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Vox新闻网站5月24日文章,原题:互联网如何让人们互相抄袭 你在社交媒体上开设新账户后会发现,推荐页面会提供两类东西:身材火辣的女孩,以及如何窃取他人创意的建议。出现女孩的原因不言自明。然而,后一种则揭示了人类所处环境更加阴暗的一面。相关建议向你提供如何在社交媒体上迅速火起来的小贴士、小窍门,包括“如何一周内涨粉1000”“适用于所有人的10个视频创意”。有的人干脆建议:“上别人页面去复制,你不需要完全抄袭,但可以非常接近。”
抄袭自打出现便一直让互联网备受折磨。布兰登·克尔纳已经习惯别人把他的作品当素材使用。大约每周一次,他会收到制片人的请求,希望为一部纪录片采访他,或者将他的书改编为电影或播客。今年年初,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有人根据他花了9年时间为《大西洋月刊》所写的一篇独家报道发布了一则播客,且没有提到素材来源。克尔纳称:“在播客爆发式增长的环境下,这种情况已经变得见怪不怪了。”
电影、音乐以及文学作品都受到强大的法律保护。克尔纳刊登在《大西洋月刊》上的报道也受到法律保护,却不值得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提起法律诉讼。然而,知识产权的定义也正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一段舞蹈、一份菜谱、一个瑜伽动作都无法获得版权保护。这意味着,在一些行业中,当知识产权法律只能做那么多时,社会和专业规范决定了你的声誉。
从21世纪初开始研究抄袭问题的乔纳森·贝利认为,互联网抄袭进入了新阶段。在社交媒体繁荣时期,用户们相互竞争,想方设法推出抓人眼球的内容,希望借此获得广告收入或者达成品牌合作。“社交媒体给创意过程带来很大压力。我曾经和那些多次抄袭他人作品的人聊过,他们总是说,要发布这么多文章、播客或者视频,压力太大了。”英国记者克里斯·斯托克·沃克说:“赚快钱的方式就是把别人的内容攒一起。这很伤人,这就像是说,我为什么要花费数月时间来研究一则故事或者一本书,只是为了让别人找过来,选出其中最好的部分,用一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声称都是自己的东西。意义何在呢?”
尽管监测抄袭行为的技术在进步,但仍然难以根除这种现象。抄袭问题专家表示,不能依靠数据系统来告诉我们哪些东西被偷窃了,要从文化方面入手。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员费思·戴说:“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媒体素养和互联网道德准则。这意味着要做更多搜索工作,但人们通常不会这么做,因为他们都假定,自己看到的是现实的直接映射,这通常并不是正确的。”(作者丽贝卡·詹宁斯,王晓雄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