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以来,关于小红书“滤镜”和“代”的争议已经5次登上热搜。包括#小红书的净滤镜到底有多强#和#小红书关于4元代种草的笔记#,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目前话题累计阅读量已经超过4亿。
关于小红书网滤镜的问题,10月17日,小红书官方微信公众号向用户发出道歉,承认部分用户过度美化了自己的笔记,并表示未来会尝试推出景点评分榜、踩坑榜等产品,给予“避坑”笔记更好的产品展示机制,让用户获得更多信息。
“网滤问题”的热度一直没有退。10月19日,小红书因为“代人种草笔记”引发的争议,再次冲上热搜。多位网友表示已被种草笔记的中介找到。“100多个粉丝,中介私信让我加他微信。我以为是产品推广,没想到5块钱就送了一张纸条。”一位网友说。
对此,小红书表示,平台打击代驾行为。
小红书成立于2013年,号称是一个普通人分享日常生活和经历的社区。官网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小红书月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亿。
由于“分享好东西”的特性,小红书逐渐成为用户的消费决策平台,社区培养了浓厚的种草氛围。根据魏一的数据,90%的小红书用户在购买商品前会搜索小红书。
作为UGC平台,小红书的大量内容来自业余创作。小红书还说,他之所以能红红火火,“最核心的原因是有一群乐于为他人献计献策、提供帮助的成员活跃在社群中。”用户对小红书的信任和粘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平台上业余内容带来的愉悦体验。
不过,广告业务仍然是小红书的主要收入来源。根据投宝研究院的数据,广告业务占总收入的80%,剩下的20%是电子商务。
小红书能在广告业务上“走红”,主要是用户消费潜力大。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小红书月活人数近1.5亿。从用户构成来看,女性占67%,24岁以下用户占45%,中产、中产、高级消费者占86%。年轻、女性、中高端,是小红书用户的关键词。
小红书因其种草属性和高价值人群,成为品牌投放的重要渠道。在消费圈,流传着这样一个公式:5000小红书KOC评价+2000知乎问答+李佳琪Viya =一个新品牌。
小红书的流量分发机制对业余创作者比较友好,所以可以实现小红书和业余博主的低成本分发。
但是,在业余内容上过度投放广告,很可能会让用户体验变差。如果你对“种草不长毛”的行为感到厌恶和排斥,你会逐渐对平台产生信任危机。
小红书也较早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20年,小红书公布“啄木鸟”计划,整治低质量内容,惩罚“收私单”推广,切断违规账号。今年年初,小红书上线“蒲公英平台”,升级品牌合作平台,持续加强商务合作笔记管理。
小红书表示,如果是通过平台举报的广告合作,平台可以监控品牌和博主的合作情况,保护了双方,纠纷较少。虚假种草代写,是一种绕过平台的行为。小红书平台一直在打击这种软、广、私的收单内容行为。
其实代写代发的广告合作不仅仅存在于小红书。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灰黑产品在行业内存在已久,哪里有利益,哪里就会滋生。几乎所有有商业价值的平台。
目前,除了在社交平台上招人,灰黑行业也逐渐专业化、规模化,出现了大量的“通知小程序”。以上,品牌商家可以发送订单,提出粉丝数量、宣传诉求、运营形式等需求。,并指定报酬等信息,而博主则可以在获得批准后签约接单。
在这类平台上,记者发现除了小红书之外,热门内容平台还包括Tik Tok、微博、汽车快手等。有相关“公告”合作。
小红书社区安全部门负责人表示,“代写代发等灰黑产业是全行业毒瘤,我们会持续联合其他平台打击,共同对抗灰黑产行为,我们也呼吁用户通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