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的
“天猫”原名淘宝商城,是一家综合性购物网站。2012年1月11日上午,淘宝商城正式宣布更名为天猫。
2012年3月29日,天猫发布新Logo形象。
2012年11月11日,天猫在光棍节举办了首届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2014年2月19日,阿里集团宣布正式推出天猫国际,直接向国内消费者供应海外进口商品。
第二阶段
2019年6月25日,天猫总裁范姜在旗舰店2.0发布会上公布了“旗舰店2.0升级计划”:将通过工具和产品的升级,帮助品牌商家更好地运营消费者,从而不断实现快速增长。“旗舰店2.0升级计划”在去年双十一前面向所有天猫品牌商家开放。
跨度从1.0到2.0
天猫1.0到2.0的跨越包括:从以商品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从单节点运营到多维度多场景运营。
天猫2.0的“四新”战略
天猫2.0的升级包括四个“新”:
新动能:新动能意味着未来天猫2.0将细分人群,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精细化运营;运营多渠道会员和粉丝。
新场景:在新场景的策略中,天猫引入了“轻店”的形式。
开放性:深度、广度和技术上的开放。
新制度:对于前3个“新”,没有新制度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新的制度就产生了。
第三阶段
2020年7月15日,天猫宣布启动新的品牌增长计划,计划在2年内助推5000个品牌成为所在行业的“独角兽”。同时,天猫将从新品孵化、设计赋能、营销加持、内容运营等方面,为“新手”商家提供“保姆式”的护航服务。此外,快消品行业“新品牌创造营”将于暑期开启。经过4个月的强化训练和海选,最终将孵化出100个黑马品牌,在天猫双11亮相。
天猫商业规模
平台规则调整
天猫更新规则调整后,官方在保证金和服务费方面,按照一定维度降低了平台入场费。减少的过程是按照一定比例减少天猫店铺提供的优质服务,某种意义上也降低了续费入口的门槛。
天猫在各行业频繁招商,同时也对部分600强商家进行分类系统消息发送,鼓励优质C店商家申请入驻天猫,并给予部分优质C店商家特殊权益。
其实背后释放了两个信号。第一,天猫每年都会有商家推出。比如有的商家忽略了续保时间或者续保前数据达不到考核标准,导致撤单。第二,有专营店、专卖店、某些品类的政策。除了拥有一家旗舰店,下面还要拖六天。如果你的店铺销量排名第七、第八、第九,这种情况就直接退掉,不再续租。今年疫情市场受到影响,一些活不下去的商家被淘汰。平台会根据服务消费者的能力调整商家数量。如果淘汰的空位出现,会及时用优先对应位补充。这将为一些有入驻天猫需求的品牌商家提供宝贵的机会。当然,没有人会通过任何入口。有一定的供应链实力,有一定的电商运营经验,有成熟稳定的电商运营团队的申请,平台入驻审核通过率会更高。但是会有一些特别的新店或者品牌,在申请入驻的时候会被批准。并不是门槛高或者他们不招商。只是你申请入驻的方式不对。
天猫入驻申请开店技能
下面就说说天猫入驻的思路,计划的具体方案以及大量实际应用后的一些总结和教训。听了我的建议,基本上70%都能顺利进入!
知己知彼。
做好市场分析,跳出红海,挖掘蓝海市场,我们看到上图,截止2020年5月7日,天猫商家数量是31万,其中有动销商家数量是14万+,按照二八法则,做的好的少,做的不好占多数。按照市场变化规律,需求也会在市场变化中不断产生,机会是伴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的,通俗易懂的了解这句话。举例说明,众所周知男装女装类目竞争太激烈,商家分布广,付费推广投入高,之前315曝光男装类目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