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消费前搜索“种草贴”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提前了解商品的重要途径,这也导致一些商家将“种草贴”作为一种营销策略,代理行业应运而生。
1月19日,小红书宣布正式向微媒公告、成宝、南京贻贝等四家公告平台及MCN机构提起诉讼,称应“停止对小红书的虚假推广和交易”,索赔1000万元。
据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在草贴灰色产业链的背后,是品牌方、MCN公司、公告平台、广告海报发布方的相互配合。品牌借助为业余爱好者提供招聘服务的公告平台,或与提供虚假种草服务的MCN公司合作,以产品替换或产品替换加低报酬的方式,雇佣业余爱好者或网络名人博主发布种草帖子。有的还要求员工自己在电商平台下单,贴出种草帖后再退款,以达到刷单的目的。有些品牌会对种草帖的内容做出明确要求,会出现定制的“种草帖”。
被诉公司与100多名人才合作。
"一般来说,服务费不到10% . "
据了解,近一个月来,小红书开展了三轮虚假种草行动,取缔了81个品牌和线下机构,处理虚假种草笔记17.26万条,违规账号5.36万个。治理范围覆盖整个“代代相传”的灰渣生产链条的上中下游,从有假草种植的需求方到对外提供假草种植服务的MCN机构平台。
↑资料图。年轻人消费分享平台小红书总部办公楼。
Sky-check显示,此次起诉的公告平台南京贻贝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小微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媒体技术研发;互联网信息服务;网页设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各类国内广告;摄影服务;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设计和制作;企业形象策划;视频制作等。
1月20日,上述公司负责人王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广告行业人才种草应该是一种常见的营销方式。公司的营销模式主要是品牌委托,然后和有合作关系的小红书达人对接,发送产品,最后小红书达人发布草贴。
↑平台招聘截图
目前和南京青口有合作关系的小红书人有100多人,都有一定的粉丝基础。至于如何保证发草的真实性,王明表示,公司只是充当中间传递的角色。发货后,达人写下自己的体验笔记。达人对内容的创作完全是基于达人自己的想法和调性,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的分享。他们不会影响达人自己创作内容,而品牌会发一个简单的产品介绍,“一般不会介入”。
↑平台招聘截图
王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公司“一般对这类业务的报酬收取不到10%的服务费。这个服务费就是我们同事和人才对接沟通的人力成本。”
对于此次起诉,王明表示暂时不了解情况。“我们也不想给用户带来虚假的东西,这违背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初心。”
用产品或产品加费用奖励。
品牌打造的“种草岗”
此外,公告平台APP、小程序、各种公告群也是传播草海报招聘信息的重要途径。这些平台的受众更倾向于没有庞大粉丝群的普通人,也就是“业余爱好者”。这些平台的介绍有“网络名人媒体任务公告平台”、“汇聚众多品牌/pr/kol/koc/素人”、“找到你要推出的产品”、“找人才种草/评测/带货”等等。
以业余招聘平台“蟹通知”为例。品牌方、运营公司、个人品牌、电商公司都可以作为通知主在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平台主账号深圳市数池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客服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平台会严格审核发布信息的MCN机构的背景。目前不收取佣金,平台基础服务免费开放。
↑资料图。
红星新闻记者观察发现,单个产品的招募人数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大部分品牌对产品或产品支付较低的报酬,换取业余爱好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产品经验。比如某品牌面霜长草视频,需要收集50个护理美妆博主,要求他们在收到样品后一周内发布长草视频,奖励是价值109元的面霜正装。
这些草贴最终的发布平台包括小红书、Tik Tok、微博、哔哩哔哩等。,产品类型包括洗护用品、化妆品、食品、服装、日用、母婴、宠物、店主等。图文形式的种草海报,除实物外,一般不超过1000元。高价的大多是探店的,根据粉丝基数不同最高近万元。
有些品牌还要求员工在淘宝搜索产品关键词,自己下单,收到产品后按要求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发草帖。帖子内容核实后,品牌会退款。在某护肤品牌修复系列产品的公告群里,红星新闻记者看到群号为164。
据红星新闻记者调查,部分品牌会对草贴内容做出明确要求。以某护肤品为例,记者问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如何写草贴。品牌方表示有必要强调产品的功效,包括抗过敏、敏感肌肤可用、淡化红血丝等。,并提到了产品的卖点,比如大牌换代、“便宜大碗”。
小红书公关部门相关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们的审核是多管齐下的,主要是机器拦截、人工审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