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商家好做吗

核心提示近期要说在“弄潮儿”之间流行什么,那么必定离不开“露营”和“飞盘”了。如今的“露营”可不是简单地在树林里搭一个小帐篷这么简单,而打开小红书,映入眼帘的就是“精致”二字,俨然已经不再是只有黑白灰的露营产品了,尽管各类相关产品的实用性有所降低、

要说近期“潮人”流行什么,那一定离不开“露营”和“飞盘”。如今的“露营”已经不是在树林里搭个小帐篷那么简单了。打开小红书,你会看到“精致”二字,不再只是白纸黑字的露营产品。虽然各种相关产品的实用性有所降低,但丰富多彩的跨界联合露营产品可谓层出不穷。

另一项在《小红书》中脱胎换骨的运动“飞盘”,也成为了很多潮流人士的选择,很多年轻人晒出了“飞盘”的美照。同时,各种原创品牌的飞盘也在小红书直接销售。

以小红书某原创设计品牌为例。在关于飞盘的备注下面,直接显示销售链接,这个品牌的销售渠道只有小红书。并且在品牌的简介下,有“店铺”、“群聊”、“R-SPACE”三个部分。

事实上,在小红书的平台中,类似的原创品牌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也是小红书这半年来一直在着力的方向,就是在自己的平台上培育和扶持更多的品牌商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站内“从种草到拔草”。

其实小红书发展电商业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4年的“福利社”。最初,小红书从事跨境电商业务,2015年至2017年有多个自营保税仓投入运营。但与同期的天猫国际、网易考拉、JD.COM全球购相比,小红书的规模远不及前者,也不具备价格优势。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内容平台,小红书在供应链、物流、售后等方面远不是一个完善的电商平台。

但小红书电商业务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停止。2021年7月30日,宣布于8月2日实施“店合一”战略,包括“零门槛开店”、“月销售额1万元以下商户免佣金”、“BC直联”等。,这些都是吸引商家入驻的诸多利好政策,希望实现平台内部“生于内容,长于交易”的闭环链接。

事实证明,这只是小红书打造“社区电商”平台的第一步。紧接着,今年1月,小红书调整组织架构,将社区部门与电商部门合并,提出“交易是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的交易心智要在社区中培养,商家的交易生态要在社区中生长”。就在几天前,小红书正式发布了社区商业公约,规范商家的营销和交易。

目前对商家的优惠政策,出台相关公约规范商家经营,小红书多年来形成的“种草”属性,百科作为年轻用户的“生活方式”等等。,搞得好像电商之路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那么,这股“东风”会不会就是前几天小红书试图培育的品牌商家呢?

其实在去年下半年,小红书专业号的笔记就已经可以链接到小红书店铺的商品链接,也就是所谓的“商品笔记”。很多入驻平台的品牌,从一开始就几乎都在可以点击跳转到店铺的相关内容中加入了链接,这种形式也成为了平台扶持的重点。

如今,用户不难发现,除了博主的推广,带有商品链接的商品备注越来越多,备注下方的评论也成为了用户反馈的重点。一位相关服装品牌代理商表示,“款式、颜色、尺码,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用户会直接在小红书上给出第一手反馈。在初期,这些反馈很重要”,根据粉丝的建议,我们也可以在大小码段进行及时的调整。

随着商家离消费者越来越近,无疑能够更准确的了解用户画像,得到用户的反馈,为以后的卖点和产品改进做参考,这也有助于更好的运营内容。但是,在小红书平台上成长起来的品牌,和今天在Aauto faster大力发展的“快品牌”,和Tik Tok扶持的“摇一摇品牌”,甚至更早的“淘品牌”,有什么区别呢?

本质上,这些首先是凭借优质的内容和人才而走红的,比如Aauto Quicker的彩妆品牌“韩熙真”和Tik Tok的内衣品牌“Ubras”,这两个品牌风靡全网,通常被称为“渠道品牌”。这些品牌抓住了平台开展电商业务时的流量红利,在一个垂直品类中迅速崛起。然而,如果他们不小心,他们将很快陷入衰退。

以之前的淘品牌为例。2012年,淘宝扶持了韩都衣舍、因曼、御泥坊、膜法世家等一大批电商品牌。,并在2012-2014年有过短暂的占据销量榜的时间。然而,现在的“淘品牌”包括熟丝、因曼、韩都衣舍等。早就上榜了,甚至从淘宝“逃”到了Tik Tok、Aauto faster等平台。

此前,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曾说,“内循环和消费者的Z世代,这两个因素导致了流量时代的终结”。而这恰恰指出了淘品牌衰落的一些原因。

一是平台流量逐渐向大品牌、知名品牌、张大奕BIGEVE美妆等网络名人品牌倾斜;其次是来自短视频平台和种草平台的冲击。在货架电商“人找货”的情况下,Z时代的消费者现在更喜欢跟着网络名人种草拔草,依靠图文文化和视频内容产生即时需求,这一下子就变成了“货找人”的逻辑。

虽然摇一摇的品牌和快品牌都是通过短视频内容分发或者直播来寻找潜在消费者,但是和之前的淘品牌并不完全一样。但实际上这些品牌还是靠流量红利,用兴趣或者低价来吸引用户,品牌本身未必有长期发展的可能。说白了,我们现在还在打着“新品牌”的旗号卖“渠道货”,真正能走出平台的品牌可能是极少数。

所以,对于这种比较小众的红宝书,品牌商家都要面对哪些问题呢?

事实上,靠种草起家的小红书天然具有“打破新品牌圈子”的优势。此前在平台上走红的完美日记、唐朵等品牌已经证明了小红书的推广能力。那么对于想在小红书上冷启动的商家来说,发内容,开店,最后靠内容带来的流量实现转化,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沟通环节越短,消费决策越快”这句话显然很有道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小红书走红却在墙外开花的完美日记,如今已经是淘宝、JD.COM等主流电商平台的主战场。背后的母公司逸仙电商也以同样的方式推出了小奥丁和万紫心轩两个全新的品牌。然而,这种商业模式一直没有盈利。2020年11月在纽交所上市的逸仙电商,如今正处于退市边缘。

起初,完美日记以“大牌换代”成为美妆界的“国货之光”,但当其在电商平台上面对价格相近的传统品牌时,却远未展现出可以与大牌抗衡的产品力和RD实力。

其实这样的情况也是小红书做品牌的商家需要思考的问题。虽然小红书确实可以做一个细分的垂直品牌,做一个口碑很好的“小而美”的生意,就像小红书自己预期的那样,“生于内容,长于交易”,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批新概念品牌的平台走红。这些品牌如何才能保持更持久的生命力?

至于小红书,虽然一开始确实有很多初创品牌因为“0佣金”、“流量倾斜”而进入,但是随着体量的不断增加,难免会有“庙小容不下大佛”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小红书应该怎么选择呢?

再者,小红书“美好生活”的调性也意味着这些“原生”品牌商品的价格可能不低,甚至高于淘宝红店的价格,那么这样的价格能吸引多少真诚的粉丝来买单。除此之外,过于细分的垂直品牌和过于个性化的设计师品牌如何“走”或“爆”?

所以,在实现了“用户因为内容关注店铺,在小红书店铺完成购买”的闭环后,小红书的下一步可能是“用户自觉自发的展示和分享商品,在平台形成复购和种草”。但是,如何实现这个假设,可能也是小红书面临的最大挑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