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断臂”求变

核心提示品牌合作人平台的升级,是小红书为加速商业化所做的准备之一。一夕之间,大量小红书社区小KOL发现,自己突然被取消入驻品牌合作人平台的资格。“四分之三的小红书被清理”、“KOL们迎来黑色星期五”、“天台上站满小红书KOL”等说法也甚嚣尘上。36

品牌合作伙伴平台的升级是小红书为加速商业化所做的准备之一。

一夜之间,小红书社区大量小kol发现,自己突然被取消了进入品牌合伙人平台的资格。“四分之三的小红书都被清理了”、“KOL迎来黑色星期五”、“楼顶全是小红书KOL”也甚嚣尘上。

36Kr据此向小红书求证,对方回应此次约有3000名kol受到影响。多位平台kol表示,此次被刷掉的kol超万,占平台总数的三分之二。目前平台上只剩下5000多名kol。

小红书在2019年1月推出了品牌合伙人平台,社区里的KOL、brand、MCN都可以入驻。运营4个月左右,已有数万名社区kol入驻,他们通过在平台上接收品牌商的广告订单来赚钱。一位粉丝在5万左右的KOL告诉36Kr,在平台续签合作协议之前,和她粉丝差不多的KOL平均月收入在3万左右。

那些被刷掉的kol,在小红书上再也收不到任何广告单,财源断了。这个突变源于小红书在5月10日对品牌合作伙伴协议的更新。协议主要在两个方面升级了对kol的要求,导致部分kol不再符合准入标准,被直接刷掉,而部分渴望尝试平台的kol也被挡在了门外:

1.准入条件升级:一个月内粉丝数大于等于5000,笔记曝光大于等于10000。之前只要粉丝1000以上,笔记曝光1000以上,KOL就可以入驻。

此条件的评估期为一个月。一个月内,被取消资格的KOL仍可申请品牌合作伙伴平台。

2.惩罚系统升级:实行严格的计分制度。一旦品牌合作伙伴私自接单,伪造合作关系,数据造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初试积分扣12分,小红书直接和他解约,并进行机构公告。处罚期限长达一年。

对于品牌合作伙伴协议的突然更新,小红书创始人曲芳表示,是为了规范平台,打击平台内数据作弊、私自接单等不良现象。

但是这个解释并没有被刷掉的小kol们理解。符合36Kr入驻平台标准的2000左右粉丝KOL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非常气愤:“5月9日申请,5月10日就取消了。这不是骗人的吗?”此外,多名被黑的kol在社交媒体上泄愤,声讨小红书,要求平台做出更多解释。

36Kr从多位kol处了解到,冲突的主要原因是kol质疑小红书的运营有“黑幕”。这个问题尤其体现在对曝光的理解上。根据KOL的反馈,曝光门槛提高了10倍,但运行机制和规则不透明。但由于曝光涉及算法和流量分配的核心产品问题,小红书并未给出充分说明。

一位在这次“驱逐”风波中暂时安全的KOL“绿绿”向36Kr透露。“其实我最困惑的是,到底是30天内发布的笔记,还是这些笔记的平均曝光量,还是30天内发布的所有笔记的平均曝光量。这个其实是模棱两可的,数据会相差很远。”

小红书曝光规则不透明,但用曝光作为硬指标卡KOL,引发了对平台“人治”和“只支持听话、能给平台钱的KOL”的质疑。但一些濒临被清理的kol表示,小红书整改这些kol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内容质量不高,但平台要付出一定的管理成本。

小红书的初衷是杜绝假粉博主和PR大赚特赚的现象,打击灰色生产。但由于基于曝光量和粉丝数的筛选机制,KOL被一刀切,一些表现良好的KOL无辜被砍,因此民愤高涨。

被裁掉的kol们除了抱怨曝光的运营机制不透明、门槛严格,还认为小红书在决策执行上有很多问题:“之前定的门槛太低,现在撤了,有点出尔反尔。”一些活下来的kol也担心政策变化不能保证收入。

更重要的是,小红书在更新协议的同时,还要求一些之前没有和MCN签约的kol先和平台指定的MCN机构签约,这使得存活下来的kol不仅要抽成10%,还要交税。

弘文文化传媒是小红书注册的一家MCN公司,专门在品牌合伙人平台为KOL提供营销服务。根据新规定,KOL如果想在平台上接收品牌广告,必须与小红书指定的MCN公司签约。曲芳说,KOL和弘文的签约可以是临时的,前两个月不收费。之后其他mcn可以自由更换。此外,在品牌合作伙伴平台上,弘文和其他mcn受到完全相同的待遇。

虽然小红书平台表示目前不拿提成,但弘文的存在类似于变相的提成,很容易引发“一边当运动员一边当裁判”的质疑。

总的来说,这个事件是小红书加速商业化过程中的正常反弹。小红书成立五年多来,已经积累了超过2亿的用户。在这样的用户规模下,采取“温吞”的经营策略,很容易导致外界对其盈利能力的质疑,对资本市场而言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今年年初,小红书创始人毛超和曲芳在公开信中表示,2019年是初级用户增长和商业化的关键一年。2018年下半年,小红书已经开始广告业务,与淘宝等大型电商平台进行流量测试,并于2019年1月建立品牌合作伙伴平台。这些举动都表明小红书正在加快商业化的步伐。虽然小红书依然坚称品牌合作伙伴平台目前不考虑盈利,但这种大概率只是暂时的。

而且有先例可以参考。微博推出微任务,Tik Tok推出星图平台,在提供营销服务的同时,都收取一定的佣金费用。以Tik Tok为例,KOL和MCN被收取至少30%的佣金,并设置了一个梯度。从微博和Tik Tok的经验来看,这部分收入虽然不高,但仍然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变现方式。

【关注百家号乐居财经,洞察房地产市场变化。】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