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 环球时报驻外特约记者 陶短房 张静 陈康 柳玉鹏】中国航天英雄再次出征!中国空间站即将迎来历史性时刻!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约7小时后,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陈冬、刘洋、蔡旭哲3位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开启。尤为重要的是,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这意味着历经30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即将迎来空间站建成时刻,完成几代航天人的梦想。美国“空间政策在线”网站称,该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计划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尽管美国一直禁止美西方与中国航天合作,但中国载人航天近些年来大踏步前进,迅速走到太空探索的前沿和中心,越来越多国家表达了希望与中国开展航天合作的意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5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人民将沿着我们选择的正确道路继续追求中国梦”。
“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
5日17时42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发射升空约7小时后,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将陈冬、刘洋、蔡旭哲3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正式开启6个月的太空之旅。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也是中国人的第9次太空远征。
作为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任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在此次任务期内创下多个“首次”“历史性场面”。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任务期内,神舟十四号将在太空迎来神舟十五号飞船对接空间站,太空中将首次出现两艘中国载人飞船同时在轨的景象。届时,神舟十四号乘组也将首次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尤其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是,他们将亲身见证并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创造中国逐梦太空征程上的新奇迹。
此次出征的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堪称“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他们肩负着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的重要使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伟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长达6个月的飞行中,神舟十四号乘组的航天员要经历的飞行工况极为复杂,包括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2次转位任务。黄伟芬说,这些任务都是全新的,对航天员来说挑战很大。他们还要进行太空授课,开展一些其他空间教育活动及公益活动。所以说这一次神舟十四号乘组的任务是极为复杂的对航天员的应急和故障处置能力要求,比以往更高。
据中国载人航空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林西强介绍,空间站建造阶段共安排了近百项研究项目,后续转入常态化运营后,还将开展较大规模研究,预期可推进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形成演化、物质本质规律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突破,为未来中国开展载人空间探索提供积累。
5日出发前,首次以指令长身份重返太空的陈冬就自信地表示:“我们乘组一定会以满格的信心、满血的状态、满分的表现,坚决完成任务。”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再次出征,这次她带了一些休闲时穿的衣服,“我在衣服上写了一句话:最亮的坐标是祖国”。首次出征太空的蔡旭哲则称,他期待体验太空失重的感觉,更期待看到“太空家园建成的那一刻”。
中国将进入“空间站时代”
中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吸引了世界多家媒体的关注。美联社称,中国周日再次把3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他们将在太空生活6个月,其间他们将建造完成永久的在轨空间站。报道称,中国把航天成就视作是科技进步和全球影响力的一个象征。中国国家电视台对这次发射进行了直播,表明中国对其航天科技水平有充分的信心。
美国“空间政策在线”网站称,该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计划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虽然中国的空间站将比国际空间站要小,而且国际空间站已存在多年,但中国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将是其太空计划的重要一步。
澳大利亚《太空新闻日报》称,这是中国成为一个重要太空大国的最新里程碑。预计中国天宫空间站将在今年年底建成并实现全面运转。路透社称,中国空间站将于年底竣工,将成为中国长达30年的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报道称,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将标志着中国人在太空中永久居住的开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中国的太空计划起步较晚,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才建立,当时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已经登陆月球多年,此后中国航天发展因各种因素推迟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太空计划悄然推进,直到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首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此后,中国太空计划越来越稳步向前迈进。报道称,中国的太空雄心跨越多年,对太空探索、研究和商业化都有宏伟的计划。
1992年,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至今已走过近30年。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到多人、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根据计划,建造空间站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
中国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空间站是中国航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是未来载人深空探索的基础,无论是载人登月探测,还是载人火星探测,都离不开空间站这个平台。
国际合作的基础性平台
对于中国即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一些西方媒体报道中透出羡慕甚至嫉妒之情。美国彭博社称,一旦空间站建造完成,中国将成为运行自己空间站的唯一国家。报道称,中国正努力追赶美国,希望成为太空中的主导力量。中国还准备与俄罗斯合作,反对华盛顿的太空战略,比如美国和西方盟友签署的《阿尔忒弥斯协定》,该协定意在控制未来的太空活动,但中俄批评该协定是打造一个“太空版的北约”。
韩联社称,随着俄乌冲突爆发,美西方加大对俄制裁,俄则表示将要进行反制,将停止与美国在国际空间站方面的合作。如果国际空间站关闭,中国空间站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球唯一的空间站。
黄志澄表示,西方部分国家将太空视为未来大国竞争甚至战争的一个新战场,加紧将太空活动军事化,这严重威胁到全人类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伟大事业。他说,人类探索太空的活动必须要确保外空领域的和谐与安全,所以必须通过互相协商,制定太空探索开发的规则,维护太空活动的秩序。
近些年来,美国禁止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但越来越多国家表示希望与中国加强航天合作。伊朗驻华大使馆5日在微博发文称:“祝贺神舟十四号发射成功,期待中国航天员们凯旋!希望伊朗和中国加强在航天领域的合作!”
俄罗斯《观点报》称,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为中国建成空间站迈出了关键一步。报道称,未来俄罗斯在退出国际空间站后,应加强与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
黄志澄说,中国载人航天活动自始至终都欢迎国际合作。目前已有多个国家与中国展开合作,在中国空间站上进行了多项科学技术实验,不久的将来可能还会有外国航天员走进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促进国际合作的一个基础性平台,我们对此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