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与全国其他省份存贷款规模结构比较分析通过与全国各省市的比较分析发现:2007年陕西省存贷款保持适度增长,其中国内存贷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持平。从贷款期限结构来看,陕西以中长期贷款为主,这与近年来陕西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密切相关,但也体现出期限错配问题较为突出。 储蓄存款在各项存款中占比较大,反映出陕西经济体系的货币成分流动性较低,但也表明居民储蓄投资经济体系的渠道并不畅通。定期存款在家庭储蓄中占比较高,反映居民投资意识不强;企业存款在各类存款中的比重较低存贷比和融资,这也说明陕西经济体系的货币成分流动性较低。但对企业存款的活期需求程度较高,说明陕西企业存量资金短缺,企业理财意识淡薄,市场力量强的地方人力企业太少;比例较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外流依然存在。但是不能使用存款差的概念,单纯用存款差的概念是有问题的;陕西信贷工具品种相对有限,融资租赁、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业务品种发展缓慢,与相关省份相比明显滞后;不良贷款率(2006年末)高于全国,是全国13个不良率超过11%的省份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贷款增速放缓的原因陕西贷款增长和欠发达地区资金流出。陕西金融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银行信用;经济结构;对策建议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西安710075)一、2007年陕西省存贷款保持适度增长,存贷款占全国的比重基本处于与GDP持平,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007年末,陕西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21.16亿元,同比增加1 4.74%;各项存款余额8501.39亿元,同比增长14.07%。从陕西省贷款总额和增量贷款在全国的比重来看,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符。 2007年末,陕西省贷款余额总量和新增贷款分别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0%和1.9%,存款余额占全国的2.2%,存贷款增速与陕西占比基本持平国内生产总值2.占全国的16%,说明存贷款增长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二、从贷款期限结构看,陕西主要使用中长期贷款,与我省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密切相关。是的,这也反映出期限错配问题比较突出。 2007年末,陕西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29.12.8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6.88%,高于全国等级。 6.38%。
与大部分省份相比,陕西省中长期贷款占比也较高。 2007年浙江、江苏、山东、湖南的中长期贷款占其贷款比重分别为:36.8%、43.6%、38. 0%,53.1%,低于陕西省20.08、13.28、18.88和3.78%。虽然期限错配是商业银行的必然特征,但陕西中长期贷款占比高反映了陕西信贷配置中期限错配问题更为突出,流动性管理问题更为重要。 三、储蓄存款在各项存款中占比较大,反映出陕西经济体系的货币成分流动性较小,但也说明居民储蓄投资经济体系的渠道不畅。光滑的;定期存款在居民储蓄中的比重较高,反映居民投资意识较差。 2007年末,陕西省储蓄存款余额4273.59亿元,占全部存款的50.3%,而国民储蓄占50.@ >3%。江、浙分别占存款总额的44.6%、42.8%和39.2%。居民储蓄在货币统计中被归类为M2,陕西省储蓄占比较高,反映了陕西经济体系的货币成分中流动性高的部分较少。同时,高储蓄并不反映居民的高收入,而可能反映储蓄储蓄投资经济体系的渠道不畅,因为投入经济体系后,更多的是转化为企业资金。 (如企业资金),将体现为企业存款而非企业存款。居民储蓄。
收稿日期:2008-2 作者简介:陕西人,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浙江人,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候选人,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研究生,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专稿1981.12-《西部财经》2008年陕西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62.01%,活期存款占比37.99%。稳定性较高,但在2007年证券市场繁荣的背景下,也反映出居民的投资意识比较低,持币机会成本很高。同期,广东、浙江、贵州、青海等地区储蓄存款定期占比分别为48.0%、58.3%、48.2 %,49.9%,远低于陕西省。 四、企业存款在各类存款中的占比较低,说明陕西经济体系的货币成分流动性较差。但企业存款的需求转化程度较高,说明陕西企业中具有强大市场力量的地方企业和人力企业太少,存量资金不足。 2007年末,陕西对公存款余额2676.21亿元,同比增长24.35%。企业存款占全部存款的31.5%,全国、江浙企业存款占35.3%、37.8%、35. 7%。
更多的企业存款在货币统计中被归类为M1。陕西企业存款占比低,居民储蓄占比高,说明陕西经济体系货币成分流动性强的部分国家情况是,2006年以来,随着经济繁荣证券市场上,企业存款在各类存款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如下图所示,货币供应量中M1的??增速正在加快,并超过M2的增速。陕西公司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16.91%,活期存款占比83.09%,活期账户高于全国16.69个百分点。押金要求很高。同期,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三省企业存款活期占比分别为61.8%、59.9%、62.6%、6 4.6%,低于陕西21.29、23.19、20.49和18.49分别为百分点。低息活期存款占比高的可能原因:在陕西注册的当地法人企业少,市场支配力强,陕西很多企业需要将资金转移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按集团规定定期进行。公司总部没有财务话语权。笔者对银行一线业务骨干的考察也支持了这些判断。如果公司存入定期存款,一般是协议存款,利率高于普通定期存款利率。 2007年,陕西企业存款余额2676元。如果活期存款占比下降到63%,即活期存款下降到1686元,比2224亿元减少538元。需求利息收入可增加10.8亿元,完全可以挽救一家上市公司。当然,如果企业存款占比高是因为另外两个原因,那么就没有客观的理财方式。可能。
五、在全国范围内,陕西存贷比余额和增量贷存比偏低,资金流出欠发达地区是客观事实。但是,没有存储差异的概念,简单地使用存储差异的概念是有问题的。贷存比是各国常用的概念。 2007年末,陕西省贷存比为60.3%,新增贷存比为63.1%,分别比全省低6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水平(这与陕西的全国存款比例为63.1%形成对比)。且贷款余额占全国比例%,新增贷款陕西、西北金融指标与全国相比(2007年底)地区新增贷款占全国比例全国比例与省存款结构活期存款比例不同各地区贷款种类 贷款余额 存贷比 存款 贷款 公司存款占各类存款 储蓄存款占各类存款的比例 公司存款 需求 陕西2.2% 2.0% 1.9% 3< @1.5% 50.3% 83.1% 38.0% 37.5% 56.9% 4.@ >9% 60.3% 63.1% 西北五省5.0% 4.8% 4. 5% 32.3 % 48.4% 77.2% 40.3% 40.3% 54.3% 5.0% 6< @3.8% 65.7% 全国 100% 100% 100% 35.3% 44.6% 66.4% 39.@ >2% 43.6% 50.5% 4.8% 66.7% 65.7 % 浙江7.4% 9.4% 11.5% 35.7% 39.2% 59.@ >9% 41.7% 60.5% 36.8% 2.1% 84.7% 97.5%江苏7.9% 8.5 % 10.2% 37.8% 42.8% 62.6% 30.8% 50.0% 4 3.6% 6.0% 72.4% 77.7% 企业占比变化2004 年 1 月-2007 年 11 月 M2、M1 月末同比增速与 2.22.0 模型一致1.9%)。
从其他省份来看,宁夏的贷存比最高,达到92.7%,其次是浙江,达到84.7%;宁夏的贷存比也是最高的,高达136.5%,其次是福建,高达135.1%,增量贷存比在其他很多省份在 70%-90% 之间。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不能简单地使用存储差异的概念,否则会有问题。因为这个不同存贷比和融资,还有法定存款准备金问题、准备金问题、不良贷款核销问题、我省不能计入的总行直接贷款问题,金融机构资产多元化发行,金融机构购买政府债券。资金归还后等等。 六、陕西信贷工具种类还比较有限,融资租赁、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业务发展缓慢,与相关省份相比明显滞后。 2007年,陕西省融资租赁余额仅为0.7亿元,仅占全国的2/10,000(全国286.2亿元,其中约一半的租赁由总行直接发行),而浙江和广东分别达到81.1亿元和3亿元。 2.0亿元,西北部的新疆也达到了9.5亿元。 2007年全国信托贷款余额9.28陕西为0。全国委托贷款2347笔,不包括总行直贷1489笔,该业务在各省合计余额858笔,其中陕西0. 7亿。当然,省内可能有一些企业在交易中使用过这些工具,但我省没有统计数据,但总的来说,陕西的信贷工具种类还是比较有限的。
七、陕西不良贷款率(2006年末)高于全国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陕西贷款增长缓慢以及资金外流的原因。欠发达地区。陕西金融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年报披露的数据,2006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7.09%,江苏省和浙江分别为3.43%和1.41%,而陕西的不良贷款率为7.09%。不良率为11.50%,是不良率超过11%的13个省份之一。不良率高的领域意味着高风险,各大商业银行千万不能在这些领域放太多贷款。因此,我省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的改善,政府需要多方面协调。例如,近10年来,我省多家商业银行积极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高速公路建设投资贷款,还大力支持多条一级、二级公路。 ,这些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的车流量大幅下降,一些地级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迅速恶化,不良率上升,新增贷款受制于总公司。类似这些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出面协调解决2007年贷款与GDP的简单关系 地区贷款占GDP的比例 新增贷款占GDP的比例 全国104.6 14.0 浙江 129.5 21.4 江苏 86.2 13.8 陕西 96.1 12.4 从2004年至2007年底,近200个县的贷存比分类表(2004年164个样本县)2005年164个样本县)2006年164个样本县)2007年(201个样本县)14个县A60% 98 67 57 51 B60% 37 25 35 62 2007年末西北近200个县的分行贷存比分类表 2007年末西北近200个县的贷存比分类2004年对49个县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A60% 137 48 B60% 96 36 单位:2004-2007年项目不良贷款余额(亿元) 不良贷款率 项目编号n-不良贷款余额 亿元) 本期较年初不良贷款率(百分点) 本期地区较年初(百分点) 全国 12,549. @>14 713.087.09 1.53 山东 753.75 3.98 6.52 1.15 总公司330.42 158.94 6.48 2.93 河南 829.91 31.83 15.99 < @ 1.10北京490.75 48.493.60 0.83湖北447.69 -58.69 9.88 < @2.80 天津 227.83 13.62 5.32 0.59 湖南 434.92 -19. @>53 1< @2.60 2.51 河北566.04 29.8511.54 2.43 广东1,772.86 -42 0.64 8.43 3.04 山西267.92 23.448.50 1.91 广西211.35 -9.99 8.12 1.74 蒙古184.01 20.758.28 3.25海南14 4.04 -8.07 21.10 < @3.37 辽宁 827.45 44.0611.90 2.32重庆188.@ >22 -35.05 6.00 2.32 吉林 346.71 13.1417.45 2.74 四川538.96 23.@ >43 9.84 1.15 黑龙江 579.66 11.89 23.38 <@ 1.36 贵州 150.93 -3.90 7.92 1.22 上海 432.81 41.652.@ >56 0.58 云南 235.40 -18.21 6.69 2.02 江苏 562.49 83. 713.43 1. 31 西藏 28.26 -0.09 14.32 2.04 浙江 236.48 4 2.611.41 0.64陕西355.2211.6811.501.00安徽356.79 8.20 9.97 1.85 甘肃165.10 -10.20 11.84 1. 57 福建 江西 229.34 27< @4.15 29.9810.89 3.97 11.66 1.29 青海76.11 0. 85 16.96 非利息收入占比40%以上。
五、税制改革带来的成本降低,目前已经明确,国内企业税收政策的调整方向将逐步向国际接轨。政策调整将逐步揭示金融企业隐藏的利润增长空间:一是2008年所得税和国际标准的调整使现行的33%的所得税税率降至25%成为可能,形成净利润增长空间超过 10%。短期内,不同商业银行的实际税率不同,受益程度不同,在税率变化的情况下,银行必须对历史累积的时间差进行一次性调整,减少递延资产并相应增加所得税费用,因此短期内银行将在较小程度上受益于较低的有效税率。二是逐步取消营业税。目前逐年下调1%,还有4%的空间,净利润增长空间将超过10%。三是税收调整,即对职工收入的税收从企业负担调整为个人负担,将创造3-5%的净利润增长空间。总而言之,2008年由于税率降低带来的净利润增长将达到10-15%。 六、减计提提负担释放利润 在宏观经济持续高增长、信贷总量高增长、行业监管重点风险管理、银行改革上市、消化历史不良包袱等多重作用下,银行业自 2004 年以来一直在增长。此后,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下降趋势,从 2003 年的两位数不良贷款率到 2007 年第三季度末的 6.63%,其中其中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甚至低于3%。不良贷款覆盖率持续上升,到2007年上半年,多家上市银行达到100%。
虽然目前各家银行的“拨备/平均资产”指标仍低于国际累计违约率统计要求的相应水平,使得银行拨备覆盖率对资产质量变化极为敏感,从接下来的近一年看,由于信贷总量控制,2008年新增不良率将小幅上升。只要宏观经济不存在硬着陆的系统性风险,预计整体不良率将保持在3%以下,这将允许银行增加拨备。保证公司负担的减轻,从而支持净利润率的上升。 七、结语 总体而言,2008年在银行业紧缩背景下,经营将呈现贷款规模平稳增长、利差难以扩大的局面。保持银行营业收入增长在30%左右的水平。税改和拨备负担的降低将提高银行的净利率,使净利润增长率有望达到40-50%的水平,个别银行有望超过50%。但同时,预计2008年净利润的高增长将部分来自机构成本的降低,预计2008年也将成为近年来净利润增长的最高点。随着紧缩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宏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多元化经营竞争的发展,从2009年开始,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将面临下行压力。责任编辑和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