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无刘畊宏也无李佳琦,小红书的“二线”社区困局

核心提示刘畊宏是一位捧不红的明星。虽曾有好兄弟周杰伦的帮衬,但其转行做生意亏了不少钱。跌跌撞撞快到知天命之年去做网红的中年男人,却一下子火了。疫情居家期间,刘畊宏和他的妻子王婉霏,用周杰伦经典歌曲《本草纲目》直播跳舞操,粉丝突然暴涨。从4月18日开

刘畊宏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明星。

虽然得到了好兄弟周杰伦的帮助,但是转行做生意亏了不少钱。跌跌撞撞在知天命的年纪做网络名人中的中年人,突然火了。

在疫情期间,刘畊宏和他的妻子王婉霏用周杰伦的经典歌曲《本草纲目》直播舞蹈练习,他们的粉丝突然飙升。

从4月18日开始,粉丝日增长超过200万,4月21日达到高潮,日均增长868万。一举成为直播界的顶级网络名人,甚至超过了周杰伦的人气。

“刘畊宏女孩”成了微博里最热门的话题,《本草纲目》里的神曲和舞操也深受大家喜爱。

女性用户最多的平台本来就是以种草为主的小红书,但是为什么小红书这样的平台出不了刘畊宏这样的顶流呢?

01草衍生网

知乎有人做过一个统计。2020年,玛莎拉蒂在华销量仅为4220辆。这一年,小红书至少有7600人合租了新买的玛莎拉蒂,其中大部分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给人一种错觉,年轻人拥有玛莎拉蒂非常容易。

用豪车种草的套路像病毒一样传播,很多人的消费观开始被改变。

但事实并非如此。

90后孟瑶在深圳一家公司做文员。她平时喜欢追剧,也是小红书的深度粉丝。关于最新电视剧剧情的讨论,可以在小红的书中找到,里面聚集了一群对戏剧有着深深追求的网友,大家可以自由交流。

她认为小红书比Tik Tok和豆瓣更垂直。“在其他地方,很多评论都不是很友好,甚至是业余的,但是在小红书里,你可以找到一群有着相同爱好的人,他们可以深入交流,及时更新。”

同时,博主拆封品牌的最新单品也可以在小红书找到,四舍五入等于自己穿。如果价格可以承受,她愿意尝试。

在网络名人中种草,已经成为一种耳熟能详的消费心理。

作为公认的种草平台,小红书在2021年11月进行了新一轮融资。其估值已达200亿美元,被阿里腾讯、淡马锡等多家知名机构看好。如果小红书上市,很可能会更快超越Aauto的市值。

截至2021年底,小红书年活跃用户突破2亿,其中70%以上为90后,90%以上为女性。

在小红书里,我们主要分享一些人生经历。有10个频道,如照片的地方,餐厅,乐趣,景点,周边游,购物,下午茶等。,充分满足年轻人打卡分享的需求。

小红书、吴德等种草平台主要活跃在两类人群中,一类是梦瑶这样的互动粉丝,一类是博主。

小红书的博主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的业余博主,即免费分享,非商业账号,或者某些领域的深度爱好者;另一类是专业机构或明星,如范冰冰、张雨绮等。

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报告

小红书的人才分布具有明显的“肥尾”特征。根据魏一的数据,小红书活跃的KOL/KOC中,有大量的尾人,占比超过60%;腰尾人群总数接近90%。

小红书笔记有两种推荐机制。一种是根据笔记标签和用户交互效果打分,高分会得到持续推荐;另一种是基于关注+推荐,跟博主的粉丝基数和平台偏好有关。

同时,根据新红数据,2021年上半年10000+互动的笔记中,有10%是由5000粉以下的业余爱好者产生的。而且在自然流量下,KOC和业余爱好者的笔记占了小红书推荐页面的60%以上。

大部分“姐妹”一眼就能认出哪个是推广,但面对“普通人”安利就容易种草。这就是小红书和其他平台的区别。

面对内容社区商业化的问题,小红书是怎么赚钱的?

据Latepost称,小红书2020年总收入的80%由广告业务创造,该业务收入达到6-8亿美元。

这些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博主种草。

参考其他平台分成模式,小红书于2019年1月推出“品牌合伙人平台”,用于平台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分成。2021年更名为蒲公英平台,也用于带货直播。

来源:中国平安研究报告

按照规则,博主在小红书的任何经营活动都必须在蒲公英平台备案,否则会有封号删帖的风险,网络名人也不例外。这就形成了平台与博主、品牌之间最基本的利益分享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很多kol和明星并不直接与平台签订协议,而是通过中介服务机构进行。比较有名的是MCN,刘畊宏无忧传媒是一家MCN组织的负责人。

MCN机构不仅引导培训和KOL,还将商业推广和直播与商品资源对接。当然,也有一些mcn只提供附属功能,也有一些是在接到客户的商业推广需求时,临时去找一批符合需求的kol进行合作。

还有一家广告公司。收到广告后,他们与平台、MCN和博主合作,然后进行投放。天下是一家业务高度融合的公司。它可以服务于MCN,本身就是MCN,它也是一个广告平台公司。

平台上的品牌方是物质方,也是B端客户。一方面可以自己制作种草笔记,然后通过平台传播出去。也可以通过平台购买流量,寻求其他支持。你也可以找科尔和MCN合作。

很多快消品公司更喜欢种草推广。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自称是“中国第一家在社交平台上大规模使用KOL的公司”,已与李佳琪和维雅近15000名KOL合作。

这种营销方式成本不低。2021年财报显示,易县电商的营销费用为40.06亿元,占其营收的68.6%。此外,耐雪茶叶和袁琪森林新消费者公司也是这种方式的重点客户。。

在声学中,有一种现象叫聚焦效应,也叫选择效应。人的听觉系统只能从众多声源同时发出的声音中,将听觉集中在自己关注的某一点上。毋庸置疑,小红书和一些内容社区有类似的聚焦效应。

取一草一木,小红书慢慢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生态。

02平台与网络名人生态

流量变化的背后是需求的变化。

网络名人直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18年,这个行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没有现在这么火爆。

直到2020年,直播电商爆发式增长之后,各路网络名人、博主才开始爆发。比如最近的刘畊宏就很乱。

以前,刘畊宏当演员的时候,他没有火,他最好的朋友周杰伦也帮不了他。现在他的人气不到两周就超过了周杰伦。

和商业名声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明星和运动员火了,他们的商业价值就是代言企业的平台。另一方面,明星商业价值的提升会巩固其地位,从而带火整个产业链。网络名人也是如此。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近年来,直播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为1.2379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10倍,随后几年继续翻番。

据艾瑞咨询预测,2023年直播电商规模将超过4.9万亿元,三年翻三番。按照2021年社会零售总额44.1万亿来算,差不多是11%。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网络名人和博客作者的作用不可低估。

来源:艾瑞咨询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个大规模的产业。所有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有疫情的外部因素。本质上是因为消费者对直播电商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以前商品和价格是消费者最大的需求,物美价廉的需求推动了电商的增量增长。随着国内电商平台的不断涌现,仅靠这一点很难刺激需求的增长,也不会给电商带来增量。

新增加的是感兴趣的产品的直播和内容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带来新一波的流量。按照艾瑞的预期,培养用户消费习惯,挖掘引导需求成为关键,催生了直播电商和种草经济的爆发。

来源:艾瑞咨询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刘灿的耿弘出现在李佳琪之后?一场关于刘畊宏是否会取代李佳琪的网上讨论开始了。

据Tik Tok《Tik Tok体育健身报告》显示,2021年,篮球、健身、钓鱼成为平台体育健身的主流品类,单条热门体育科普视频超过322万赞,2021年健身主播直播收入同比增长141%。以“00后”为主力的18-23岁观众,观看体育健身视频最为活跃。

健身行业群众基础广,规模增长高,主力还是年轻人。只能说,没有这个刘畊宏,必然会导致另一个刘畊宏。

平台也有追流量的需求。要提高单个频道的流量,寻找新的“顶流”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接受前程无忧传媒专访时,CEO雷提到,等平台在知识内容方面对这样的网络名人有流量支持。甚至在刘畊宏走红之后,哔哩哔哩也在积极地追求刘畊宏。

MCN已经有了塑造网络名人的“套路”。当健身类需要网络名人时,51无忧传媒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帮助刘畊宏取得了成功。

2021年,像前程无忧传媒这样的MCN组织有34000家。据艾瑞咨询统计,MCN的发展轨迹与直播电商基本一致。

来源:艾瑞咨询

但是为什么刘畊宏没有出现在红宝书里呢?

每个平台在自身的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不同的平台因用户偏好而采取不同的策略。

小红书采取了去中心化的流量分发策略,主要是因为小红书60%的流量来自搜索。这就导致了中长尾内容的阅读效果更好,对很多业余爱好者和人才都非常有利。

叠加小红书粉丝的互动效应,一般KOC粉丝达到五六千就能收到广告,吸引了很多业余博主入驻,从而构建了小红书独特的生态。

每一个生态都有利弊,因为过于依赖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机制导致算法的弱化,不利于超级爆款的出现,直接导致平台渗透率没有优势。当然,我们也会错过像刘畊宏这样的顶级网络名人。

Tik Tok非常依赖于集中式算法机制。在这种机制下,Tik Tok算法采用螺旋推荐模式。一旦有优质内容或网络名人被发掘,往往会成倍加强,这也是刘畊宏能在Tik Tok短时间走红的重要原因。冬奥会期间的“顾艾玲现象”也是如此。

同样的,在这样的机制下,中小博主的处境也不乐观,内卷激烈。广告主选择投放的时候,也更倾向于超级博主。

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报告

其他平台倾向于采取一些平衡策略,但也注重自身生态。比如微博偏爱榜单和热点话题,导致其媒体属性很强。与Tik Tok相比,快速阶段削弱了算法推荐,但非常适合直播。

这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链。

很多人说现在是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冬天。或许这个论断更适合老一辈的互联网平台,比如长视频、传统内容、直播、电商平台。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平台经济正逐渐走向一个新的阶段,朝着更有趣的方面发展,而不是局限于方便和有用。

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催生新的流量和新的机会,这可能是刘畊宏和小红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

刘畊宏越来越多顶级网络名人的出现也代表了一种新的平台经济。

03二线社区的困境:商业驱逐草根

如何做大是二级社区平台最大的诉求,扩大圈子往往是抓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小红书的扩张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以前,小红书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超过80%,男性用户占比只有17.4%。扩容后,男性用户占比提升至32.5%。

品类也有了很大的拓展,内容品类已经覆盖了美食、旅行、母婴、运动、知识、游戏等主要内容。

圈子扩大的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平台的活跃用户大幅增加。月活跃用户从2018年的5222万增长到2021年的1.59亿,三年翻了三倍。同时,品类扩张也有利于广告收入的增长。

小红书用户活跃数据来源:TF证券研究报告

和其他平台一样,扩大圈子并没有实现小红书质量的飞跃,问题也随之而来。

相比其他平台的扩圈,小红书的扩圈烦恼可能更明显,就像在一个女性的小圈子里,当大家聊到一些女生喜欢的话题时,一群大男人或者小男生突然闯进来,场面该有多尴尬。

有网友在豆瓣上发帖称被wsn骚扰,也有“受害者”称在小红书分享春夏秋冬的衣服,却被男网友私信问了“不可告人”的问题。其他网友也斥责男性用户的评论“不堪入目”。

在网络名人中引起最大热议的还不止这些。一张网友晒出的“海南陵水蓝房子”小红书种草的对比图,直接让名不见经传的小红书成了最大的热点,种草度假村直接变成了p图度假村。

来源:小红书

小红书走上了激进的“反种草”之路,但另一种声音开始响起。很多业余种草笔记都被删了,甚至出现了标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种草和广告的距离真的很短,很难衡量。是不是业余爱好者不能种草,但是给小红书备案的KOL允许种草?

或许这就是小红书最大的“心机”。

在内容的整顿和规范过程中,封号、删帖是常有的事,但从未出现过像小红书这么强烈的反应,这恰恰反映了小红书的生态特征。很多UGC内容或多或少与“种草”和“广告”有关,甚至很多人以此为职业。

因为种草文化的存在,小红书的商业化比其他平台更容易,甚至流行的KOL营销策略也在小红书上得到了验证。小红书的广告业务看似前景光明,但也有很多不稳定因素,比如很多快消品进入低谷。

网络名人的最终目的是带货。电商已经成为小红书在商业化上寻找的“第二条腿”,但电商之路并没有那么容易。

小红书以海淘起家,之后转型做内容社区,之前做的并不好。现在Tik Tok和Aauto Quicker的电商业务都是羽翼丰满,连淘宝直播电商都做的不错。

没有李佳琪和刘畊宏无法孵化,小红书能为电商做什么?

在整个种草生态中,我们也看到了MCN持续的实力。越来越多的KOL、KOC和业余爱好者站在MCN身后。

MCN对种草的影响可想而知,但相爱相杀的MCN和平台会演化成信任吗?我们会找到另一个机会来研究这个话题。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