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歧路的小红书,是时候走上正途

核心提示编辑导语:小红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前段时间屡上热搜让大家关注到了它,近期,小红书又上热搜了,是因为什么又上了热搜呢?小红书为何频频翻车?本文围绕小红书展开了具体讲述,推荐对此感兴趣的伙伴阅读。堪称“国民种草机”的小红书,再一次将自己送上热搜

编辑导语:小红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前一段时间,人们通过反复的热搜来关注它。最近小红书又上热搜了,因为什么?小红为什么频繁翻车?本文重点介绍小红书,推荐感兴趣的小伙伴阅读。

被称为“国民种草机”的小红书,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热搜榜。

据央视新闻12月5日最新报道,今年9月,成都小学生家长蒋先生在“小红书”App上搜索“亲子乐园”时,发现这个App时不时给自己推送包含大量未成年人生活的短视频。起初,姜先生以为平台推荐的是一些年轻用户的经历,但越来越多明显暴露未成年人身体隐私的视频被推送过来,这让姜先生有些担心。记者浏览两个多月后发现,该平台确实存在泄露未成年人隐私、消息审核不严的情况。

被媒体曝光后,责任主体小红书例行道歉,并表示近期将启动新一轮青少年治理工程。从“例行道歉”中不难看出,小红书已经不是初犯了。的确,近年来小红书屡屡踩红线,那么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小红书为何频频翻车?如何摆脱消极的束缚?

第一,反复打出无效的“态度牌”

小红书,成立于2013年6月,起步顺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系列几百万美元的融资,之后又完成了六轮超过9亿美元的融资。不久前,据36Kr报道,小红书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由淡马锡和腾讯领投,阿里、天图投资、盛远资本等老股东跟投,投后估值200亿美元。可见资本市场对这种生活方式平台一直比较青睐。

虽然融资之路很顺利,但这几年品牌形象遭遇不良事件,负面事件时不时会出来。

2019年2月,小红书因“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误导用户同意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被监管部门点名。同年3月,小红书被曝“种草”笔记,篡改数据,引发舆论争议。4月,北京青年报刊发《小红书APP有9.5万条关于烟草的软文》,其中提到将“烟草”二字输入“小红书”APP进行搜索,页面显示有9.5万条“备注”,引发社会关注。此后,小红书因违反搭售商品和服务的相关规定,被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随后小红书在安卓市场的应用被下架。

针对一年四次“雷霆”的频率,创始人曲芳将此归结为“初期平台规则的不完善和不成熟”。虽然不能完全接受,但基于当时小红书正处于发展最快的阶段,确实存在识别机制没赶上发展速度的可能,外界给了小红书一个理解。当所有人都以为小红书俱乐部会因为以上种种而步入正轨的时候,却发现它已经踏上了另一条“生生不息”的道路。

2020年10月,“上海名人榜”事件发生时,网友从小红书平台发现7万+“名人”相关笔记。在这些假名人口中,“奔驰宝马都是没钱的人开,保时捷718是玩具车”,可谓“人均富婆”。

然而,时隔一年,“佛元”、“病元”、“李元”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一是有“佛园”在庙前摆姿势,每日作秀;然后去找妆容精致的“病小姐”分享经验;也有“李渊”声讨渣男和立人。这些“袁媛”往往一边讲“故事”,一边在评论下放一堆卖链接,最后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小红书被网友戏称为“元宇宙”!

今年国庆假期后,小红书等种草平台被指滤镜过量,网友吐槽,绵延千里的空旷之地,不过是滤镜外破旧的公厕和乱石滩,让人称之为赤裸裸的欺骗。12月,被曝平台存在大量“性暗示”和“软色情”,对未成年人造成身心伤害。

纵观以上种种,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人都踩到了道德的红线,有的甚至游走在法律的边缘。面对一个又一个危机,小红书是怎么做到的?

小红的书大多是等舆论发酵,再打“态度牌”,对这类负面事件向公众道歉,然后提出整改的举措或相关方案。比如针对滤镜过度使用的问题,小红书正在发布社区倡议,结束这场风波。在“争单名人”活动中,小红书推出“啄木鸟”计划,对虚假推广行为进行专项打击。严重违规将被切断和屏蔽。此次涉及未成年人隐私,也预示着将启动新一轮青少年治理工程。

似乎“翻车-道歉-整改”的流程已经成为小红书的常规操作。虽然小红书每次认错的态度都很到位,也确实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整改效果并不明显。还有很多“名人”活跃在平台上,滤镜依旧重重。

屡教不改,屡犯不改,不能不让人生疑。小红书刮骨疗伤有些诚意,为什么总是陷入负面漩涡?

第二,沉迷于虚幻的“沼泽”

屡次触线,很难用一次无意的失误为小红书开脱。如果不是无心之过,会不会是小红书故意为之?那为什么走了一条“黑红路”?也许这三个方面就是小红书焦虑的原因。

第一,圈子发展接近饱和,急需扩大圈子。

小红本源于对美妆垂直内容社区的深耕,是典型的“她经济”。根据瓜数据《2021年小红书活跃用户画像趋势报告》,截至2020年,小红书女性用户占比90.41%,男性用户占比9.59%。即使以3亿用户计算,小红书也至少有2.7亿女性用户。虽然“她经济”的势头很强劲,但还是有饱和的可能。如果继续培养仅存的几个女性市场,好处只会减少。

对于小红书来说,打通用户圈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小红书一直致力于打破圈子,覆盖“其他经济体”和“多年龄段”是努力的方向。其中,针对“其他经济”,小红书推出了MCN男性用户激励计划,为男性内容作者提供流量支持,并为男性增加了很多有趣的内容。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小红书用户年度笔记在体育赛事上呈现超过1100%的同比增速,BB、科技数码同比增速超过500%。数据变化的背后,意味着小红书的用户结构逐渐多元化。此外,根据极光iAPP数据,截至2021年10月,小红书男性用户占比32.5%,较2018年10月增长15.15%。目前小红书的男女用户比例已经达到3:7。

第二,用户增长不足为增长增添动力。

小红书的用户增长没有以前那么强劲了。从多项数据可以感受到,小红书这几年面临着流量峰值的危机。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是小红书快速发展的时期,用户规模分别达到5000万、1.5亿、3亿。从小红书官网可以看到,月活第一次突破1亿是在2019年7月。官网也显示,小红书的用户数从4个月的1亿到1.5亿,3个月的1.5亿到2亿,6个月的2亿到3亿。到2020年8月,小红书已经积累了4.5亿用户。虽然小红书的用户规模还在增长,但几个阶段的月均新增用户数会显示用户增长已经开始下滑。

对比同期两期,会发现小红书平台的流量已经接近饱和。2018年8月至同年10月,小红书月均活值达3988万,其中8月MAU环比增速高达29.85%,增速明显;到2021年同期,小红书月均活值已达2.72亿,较2018年同期增长583%,但环比增速明显下降。

第三,患有“流量综合征”,依靠热量实现分流。

东兴证券研报显示,小红书的收入来源包括内容社区和电子商务两部分。前者主要靠广告业务赚钱,收入占比80%左右,后者占比20%左右。可见,小红书的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广告业务,广告业务依赖流量——因此,流量是小红书平台的“红线”。此外,相对于单纯展示美好的种草笔记,无论是炫耀式的名人风格,还是这种针对未成年人的软色情风格,都更具流行性和传播性,更容易获得关注和流量,短时间内促使大量用户在社区观看。

大量新用户涌入,使得内容品类泛化,数量迅速膨胀。据媒体报道,小红书社区涵盖美妆、美食、旅行、母婴、家装等多个生活方式领域。这不排除小红书希望用内容留住用户,从而实现从新用户到忠实用户的转化,进而实现流量变现的可能。毕竟小红书不想只是其他电商的流量仓库。

从以上三个方面不难看出,归根结底,是“流量危机”。小红书的交通焦虑可以理解,但不被大众理解的是它选择了这样一条“黑红”的道路。“黑红”虽然也是“红”,但它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污秽的社区环境和接连不断的负面事件都在打击品牌形象,用户可能

选择沉迷于虚无缥缈的流量中的小红书,无疑会陷入沼泽。如何挣脱虚无缥缈的流量束缚,成为摆在小红书面前的一道难题。

第三,齐心协力“回归正道”

搭互联网快车的企业,受困于流量,也受困于流量。互联网发展至今,整个行业已经痛苦了很久。一方面,用户规模增速放缓;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今年9月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1.67亿,但用户增速放缓,同比增幅仅为1.21%。另一方面,用户使用次数增速也放缓;Quest数据显示,今年9月,移动互联网单用户使用量增长至115.1次/月,同比增长3.1%,低于去年同期5.9%的增速,使用量增速放缓。

基于两大指标的变化,不难看出,增量时代的扩张探索红利正逐渐逼近天花板,互联网行业整体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股票时代要求企业集约化发展,一些企业选择“下沉”。比如陶特,京西等。都是承载着淘宝和JD.COM探索下沉市场的希望;有的选择“往上走”,拼多多的农产品往上走,既解决了供需矛盾,又体现了自身的农业特色。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在焦虑的时候都能做出稳妥的选择。或许是小红书急于求成,又或许是想用增速支撑资本市场的预期,所以选择了这条路。

这类问题的责任主体肯定是小红书,但仍需辩证客观看待。并不是某一方的行为导致了今天的局面,而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度伪装的内容创作者,恶意引导的评论者,监管不到位,都有责任,还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

平台:要加强监管和审核,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尼克·斯尔尼塞克在《平台资本主义》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平台事实上掌握着流量和算法,只是利用KOL生产符合平台发展的内容。”这说明决定内容分发权的是平台。平台要深刻认识到,保护未成年人无小事。要加强审核口径,严把监管关,主动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监管部门也要大力督促网络平台守土有责,履行好日常审核和管理责任,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对未成年用户和相关内容的识别能力,为其划出法治红线,保持高压态势。

内容创作者:内容创作者严于律己,净化社区环境。

不管你是内容生产者还是审核者,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明白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虚拟的网络空中,还是要用高标准来约束自己的道德品质。应该多生产一些积极、阳光的正面内容,评论者也应该在评论区进行善意、正面的引导,而不是恶意、错误的诱导。一个清朗的社区环境需要社区公众共同建立,希望未来内容提供者能营造一个美好向上的环境氛围。

家校方面: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引导,提高其个人保护意识。

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对很多事情还不具备识别能力,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正确引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有更多的识别能力,对相关信息保持足够的警惕和防范,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家校也应该承担起教育未成年人安全使用互联网的责任,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关注度极高的负面新闻,对于患有流量综合症的小红书来说,无疑是一剂“速效药”,服用后立竿见影。但小红书也要知道,这种“药”虽然有效,但也可以有很大的副作用,时间久了会形成依赖,最后只会两败俱伤。生病的时候,要避免乱去医院。小红书还是需要静下心来分析原因。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你应该好好休息。

也许每个企业在成长的路上都会误入歧途。只要能及时回头,最终会走上通往明天的正确道路。

参考资料:

“小红书即将成为“道歉”专员”——市值榜。何越洋和贾信小红书负面新闻频发的背后隐藏着哪些问题?——新熵、于、郭,娱乐传媒互联网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提质增效,锚定长期价值——报告出品人/作者:广发证券、、、许,从“佛缘”到未成年人,小红书的流量毒药——博虎财经,的小红书:被包围

#专栏作家#

石昊,微信微信官方账号:shitianhao01,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自媒体人,曾在博客中国、互联网实验室、等公司工作,在《南方都市报》、《计算机应用文摘》等报刊发表文章。

本文由人人作为产品经理原创发布。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来自Unsplash的图像,基于CC0协议。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