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大赛参赛作品。
近日,“全民种草机”小红书因“代记4元钱”话题引起网友关注。在“假滤镜”涉嫌欺骗消费者后,有媒体调查发现,该平台存在招募、推广、代写、代理雇佣水军的行为。当种下的草变成了“假草”,内容分成沦为4块钱,不仅会挑战平台赖以生存的基础,还会侵蚀社会化营销的信任基础,给整个网络社区和平台运营带来一系列后遗症。
网络上的“种草”一词最早流行于美妆社区和论坛,是指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推荐他人购买或使用相关产品的行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商业资本的加持,“种草”行为逐渐升级为吸引、诱导、刺激网民消费的营销手段,“种草经济”应运而生。这种营销模式不再将明星视为卖货主力,而是将普通用户视为新一代意见领袖,通过朋友般、家人般的口碑营销分享购物经验,促进消费者的“除草”行为。
“种草经济”之所以能在小红书、Tik Tok等社交平台上蓬勃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来自于消费者对这种模式的信任。在网络社区分享垂直内容的“种草者”被国外学者称为“信任代理人”,即不以销售为直接目的,更注重建立口碑、培养用户、挖掘长期价值而非一时利润。
相比之前的商业推广,这样的隐蔽营销显然更容易进入用户内心,赢得信任。而以平台用户口碑评论分享为核心竞争优势的小红书,也是得到了公信沃土的滋养。2013年成立后短短四年,2017年以日均20万用户增量成为“全球最大的社区跨境电商平台”,并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成功脱颖而出。
需要注意的是,“种草经济”的盛行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成本,优化了购物决策的选择,提高了购物行动的效率。但这种以信任为纽带的社群营销,也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隐患。在利益的作用下,很多商家会根据用户拥有的粉丝数量来为笔记付费,这使得过去出于真实消费体验而“种草”的笔记味道大不相同,往往披着口碑营销的漂亮外衣,实则包裹着盈利的黑暗私心。但基于以往的信任,消费者往往难以辨别真假。下单后或者亲身体验后才意识到“差距很大”,自己的利益早已被商家无情收割,一去不复返。
事实上,小红书《种草》笔记代约的发现并非一时之事,而是业内早已存在的“毒瘤”。早在2019年3月14日,小红书就因为“代写一篇文章50元”的话题登上热搜。其官方回应称,平台已通过反作弊技术加紧处理违规作弊账号和笔记,并承诺以更完善的技术和规则捍卫良好的社区生态。但两年后的今天,无论是明目张胆造假的“滤镜吸引”,还是再次被曝光的“代发笔记”,都反映出平台在处理代发合同这种黑灰产的作弊行为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时,相关商家也应该敲响警钟。在营销手段和广告的选择上,要坚守行业规则的底线,坚持合理合法的标准,不能偏离。虚假“种草”行为已经游走在涉嫌违法的边缘。如果因为贪图一时之利而毁了通过努力积累起来的公众信任和商业信誉,那么一个企业站得多高,就会跌得多惨。
网络有记忆,网民也有记忆。任何不诚信、欺骗等行为只会传播得更快、更广。当消费者的信任大厦一次次被“假种草”和“过滤景点”侵蚀,后果只能是网络社区纽带的断裂和口碑营销基础的崩塌。届时,不仅是个人利益的受损,更是整个社会福利的缩水。
文/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