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国货美妆

核心提示作者|毛丽娜编辑|李春晖如今,谁还没被成功安利买过一两件国货美妆?过去三、四年,俘获年轻用户的国货美妆一路高歌猛进。据统计,全国约有18家国货美妆公司冲击上市,其中近一半成功过会。新业态线下美妆集合店也因Z世代的追捧,获得资本较高关注。但3

作者|毛丽娜

编辑|李春辉

现在谁没被成功安利买过一两件国产美妆产品?

在过去的三四年里,抓住年轻用户的国产美妆产品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目前国内约有18家美妆公司上市,其中近一半成功过会。新业态线下美妆集合店也因为z世代的追捧而获得了高资本关注。

然而,3月11日,国内第一美妆产品《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发布的财报却有些令人沮丧。财报显示,逸仙电商Q4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71.7%。2020年总营收52.3亿元,同比增长72.6%。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亏损也在加剧。第四季度净亏损15.31亿,同比和环比均有所增长。

钱都去哪了?所有分析都指向巨额营销费用。

财报显示,Q4易鲜电商销售及营销费用为13.8亿元。虽然Q4逸仙电商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上一季度的62%大幅下降至26%,但相比去年同期的4.5亿元增长了67%。营销费用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新产品及品牌、广告营销的增加,以及完美日记下开店费用的增加。

国内美妆品牌技术壁垒低,可替代性强。一旦广告投入减少,收入增长将难以为继。包括完美日记在内的国内美妆品牌,大多专注于社交和数字营销。据说完美日记前后一共邀请了15000名不同领域的KOL带货,其他国产品牌如毛戈平、花溪子都离不开KOL的推广。

在相关媒体工作了四年的Linda告诉硬糖君,这四年她最深的感受就是品牌对KOL态度的转变和推广费用的不断增加。

国产美妆产品的钱赚到了美妆KOL,看来还不如直接搞MCN划算?还是国内美女+美女MCN两手抓,美成闭环?

国货红了,KOL飘了

“就拿我这里负责的几个全国性化妆品品牌来说,品牌采用营销的做法越来越普遍,费用占比一路攀升,已经到了对KOL迷信的地步。”Linda说,她自己做提案的时候,甲方经常很自信地说,其他营销不用做太多,几十个kol就能推得满地都是。

品牌对KOL的依赖度很高,这也让KOL的话语权不同于以往。琳达对科尔很生气,最近肺都痛了。“这个KOL是我们第一次开始合作。当时国妆刚起来,恰巧她的账号也主打精致生活,和品牌理念非常接近。第一次合作很愉快。”

Linda回忆说,当时KOL的配合度很高。不仅有真人出镜拍摄多角度产品图片、试色图片、人脸图片等。,但文案也很感人。“一看就是分散注意力,不是没有灵魂的广告。”KOL说他的公司有几个成熟的写手,但是因为“我很喜欢这个产品,所以我自己写了文案。”

不仅如此,除了合同中提到的推广平台,这位KOL还在小红书、微博等其他社交平台上免费推广。第一次愉快的合作经历让Linda的团队对这个KOL评价很高。虽然近年来由于公司变动、搬家等原因,KOL的粉丝数和互动率一直在下降。,这个KOL总能在这个推广中分一杯羹。

“后来隐约觉得文笔不太对,画面拍摄不如以前。有一次连焦点都没对准就发了,别说偏色了。”试色是种草的关键,偏色可能会直接劝阻原来的目标消费群体。

去年年底,品牌有新品推广,Linda像往常一样找到了这个KOL。这次合作一开始充满艰辛。“以前她虽然回复慢,但总会有回音。这一次,她让助理直接和我们沟通。我们没有确认要在平安夜上发送的内容。”

电话、微信、钉钉轰炸的Linda最后从助理那里得知KOL生病了,推广计划要延期。“我装了个孙子,品牌最后同意春节回家延期两周。我以为她这次应该会好好配合,没想到我太天真了。”

发布前两天才KOL发来确认文案,图片准确率不高,就像手机带手一样。“我和品牌沟通过,说字没动,我把品牌这边的图换了。结果她先急了。”

几次沟通无果后,KOL表示不配合。这样做,你正在摧毁我的帐户和我的个人知识产权。琳达还没来得及对退订的事说什么,锅就扔了过来。

“她说是甲方不尊重她的个人IP,强行改图,导致内容发布取消。是甲方违约了。”本着买卖不能仁者,琳达觉得还是算了吧。反正押金不多。KOL补充道,“你要付给我这个内容的稿费,我也要付给作家稿费。”

Linda自掏腰包支付了1000元作为作家稿费,押金问题留给公司法务和KOL撕。这种情况已经成为Linda的日常工作,美妆品牌对KOL推广效果的信奉,使得甲乙双方的地位开始发生逆转。

“不敢撕破脸,只好求别人推广了。”Linda开玩笑说,她手里的KOL是祖宗,虐了她几千遍,还把她当初恋。

国妆大热,KOL丰富。

美妆品牌都说是大生意,但是连年亏损,难免要面对投资人的诘问,kol们也确实手头宽裕。完美日记路线被唐朵、花溪子等后来者效仿。随着大量品牌的入驻,大大小小的kol都有生意可做了。头部KOL如黎贝卡语录,接近二线明星,小KOL也能吃肉喝汤。

今年26岁的上海小南布美已经实现了打车买包的自由。三年前那个跑摊位的工人,现在是一个拥有十万粉丝的小博主。虽然粉丝少,忠诚度高,但是在这群忠实粉丝的包围下,布美的KOL生涯很有意思,甚至她的父母和男朋友也过着品牌承包的日常生活。

“找上门的品牌太多了。”曾经是生活方式女孩的布美,从去年开始收到了很多媒体的私信——“亲爱的,你要不要化妆变美?”

虽然是小博主,但是因为转化率高,找布美的品牌也是络绎不绝。“这么说吧,如果我愿意,我一天可以发十条微博,都是又黑又宽的。没办法,现在KOL无论大小都很吃香。”布料的价格根据平台不同分为不同的价位。以前品牌用小红书和微博推广买公众号头条,现在都没有了。

“不同平台的推广都是要钱的,就算我暗做,也要比其他kol学的多。”梅说,尤其是KOL在头部的推广,很明显“就是那些巴不得上钩的人”,但她却放长线钓大鱼。

“去年夏天,有个国妆品牌找到我,想推他们的粉底。我跟她说,亲爱的,你是要一波流量还是看真实销量?”媒体说,当然不希望有一波推广,也不会有后来的文字。布美和对方商量,三个月埋了线。

收到品牌发来的产品后,妹子并没有急着说自己开始新品了,而是发微博分享自己的日常,抱怨某女士粉底的妆在大热天留不住,某女士粉底的脸一天比一天拉出来。粉丝说他们也有同样的困扰。

过了几天,步美用日常的口吻和粉丝聊起年底化妆踩过的坑,然后说自己又在神农尝百草的路上,然后把品牌产品和其他底妆混在一起作为“尝百草”的战利品,弱化推广味道。

这只是第一步。在后来的时间里,布美用各种不经意的语气提到了她之前买的底妆有多好,朋友和男朋友都在夸。粉丝看到布美的效果,自然要问品牌和色号。我姐就再等一会儿,说因为天天吹嘘这款产品好用,所以找到了品牌,希望合作。而且因为她自己要囤货,所以卖了个好价钱。

“但是和我一样担心的kol并不多。”梅透露,有些头部kol连脸都不拍,做个手臂试色就已经给品牌面子了。明知是敷衍,品牌也只能利用KOL。

可替换的国妆还能依赖KOL多久?

KOL的生意蒸蒸日上,组织其运营的美颜MCN机构自然有更大的商业想象空。

口红哥李佳琪的背后是有淘宝第一美女MCN之称的美一,专注于直播发货;孵化美妆博主粉丝和彩蛋的MCN快美,从美妆定位向外扩张,开始进入二次元、全女性时尚领域;后腰签约的KOL为主,去年获得pre-a轮融资的草莓星球也不弱。当然,也有kol和布美一样,不想受制于MCN机构,选择单干。

有的品牌开玩笑说,整个公司都给KOL打工,大部分收入都流入KOL的口袋,作为推广费用。打江山的时候,没办法。总有铺天盖地的KOL帮助品牌占领用户心智。那么国产美妆什么时候能独立行走,还要多久才能真正站稳脚跟呢?

硬糖君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作为媒体人的Linda,还是作为KOL的Bumei,都表示,目前国妆看起来很炫但可替代性太强,大多在低端产品上做文章,缺乏真正的拳头产品作为护城河。

Linda私下向硬糖君透露,她手里的美妆品牌都是供应商,区别只是在换了外包装。一方面,品牌重营销轻RD;另一方面,KOL的推广够短够快;另一方面,资金有限。“对于品牌来说,与其在外包装上玩些新花样,不如做研发。”

依靠KOL在不同平台的反复推广,品牌从无到有获得了知名度,正如网友调侃的“一年500个热搜让每头猪都红了”。在实际购买行为中,消费者并不是自己为产品买单,而是因为对KOL的信任而下单。KOL推其他产品的时候,消费者也在移动阵地。

同样的故事,其实几年前线下餐饮行业也上演过一次。《网络名人》里的店,靠着高电影出品率的室内装修,靠着美食KOL铺天盖地的广告,居然割了一波韭菜。受kol们的影响,群众纷纷飞到外地,排起几个小时的长队,只为尝一口“绝世美味”。

很快,网络名人餐厅的泡沫被戳破,卫生问题频发,菜价高,口味差,分量越来越小。人民的新鲜感过去后,空无一人的网上名人餐厅很快就迎来了倒闭的命运。

同样的剧本,这次轮到郭庄了。@新经济研究员进一步指出,完美日记的财报一出,国内美妆品牌的创业直接宣告死亡。

随着红利的快速下降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经历了网络名人餐厅、网络名人美食等多轮社会化营销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相信KOL,国内美妆产品持续营销所制造的泡沫难以长久维持。

泡沫即将破灭,但国妆的热点依然吸引着新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国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5490亿元左右。但是留给国民化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平心而论,国产美妆并不难用。而五颜六色的眼影盘,除了新名字很难找出来的口红,几乎都可以“天长地久”地使用。随着消费主义的退潮,护肤品的消费可以稳定下来,购买彩妆的频率大概是个问题。

即使国产化妆品流行起来,如果把国产化妆品作为礼物,恐怕还是会被接受者略显嫌弃。护肤品的技术水平,国外产品的品牌价值,国内美妆产品能做的远远超过KOL。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