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商家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不断改进自己的推广方式。此外,明星代言对年轻消费者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和品牌寻找年轻的名人来代言他们的产品,以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社会经验少,对自身的认识有限,容易在眼花缭乱的营销中迷失自我,产生攀比、过度消费、盲目消费等行为。
此外,由于娱乐文化的影响,明星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商家和娱乐公司看到了商机,粉丝经济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而潮流文化的受众与大学生的特点是一致的,容易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明星效应”和“粉丝经济”势必并存并持续发酵。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明星效应与社会消费状况
明星效应营销(Marketing with star effect)是指商家通过明星形象宣传某种商品,以获得更多关注,从而更有力地占领市场并从中获利的经济利益策略。
目前粉丝经济产业总值4300亿元,并呈现持续发展态势。粉丝经济产业持续的市场需求,让粉丝经济的长远发展充满希望。下游交易规模增加,为粉丝经济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89元,比上年增长4.7%。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为粉丝经济产业的市场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的社会群体之一,选择意识强,追求个性化发展,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如今,日韩各种偶像和明星文化的流行充斥着各大网络平台。在这个大环境的推动下,“90后”、“00后”等人群逐渐成为普通消费者,成为粉丝经济的重要推动者。
3.新媒体时代“明星效应”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平台与明星团体合作,引导大学生消费。
目前带货直播行业高速发展,很多明星跳出自己的圈子想分一杯羹,让很少见到偶像的粉丝疯狂。他们不仅可以买东西,还可以和自己的偶像在弹幕上互动,乐在其中。一些当红明星成为品牌代言人后,即使品牌的部分产品价格远超自身价值,但产品上架后依然能被迅速抢光空。在如此昂贵的情况下,粉丝利用自己强大的购买力,无视产品本身,选择产品附加的明星效应进行消费。
可见明星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明星粉丝会通过粉丝群、微博潮话、知乎、豆瓣等多种方式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日常就是在这些社交软件里安利自己的偶像。明星有商业活动,就会出现大芬带节奏消费的现象。大芬在粉丝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加上大芬对商业活动的支持,很多粉丝都受其影响。因为对明星的支持,粉丝的消费传播很广,甚至覆盖了整个粉丝群体。
一些粉丝的微博首页或多或少充斥着“品牌很满意,下次继续努力”的留言。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引导粉丝多消费。大学生无疑是这场斗争的主力军。相比初中高中的粉丝,大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相比中年人,大学生更热情,更不冷静。对于商家来说,这个成绩确实可喜可贺,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可能就是遗憾了。毕竟接下来的生活可能会很拮据。
明星效应影响大学生消费动机。
1.粉丝之间的互动
大学生离开父母去外地读书,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身边的同学。在长期的关系中,彼此的喜好会相互影响,很多人在朋友的影响下成为明星的粉丝。当身边所有人都喜欢同一个明星时,一个人对明星产品的消费往往会带动身边人的消费。一般人都有从众心理,在一个粉丝群体里。大家目标一致,圈子里的消费行为会互相影响。
2.为偶像争取更好的成绩。
如今,明星效应非常明显。很多人买商品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支持明星本身。他们选择为偶像购买产品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一些明星代言的产品、杂志,甚至是粉丝自己出资的周边,在开卖后几秒钟内就被一扫而空或者实现了高销量。粉丝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明星的商业价值。
3.找到群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
“粉丝经济”的解释是出于支持明星而非产品质量购买产品的现象。比如我们经常听到“你买过XX代言的产品吗?”“你买这个产品,我就有XX明星同款”……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并不完善。受明星效应的影响,他们经常会产生“我是XX的粉丝,我得买业务支持”“如果我买业务,我就能和其他粉丝融为一体”“买的越多。
4.个人情感寄托
现代社会,大学生正在成为明星的主要粉丝。而大学生很少有机会见到自己喜欢的明星,于是转而购买明星产品来缓解自己的向往。人们常说“见物思人”,粉丝也是如此。买产品减轻看到明星本身的损失,让他们一看到产品就想到自己的偶像。
明星效应影响大学生消费观。
不可否认,明星效应对大学生消费有积极作用,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一些明星会引导粉丝帮助公益活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的价值引导。但是,明星效应还是有很多弊端。比如攀比消费,铺张浪费严重等。大学生是对多媒体平台最敏感的一群人,也是使用多媒体平台最频繁的一类社会群体。他们活跃在各种社交平台,密切关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多个领域名人的宣传活动。
然而,一些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全成熟的价值观,明星宣传的产品往往被胡乱接受,而明星代言的产品往往并不便宜。因此,让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现象在大学生中出现并广泛蔓延,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4.「明星效应」如何影响大学生消费?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流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拉近了粉丝与明星的距离,这是粉丝经济积极发展的主要因素。新媒体背景下,粉丝经济的模式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从最初的个人偏好偏差为理由,在满足其情感需求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在以网络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粉丝经济运营模式的多元化。
粉丝服务平台及其代言推广
新媒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越来越多的粉丝平台开始优化自己的功能设备,以吸引更多的用户,从而增加收入。以小红书为例,短短几年就积累了过亿用户,其成功体现了其对粉丝经济的精准把握。2013年推出时,它只是一个简单的用户分享平台。现在它已经演变成一个良好的物种草平台。很多人喜欢看小红书里的推荐,去购买自己没有用过的产品或服务。也有很多明星在小红书上做代言和销售,也有用户会实物评价,然后根据效果写小推文服务其他粉丝和用户。
粉丝消费改变商品价值。
随着粉丝队伍的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粉丝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偶像进行互动,他们之间的经济往来会导致商品价值的变化。以明星直播为例。当一个人的偶像推出一款产品时,作为粉丝,他们会本能地对该产品产生好感,他们会购买该产品,因为他们希望拥有与偶像相同的型号。如果是高档奢侈品,物品本身的价值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但是如果是性价比高、价格适中或者价格低的商品,粉丝就会热情地添加订单,甚至介绍给朋友,这就可能导致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造成物品价格的上涨。
很多商家会因为这个因素而请名人代言一些滞销产品,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经济效益。可见,粉丝可以买到一些真实的好货,但也会从商品的必需品变成对高档奢侈品的盲目追求,导致一些商品的价值被人忽视,被需求的理由从实用性变成“同款”,导致物品本身的价值变得模糊。
粉丝组织的影响力增加了。
在新媒体背景下,粉丝不再是一个人,而是成立了粉丝团、超谈、援助委员会等组织。因为共同的兴趣和追求,他们从个体变成了一个凝聚力很强的组织。如果他们的偶像出了新专辑或者新电影,机构负责人就会号召大家一起购买。从销量上可以体现出偶像的知名度,也可以让偶像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为了维护公众人物的形象和社会声誉,他们会把回报国家和社会的感情付诸行动,比如向灾区捐款,参加志愿者行动,号召人们做好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护环境的工作。从侧面可以看出粉丝组织对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巨大影响。
5.关于正确看待新媒体时代“明星效应”的建议
国家加强明星行业整治。
这几年各种选秀节目层出不穷,鱼龙混杂,其中有实力的,也有一些道德水准不高的流量明星。越来越多的粉丝在为自己喜欢的爱豆扔“氪石”“倒牛奶”,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对此,国家必须尽快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抵制这种铺张浪费。
加强学校思想教育,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
大学是传授书本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学阶段也是大学生从校园向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高校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时代旋律,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通过榜样示范、实践锻炼、自我教育等方式,引导大学生专注学业,以适当的偶像化消费作为学习之余的放松。
大学生立场坚定,冷静思考。
大学生粉丝消费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学生知道自己的确切需求,并进行理性消费,但一些大学生仍然迷失在盲目消费中。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明星效应,认清明星效应的利与弊,坚定自己的立场,冷静思考,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消费,坚决反对攀比消费和铺张浪费。
倡导大学生参与名人倡导的公益活动。
现在很多明星都会参加公益活动,明星引导的公益行动有很强的号召力,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他们在推广公益活动的时候,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活动中,比如一直在为慈善奔走的韩红,还有成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会的成龙。通过明星引导的公益活动,大学生可以关注弱势群体,根据自己的能力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通过理性偶像化消费提升自我
一些大学生想买明星产品,生活费紧张的时候,会考虑在业余时间做做家教、做推广等兼职,补贴零花钱。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偶像化时间和程度的提高,一些大学生会购买摄影器材拍照,自学修图和视频剪辑的技巧,这些都可以运用到一些大学活动中。激励自己,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充分利用明星效应。
结束语
理性消费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规范人们对勤俭节约优良品质的传承。“青年兴邦,青年强国。”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是新时代的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