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
编辑|杨沛文
设计|王浩男
今年11月,小红书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过200亿美元。
为什么小红书的商业价值这么高?
@全天候科技曾这样分析:“资本估值认可小红书社区文化的未来。”
而且小红书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种草”社区,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从“种草”到“拔草”的链接循环。
用户要想在小红书上持续下单,商家和博主需要沉淀和积累转化率更高的私域流量。
早在2019年11月,小红书创作者开放日上,官方就表示,小红书将推出多元化的互动工具,帮助创作者运营自己的私域流量。
今年以来,小红书推出了一系列新功能,包括“专业号”、“开店”、“小清单”、“知识付费直播课”、创建群聊等。
这些动作意味着小红书正在专注于私域运营的布局,打造自己的私域模式。
01 小红书的“私域”是什么?今年6月起,小红书通过平台搭建了自己的私域联系人,推出了自己的私域,具有专业号认证、社区、小列表、店铺、专栏等功能。
首先,博主可以通过“认证专业号”和发布笔记来收集私有域流量。
“专业号认证”相当于给博主或商家打上了一个身份标记。
小红书博主可以零门槛申请成为个人“职业号”,比如美妆博主、服装博主、探店博主等等。或者商家品牌通过资格审查并缴纳600元/年费用后,可以申请成为“企业专业号”。
左边是“个人专业号”认证,右边是“企业专业号”认证。
之后,用户可以加入博主的粉丝社区。或者商业博主可以留在社区。
最后,“小名单”、“店铺”、“专栏”是博主和商家的转化触点。这些功能有什么区别?
“小清单”类似于好物推荐清单。博主可以在小红书城选择商品,并添加自己的“小清单”,方便用户查看。
用户订阅博主的“小清单”后,会收到实时更新通知;如果用户通过“小单”购买商品,博主可以获得相应的提成。
“店铺”是博主和商家推销自己产品的“门面”。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功能上线之前,个人身份无法在小红书开店。
在“专栏”中,博主可以建立自己的付费直播课和视频课,实现知识变现。
当博主和商家打开“职业号认证”、“专栏”、“店铺”、“群聊”时,这些信息会直接显示在首页。
左为家具品牌商家@帕亚·古牧,右为科普博主@无畏。
从这一系列功能来看,小红书正在帮助博主和商家构建自己的商业闭环:
综上所述,用户通过“专业号”一眼就能了解创作者的账号位置,被笔记吸住。加入社区后,他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博客作者或企业。
当用户对创作者足够认可和信任时,就会购买其“小清单”中推荐的产品,或者为其店铺产品和课程下单。
这就是小红书现阶段布局的私域体系。
02 小红书做私域,到底行不行?博主和商家在小红书上通过“更新笔记”和“建立社群”的方式运营自己的私域流量,让更多粉丝购买商品和直播课,提高转化率。
小红书的私域模式在逻辑上是可行的。
那么,在实践中,创作者的运营效果如何呢?
在他们看来,小红书的私域生态和微信有什么区别?
带着这些问题,运营俱乐部联系了一位在小红书拥有26000粉丝的知识博主@无畏,和他进行了一次对话——结合他在小红书运营的经验,我们来看看小红书的私域做得怎么样。
1)小红书做社群,用户心智还不够它是社区小红书私域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博主可以在这里直接联系粉丝,方便博主留在社区。
@无畏认为,小红书的社区可以给博主带来以下三个好处。
第一,洞察用户需求。通过社区,博主可以快速了解粉丝的想法,对哪些内容感兴趣,从而做出更好更受欢迎的笔记。
第二,平台内的社群被激活并留存,目标用户更加精准。博主可以向社区中的粉丝传达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现场公告。
由于小红书的直播预览功能被嵌入到了笔记中,粉丝只有点击笔记后才能看到,这就导致了消息传递的不及时。但是在社区里,粉丝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博主的动态。
第三,社区可以增加粉丝的粘性。无论是博主引导互动,还是成员自发讨论问题,如果粉丝能从社群中获得更有价值的内容,他们都不会轻易下车,反而会成为“死忠粉丝”。
可以说,小红书社区是博主发布内容和最终实现交易转化之间的一个重要点。
诚然,小红书的社区承载了这些优势,但并不代表实际运营效果就很好。
沟通,@霍元甲补充道,“小红书社区只是我用来辅助沟通的工具。”
@霍元甲还在微信官方账号销售自己的课程,并在微信上建立粉丝交流群。他认为小红书社区不可能像微信社区一样成为主要的交流平台。
这和平台用户的心智有很大关系。
目前用户对一个APP的认知形态已经形成:微信更常用于社交和聊天;淘宝用来买东西;小红书是用来种草的,更像是一个“搜索工具”。
所以用户对产品的认知不同,会导致产品使用频率不同。
易观千帆的用户数据显示,2019年6月,微信单日平均启动次数为19.7次,而小红书仅为3.75次。
所以从用户心智来看,用户对小红书社区的关注度远不如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
2)互动玩法有局限,社群氛围欠佳在小红书中,直播弹幕、笔记评论区、社区、抽奖是创作者与粉丝建立互动的主要方式。虽然交互功能多样,但在具体玩法上还是有一些“局限”。
首先,相比微信社区,小红书的社区里能调动社区氛围的玩法并不多。
群主只能设置基本的群名、群头像、群公告和群管理,群成员只能在群内发图片、视频和投票。
另外,群主也没有办法通过抢红包、接龙等活动来营造社群氛围,调动成员的积极性。
其次,抽奖是小红书中常见的互动游戏,但以前只有“企业”专业号可以用抽奖工具发布备注,发起抽奖活动,“个人”专业号不能使用。
据悉,如果个人“职业号”博主发布带有“抽奖”、“送福利”的笔记,可能会被平台屏蔽和限制。
因此,个别“职业号”博主只能通过隐晦的表达方式“偷偷”进行抽奖活动,比如“618带15个宝”。
企业“职业号”的抽奖和个人职业号的抽奖。
从11月最新的《抽奖活动管理细则》中可以得知,个人“职业号”博主的互动抽奖游戏已经得到官方支持,功能得到完善。
不过可能是小红书的个人“职业号”抽奖一个月才创建一次,怕博主过度营销。
3)转化手段也有限,“拔草率”待提高在谈到如何提高自己在小红书的转化率时,@无畏表示,主要是通过在社区的宣传,在笔记中链接课程,吸引更多粉丝购买自己的直播课程。
小红书笔记中的课程链接
可见,相比微信生态,在小红书的“私域”模式中,博主提高转化率的手段并不丰富。这主要归结为以下两点。
第一,在小红书里,博主的展示窗口有限。
与微信生态拥有微信官方账号、视频号、朋友圈等多个内容展示平台不同,小红书只有“首页”这一主要展示方式。
小红博主一般不会把自己的“主页”发成微信朋友圈,分享很多别人对自己课程/产品的好评和反馈。
对此,@无畏表示,小红书官方不支持博主发布此类带有“营销”性质的笔记。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会降低小红书社区的调性。
“但确实对自己的课程销售有一定影响。”@无畏补充道。粉丝无法从“首页”直观感受到别人对课程的评价,所以会犹豫是否购买,影响博主的转化。
第二,无法实现精细化运营是小红书的一大“硬伤”。
小红书博主不能给粉丝设置评论,在社区里,群成员也不能给自己设置群评论。
所以博主无法记录粉丝的关键信息,了解每个粉丝的不同需求,实现用户分层和精准触达。
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转化率和复购率。
03 在小红书做私域,该怎么办?“私人领域”本质上是一种“信任经济”。
或者博主在自己的“私人领域”,通过各种方式建立用户对自己和品牌的信任,用户才会愿意下单。
但小红书的在这方面似乎略显不足:
比如小红书社区,博主或商家与用户互动的方式非常有限,导致用户对社区的关注度不高,从而无法快速建立信任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商家要想在小红书建立自己的“私域”体系,就必须根据目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营方向。
@麋鹿天空先生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小红书里比较适合私域的是低消费决策的产物。
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不会在脑子里权衡太久就会下单的商品,比如服装、小饰品等等。
被种草后,用户可以通过产品“评论”了解别人的反馈,然后对产品不满意可以直接选择退货。
相比之下,知识付费是高消费决策的产物。用户一旦购买课程,即使不满意也无法退款,所以在消费前会再三犹豫。
在这种情况下,@ Wuwei选择在小红书卖客单价低的课程,在转化率高的微信官方账号卖客单价高的课程。
参加微信官方账号左、小红书右的部分课程。
“我不会卖小红书里太贵的课程。没有大量的沟通,愿意付费的人就不多。”@霍元甲解释道,“但是对于价格低的课程,用户的购买意愿还是挺强的,销售情况也不错。"
04 结语在小红书做“私域”有前途吗?这个问题目前还不能下结论。
最近,小红书推出了新的“课程评价”功能,用户可以对自己购买的直播课程进行评价。博主可以利用用户的高质量评价来提升课程的可信度,推动销售。
@无畏对这个新功能评论道:“看得出来小红书一直在进步。”
客观来说,小红书可以算是一个拥有巨大流量池的公共领域平台,算法推荐也给了创作者更多的曝光机会。如果未来小红书能提供更多元、更精细化的运营工具,或许私域流量运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前段时间的“滤镜事件”已经降低了部分小红书用户对平台的好感度和信任度。
未来,如何在“分享真实内容”和“推动商业转型”之间取得平衡,是小红书和小红书创作者面临的问题。
小红书的“私域”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小红书估值中隐藏的新消费前景如何?全天候技术
《小红书》创作者:用利他的心创作,寻找与生活的共鸣,中国青年报。
“建群,开店,知识付费.....红宝书赌私域流量”,麋鹿天空先生
“红宝书彩票的功能应该大大改变...“埃尔克斯基先生,这真的跟你有关系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私信求“运营干货”分享。但我精力有限,无法一一回复。
刚刚整理了一个综合信息包,包含155篇硬核干货文章,社群运营,活动策划等。,可以免费给你。
领取方式: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运筹学社】,回复关键词【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