妻子在上海的一个购物中心,看到许多人在抽桑尼·安吉尔的盲盒烟。当时不知道,只是觉得好玩,就抽了几根。

我只是觉得很有趣。回北京后,想深入接触一下。当时,POP MART正在销售桑尼天使的盲盒。去买的时候接触到Molly,买了很多其他系列的盲盒。

对我来说,一开始,盲盒就是《阿甘正传》里的巧克力。你会期待下一个打开的盒子里会有什么。喜欢的风格会开心,不喜欢的会失落。感觉工作压力好大,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就是减压。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和老婆下班没事干,就会抽一两支盲盒。盲盒也让我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我们可以一起交流。别人可能不理解,我妈我婆婆,不能理解我们这么大了还买玩具。但是我们挣钱,买玩具不代表不能吃。他们不会太在意。

之后慢慢开始接触更大尺寸的娃娃,时尚玩具,甚至开始追求一些限量款。那时候我们才真正开始进入潮玩圈,开始去各大玩具展,去网上抢销售版。从盲箱入坑到“疯狂追”用了两个多月。

图片来自ZZ小红书

从2017年开始,大陆陆续有了自己的潮玩展,我几乎没有落下。到现在三年多了,我收藏的盲盒娃娃不计其数,来回买卖。只知道目前花了20多万。有一天看了看我和老婆的闲鱼,卖的收益加起来有30万。

去年在一个时尚玩具展上,我三天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排队买限量版。其实一场展览下来,包括给别人代购或者卖限量版,我其实赚了8000块。

我的净投入应该不高。现在儿子出生了,我也没有太多精力去买了。每个月的投入只有2000元左右。在我的经济能力范围内,我会买我喜欢的东西。

近一两年很少买盲盒。我非常喜欢它。现在盲盒二手交易产业链很发达,可以直接买。现在,我更关注那些限量版的娃娃,但我在POP MART收藏Molly系列,大部分钱都投在Molly身上。

盲盒最大的意义,更像是进入潮玩圈的敲门砖。没接触过的人会觉得无法理解,为什么要买一个玩具要花几千。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花几十块钱买个盲盒,会觉得门槛很低。也许,传统盲盒的收集能力很差。买多了盲盒,发现限量的娃娃,可能几百块,也可能一千多块,都很有收藏价值。然后慢慢接触更多这个圈子的人。

身边的人大多是从盲盒开始,慢慢玩了很久,逐渐找到自己的收藏方向,然后在这个方向上积累收藏。

对我来说,玩玩具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老婆在玩,我也在玩。我们在这点上有很多共同点。

图片来自ZZ小红书

看了很多文章说盲盒是割韭菜。我想写这篇文章的人可能从来没有买过盲盒,也没有从我们这些喜欢盲盒的人那里了解过盲盒。按照他们的逻辑,女生买包都要割韭菜吗?男生玩游戏买王者荣耀皮肤割韭菜吗?为什么盲盒只是割韭菜?它是玩具,它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更何况买盲盒的人真的得到了快乐。

它有这个受众,甚至可能是一小群人,这意味着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或者说这个价值不是使用价值,更多的是情感价值,但并不能等同于他们文章里说的“割韭菜”。

而且,真正好的IP,盲盒背后都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设计师。无论是艺术家亲自参与建模,还是只设计手稿,总有他的心血在里面。这个道理和梵高画一幅一般人看不懂的画是一样的,但有些人争相收藏不也是一样的道理吗?本质上都是艺术,都是一些人的收藏。

比如我喜欢Molly,因为它的设计师Kenny是我接触过的设计师中最勤奋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事实上,他已经取得了名气,但他仍然在不断地创新,做出新的产品。莫莉也投射了很多我的感受。

我过去收藏的一些款式,今年价格涨了十几倍。流行游戏的粉丝有一个巨大的市场。为什么我喜欢新潮游戏一文不值?玩具本身也有在其中玩耍的属性。对于喜欢收藏的人来说,门槛相对较低。再比如,乐高也是玩具。也是每几年更新一次的产品线。某产品不再销售后,停止生产,然后升值。现在乐高在全球有上千家门店。为什么没有文章写买乐高也是割韭菜?同样的钱,有人去股市,有人买茅台。为什么买不到潮玩?

作为一个爱人,我觉得这些人说的不公平。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一些生产盲盒的公司赚了钱。从逻辑上讲,已经有人交钱了。不过据我观察,喜欢玩新潮游戏的成年人,都是有经济能力的。我觉得大家都把钱花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没什么不好。

我觉得既然存在,受众这么多,这个就有市场。现在的收藏方向可能会从传统的收藏,比如名画、古董,逐渐转向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以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你不可能让我们只有柴米油盐吧?这个东西既然存在,就有它的价值。

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日本有它的HelloKitty,美国有迪士尼。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不能有自己的精神形象?

图片来自ZZ小红书

我开始收藏莫莉之后,在小红书上发表了一些关于莫莉收藏的笔记。成千上万的粉丝纷纷关注我。去年开始出笔记,也是因为这几年的积累。我的收藏和知识储备足够我和别人分享。很多粉丝也来和我互动了。关于某个款式的问题,二手市场的大概价格,如何鉴别真伪,我基本都能回答。

之前也看到有人说这是有钱人的游戏。我不知道如何定义金钱,但玩具是马斯洛的上流社会所需要的。主流玩家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还是和成年人玩得多。大家都有工作,没有孩子,所以会用这种方式度过业余时间。有钱可以买贵的;没钱就买不到便宜的。周围真的有“大人物”,包括一些明星,一整个房间都是积木熊。我甚至听说广东有个朋友专门搞了个房子收集新潮剧。

但这几个,主要还是看自己的经济能力。我也有一些很想要的钱,但是可能经济实力达不到,或者觉得太贵了,舍不得买。但在这种情况下,要冷静,对吗?也有盲目消费的人,但永远是少数。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