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图片买它

核心提示投稿来源:Tech星球“慢公司”小红书的商业化速度正在加快 。11月28日,小红书在创作者开放日上,宣布将内测推出创作者中心,品牌合作平台、好物推荐平台和互动直播平台等重大更新。这意味着,在服务内容生态的同时,小红书的商业化路径逐渐拓宽。一

供稿:科技星球

《慢公司》小红书商业化加速。

11月28日,小红书在创作者开放日上宣布将推出创作者中心、品牌合作平台、好物推荐平台、互动直播平台等重大更新。这意味着在服务内容生态的同时,小红书的商业化路径逐渐变宽。

一位小红书的创作者评论说,小红书是Tik Tok、微博和a auto faster的集合。也就是说,本次建立创作者相关服务后,Tik Tok和微博可以在小红书平台上找到创作者服务工具和变现工具的相关服务。

半年前,小红书创始人曲芳在回应“KOL下架”事件时表示,“小红书未来的商业化模式一定不是今天大家看到的简单的抽成和提成”。小红书这两年专注的是“如何帮助品牌,帮助商家真正找到与用户的连接”。

电商直播,增加创作者变现和内容服务工具,这些可以谨慎变现的小红书,找到商业化和用户结合的最佳方式,在变现的同时保存社区生态?

小红书加速变现

从2013年到现在,除去电商和常规广告收入,小红书真正的商业化动作只是“品牌合伙人”,但这显然不是小红书商业化的最终布局。

小红书一家MCN机构的负责人告诉科技星球,在小红书这次推出的各类工具中,类似微博粉丝头条的“薯条”和带货直播,似乎是对创作者最有效的。

“薯条”是小红书新推出的优质内容冷启动工具。这个功能会帮助新创作者引流笔记。一本小红书的创作者打了个比方。“薯条”就像Tik Tok的“豆+”功能,可以理解为“买流量的工具”。

此外,小红书还将面向MCN院校推出“超级土豆”流量包资源,推动MCN院校反向投入人才成本。

从现场发布的图片来看,做推广笔记时,还可以对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域进行筛选,选择推广目标人群进行针对性推荐。

这一次,小红书终于切入直播轨道,也值得关注。

在电商直播变现模式清晰、潜力尚待释放的当下,小红书加入直播功能始终被视为“迟早的事”。据小红书介绍,小红书有直播+笔记双向种草,支持主播连线PK和红包互动。

同时,还将引入电影直播货架、商品页面等功能,提高小红书电商直播转化率,打通实时互动、种草货的通道。

此外,之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小红书“品牌合作后台”也将升级功能,支持品牌直投和代理商下单。“创作者后台”也将为创作者开放更多的音符效果数据。比如通知作者用户选择退出时间节点,各笔记横向对比数据等。在看Vlog的过程中。

小红书在扶持内容生态的同时,也在加快商业化的步伐。“薯条”背后,一方面帮助优质内容获得冷启动流量;另一方面也成为小红书新的变现工具。

今年5月,Tech Planet还报道称,小红书正在开始一种新的探索类型,即通过内部测试,向首选商家给予佣金。如果用户通过博主的链接购买商品,博主可以享受一定的提成,类似于早期按交易收费的“淘宝客”推广模式。

这个功能就是这次公布的“好物推荐平台”。创作者可以在笔记中添加商品卡。一旦用户通过笔记中的商品卡购买商品,创作者将参与销售分成。

以前小红书总是面临尴尬的局面。小红书“种草”后,用户去其他平台“拔草”,无法形成流量和内容下的直接变现闭环。这也是小红书后期加入电商功能的原因之一。从小红书今天的动作来看,刺激创作者的内容生产,留住用户在平台购买商品,将进一步帮助小红书更好地通过内容和电商进行商业化。

这个社区被谨慎地商业化了

小红书在商业化这件事上一直很小心。

此前,小红书官方MCN机构的一位负责人曾向科技星球透露,小红书“品牌合伙人”的后台有一个功能,让品牌可以在平台中搜索品牌关键词,找到“可绑定的笔记”。在后台点击“去绑定”后,备注中的相关段落被抽出,小红书官方会审核,确定是否与品牌相关,决定是否附上产品链接。

由于用户反应不佳,小红书很快移除了该功能。

2019年7月,小红书宣布用户数突破3亿。面对庞大的社区用户,在帮助创作者提供更好的内容服务的同时,找到更可持续、更成熟的商业化变现方式,是小红书必须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一直以来,小红书都在尝试商业化的试水,其直播、好物推荐等功能早有试水。从今天小红书推出的各种支持和服务工具来看,小红书似乎找到了一种不破坏社区生态的商业化实现方式。

小红书商业化调整的更早动作是在今年2月,其内部架构调整,将原来的社区电商事业部升级为“品牌号”部门。围绕“品牌号”这一核心产品,整合公司从社群营销到闭环交易的资源,为品牌方提供全链条服务。

今年5月,曲方在直播中回应KOL下架时表示,“我们是2015年开始做电商的,从营收的角度来说没有压力。”小红书去年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9.1万亿元,用户数超过1亿。小红书的市场份额为7.3%。

当时曲芳也提到,广告是品牌挖掘商业价值的产品和工具。“广告是一种服务,它也承载着信息价值。我们希望小红书的未来能够更好地传播有价值的信息。”今天的“薯条”、好物推荐等服务的诞生,或许正是因为小红书广告商业价值的体现。

在MCN机构和“品牌合伙人”调整期间,小红书曾因处理不当导致创作者意见反弹。与此同时,小红书的内容生态也因App下架事件而面临新的考验,监管和审核问题依然是内容社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些都让小红书在推广商业化的时候需要更加谨慎。

“慢公司”的商业化问题

在中国互联网社区,变现是困扰平台的问题之一。

以豆瓣和知乎这两个也被称为“慢公司”的公司为例,社区似乎与直接交易的商业行为有着天然的冲突。有互联网从业者评价,这样的公司是“用户的需求不是驱动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的例子,用户希望拥有一个开放、纯粹的空房间,而不愿意为这个极度宽松的空房间买单。

一旦企业商业化步伐过大,就会引起用户的不满。

今年小红书调整MCN机构和“品牌合伙人”的动作也被看做是急于商业化的操作,引起了社区内KOL和达人们的强烈不满。

如何在丰富社区内容生态的同时,保证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不受商业运营的干扰,是困扰这些“慢公司”的最大问题。

以豆瓣为例。早在八年前,豆瓣完成C轮5000万美元融资时,就推出了广告等变现方式。但直到今天,豆瓣也没能找到与社区内容生态融合的完美方式。同时,外界的观感是豆瓣并不着急。即使受困于商业化进展缓慢和用户增长停滞,豆瓣也已经七年没有获得新的独立融资。

相对来说,知乎的商业化尝试成本更高。除了广告这种通常的变现手段,知乎还在尝试知识付费,包括知乎直播、盐选会员等。今年8月,知乎还宣布正式启动MCN机构招募,服务内容创作者和品牌商,构建社区新生态。2019年8月,知乎宣布有数百家MCN院校提交了入驻申请,最终其中10家成为首批官方认证的MCN院校。

在内容驱动广告这件事上,知乎和豆瓣小红书走的是一条路。两者都是以内容为导向的社区。在品牌营销和广告运营中,很多时候都是强烈依赖内容的。如何让用户接受广告,认可广告的价值,并不容易。

一直以来,知乎上理性思辨的社区氛围吸引了大量优质内容,为知乎提供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而知乎的变现方式只有两种:广告和知识付费、内容付费。

相比较而言,天然具有“种草”属性的小红书还有一个强大的帮手——电子商务。多位小红书MCN机构负责人认为,小红书加入直播电商功能后,将迎来新的红利期。

毕竟2018年淘宝上一共有81个主播,带动年销售额过亿。之前大火的李佳琪和维雅,五分钟后就卖出了4252万套Whoo套装,而Aauto faster的“卖家王”辛巴,两天卖出了4亿元。或许在小红书里,内容社区会找到最赚钱的商业化路径,虽然这不适用于知乎和豆瓣。

小红书要打造下一个“李佳琪”,用户愿不愿意买单,对小红书来说是个难题。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