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放不下的种草梦
“你种过草吗?”
近年来,“种草”这个词开始频繁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无论是直播还是社交,都在“种草”。自从“种草经济”的价值被大众看到后,以“种草”为基础的小红书成为了各互联网厂商围猎的对象。
据@Tech Planet报道,从去年开始,互联网厂商陆续推出了16款种草产品或功能,大家都想再创一个小红书,分一杯羹。
最执着的一个,在数字节跳动的时候,它已经尝试了前后三次种草。
2018年,今日头条针对小红书推出了“新草”APP,对应小红书的口号“标记我的人生”,新草APP的口号是“一个年轻人都在逛的种草社区”。
开始大张旗鼓,但仅仅过去一年,2019年8月,新草宣布停止运营。
去年年底,Tik Tok APP推出图文功能,同时投入大量流量支持“Tik Tok图文来了”话题,剑指小红书图文分享。
从开始到现在,半年多过去了。虽然在Tik Tok上发图文的人多了,但对小红书影响不大。
今年7月,字节跳动对种草赛道发起第三次进攻——宋克APP正式上线。ode APP从显示页面到标签栏的顺序和小红书基本一致。进入ode后,总给人一种进入小红书的错觉。
来源新榜:左,右小红书
然而上线不到20天,就被各大应用商店下架。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积蓄力量,目前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次次的尝试背后,都有Byte种草的野心。
作为电商巨头,JD.COM不能放过种草。
去年,京东的负责人张国威。COM的内容生态,公开表示“直播是大树,短视频是丛林,图文是草原。在JD。COM的大内容生态,消费者将被允许在沉浸式购物体验中观看、购买和播放”。
同样是在去年双11,JD.COM推出了自己的种草平台,将原来的“发现”频道更名为“购物”,并放置在APP底部栏的中间。
此外,淘宝推出“购物”,拼多多推出“小圈子”,腾讯种草电商平台“小鹅斗”,知乎推出男生版小红书“潮”......
打造自己的“小红书”似乎是所有电商app的共识。但无一例外,这些app或功能都没有对小红书构成任何威胁。
小红书为什么会被“盯上”
既然没有人能够从“种草”的赛道上收获收益,为什么还在一个接一个的往上冲?
据相关数据显示,“种草经济”的消费人群中,62.4%为27至39岁的年轻人,64.5%为万元的中高收入人群。
小红书近40%的用户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中70%以上是90后。相比之下,以痴迷于“种草”的Tik Tok为例:一线城市用户不到10%,二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60%。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种草”是高净值人群所追求的,而这正是以Tik Tok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所需要的,也是互联网大公司屡战屡败的原因。
此外,大多数时候,Tik Tok的用户被动地接受内容。刷短视频就像打开一个盲盒,可以看到系统推送的内容。小红书强化了平台的“工具属性”,人在草丛下主动搜索,显然更稳定。
相比其他短视频平台,在内容上种草的“长尾效应”也非常明显。
以Tik Tok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爆发力强,但持续时间短。经常能看到爆款,基本上看不到上个月的爆款。但在内容平台上,由于用户善用搜索工具,具有很强的时间复利性。
以小红书为代表的内容社区和种草平台有两个最大的优势。
第一,上面说的用户价值高,作为宣传平台有价值。比如华西子、华之明、完美日记等国货。近两年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种草”模式。
二是容易获得更多的“自来水”推广。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社区中,分享氛围极佳,人们更愿意在社区中分享,“不广”的标签也让人更相信内容的真实性。
种草容易,做闭环难。
虽然在“种草”的模式上,没有人能超越小红书,小红书是种了草,但他没有能力“拔”。
“电商负责赚钱养家,内容负责漂亮”。这是小红书创始人曲芳在2014年电商业务刚刚上线时喊出的口号。
一开始大家都相信小红书电商能做好,因为小红书的用户粘性很大,而且他们还有更开放的消费观念和强大的消费能力,商业价值很高。
但小红书的电商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东兴证券此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小红书的收入由广告和电商两部分组成,其中电商贡献仅20%。
小红书作为一个内容社区,在供应链、物流、支付、履约等电商能力方面非常薄弱,形成了“小红书种草,淘宝除草”的局面。
小红书很快有了回应:2021年8月,小红书切断了淘宝的外链,推出了“店中店”机制,鼓励大家开店,试图在小红书形成种草拔草的闭环。
之前小黑分享了他在小红书找到的好东西,浏览量上千,还有很多人问购买渠道。但是自从小红书切断了淘宝的链条,只要说淘宝,帖子就会被删除。官方警告她在平台上开店。
看到私信询问的人越来越多,又无法回复淘宝链接,小何干脆在小红书开了一家店。
“我之前拍了一张新买衣服的照片,贴在红宝书上不一会儿就爆了。一天下来,有超过5000个赞和数万次浏览量。”刚毕业的小何说,她一直以为在小红书上很容易获得流量,但是开店后发现并不是。
开店之后,我会发布我的笔记。我的笔记阅读量一次比一次低。最近一段时间阅读量直接降到了50多。开店半个月只卖出一副穿甲,于是选择关店。
对于这样的情况,小何是理解的,“只要看到我发布的内容下面挂着的产品链接,人们就会本能的抵制,质疑笔记的真实性。因为在他们眼里,我的身份已经从分享者变成了获利者”。
除了角色转变,大家都被排除在小红书购物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户的购物习惯很难逆转。
在大家心目中,小红书是一个内容平台,用户的购物心智早已被淘宝等电商平台占据。相比在小红书上购买商品,人们自然更喜欢选择“老牌”电商平台淘宝、JD.COM甚至拼多多。
小红书用了8年时间把自己打造成内容社区的掌门人,让人一提到“种草”就想到小红书;淘宝JD.COM也用了很多年,让人们在需要网购的时候下意识的打开淘宝JD.COM。
对于小红书来说,电商很难做的像淘宝JD.COM一样好;对于淘宝JD.COM来说,“种草”很难超越小红书,但双方都在向相反的领域进攻。也许在未来,所有的电商app都会长成一个。
作者:赵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