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喜欢跟家长唱反调

核心提示作者:希蓝知乎上有个问题:孩子老是和我对着干,百分之九十的时候,我说什么他偏不要做什么,该怎么办?一位网友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不懂孩子。其实孩子对着干并不是个数,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调查显示:约 70% 的孩子在青春叛逆期会和父母对着干,7

作者:石兰

知乎里有个问题:孩子总是和我作对。百分之九十的时候,我说什么他都不做。我该怎么办?

一个网友回答,那是因为你不懂孩子。

其实反对的不是孩子的数量,而是一个共同的问题。

一项调查显示,70%左右的孩子在叛逆期会和父母发生对抗,75%的父母认为顶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讨厌的事情。

很多父母,面对总是和自己作对的孩子,很可能会急得发火,甚至可能动粗。其实这是治标不治本。

想要解决孩子反对的问题,就要从源头入手,思考孩子反对的根本原因。

只有知道原因,才能知道如何处理。正如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去反对。

在《超级育儿老师》中,一个叫刘仪轩的女孩总是和她妈妈作对。

有一次,妈妈让刘仪轩做作业,刘仪轩却跑到厨房说要包饺子,说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可是我妈不想让她包饺子,让她先写完作业。

但她一直坚持先包饺子,下午再做作业。就这样,母女俩一直僵持着。

这位母亲说,对于孩子一直反对她,她感到很无奈,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满意。我只好请来了育儿老师,希望能帮她调解母女关系。

其实孩子之所以一直和妈妈作对,是因为妈妈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

比如包饺子这件事,孩子想给父母包一个饺子,妈妈不给她做,让她先做作业。

让孩子先包饺子,再做作业,结果都一样。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听自己的?

当孩子和父母对着干的时候,不妨冷静下来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有什么未满足的需求吗?相信通过换位思考,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整体育儿中说:父母永远不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而要和孩子站在同一条线上。当我们和孩子站在一条线上的时候,一起面对眼前的问题会容易很多。

如果这位妈妈能和孩子团结起来,一起做一顿饺子,然后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我相信孩子吃完也会很开心的完成她的作业。

孩子们总是互相争斗。很多时候,因为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通过互相争斗来对抗父母。

如果失去了选择权,孩子会反对。

一位网友说,初中的时候,每次我跟我妈说我想做什么,打算去哪里,想买什么,我妈都会打断他,反驳他或者阻止他。

慢慢的,他不再跟妈妈说自己的心事,学会了撒谎,偷偷做自己想做的事。

平时他妈让他做什么,他就跟他妈对着干,甚至故意搞砸报复她。

比如他妈妈让他洗碗,他故意不洗,弄得厨房里全是水。

叫他扫地拖地,就是为了随便应付。

反正我妈叫我什么,我都不按我妈的要求去做,而是跟她对着干,甚至故意挑拨离间。

这种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因为长期被我妈否定和阻止,所以我通过对抗我妈来反抗。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自我表达正处于顶峰。如果他的父母处处打压他,什么都不为他做,他只能通过反对来反抗。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青春期的许多叛逆行为,都来自于渴望表现独立,追求与成年人平等,渴望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

很多孩子跟父母对着干,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想通过跟父母对着干来争取自己想要的或者想做的事情。

所以,不要怪孩子反对他。他其实是在告诉他的父母,我成了你的附属品,需要事事服从你,但我更愿意做自己,享受做自己的权利。

《无声告白》这本书里说,“我们一生,都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自己。”

做自己,就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做决定,自己安排时间等等。

孩子对着干,家长该怎么办?

著名教育专家杰弗里·伯恩斯坦(Geoffrey Bernstein)指出:如果父母执意与叛逆的孩子争权夺利,最终只会陷入两败俱伤的境地。

和对立的孩子相处,用父母的权威和力量压制他们。最终,他们只会以惨败收场。与其使用暴力,不如使用技巧。

1.给孩子一个独立空的房间。

在《放学后》的教育纪录片节目中,一位母亲说,她的孩子总是告诉她不要随便进入她的房间。

孩子们通常在房间里做作业。如果她进去了,就会被孩子们赶出来。

独立意识很强的孩子,需要自己独立空的房间。

这时候家长要有界限感,不要随意闯入孩子独立空的房间。如果要进入孩子的房间,要征得孩子的同意。

你不用一直盯着他,知道他做的每一件事,这样会让孩子更反感叛逆。让他在自己空的房间里做自己的事,他会更感激你。

2.尊重孩子的想法。

在纪录片《小男孩》中,一个名叫尹冉的男孩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虫子。

他的爱好在同学眼里很奇怪,很不寻常,所以他们不喜欢和他交朋友。

幸运的是,尹冉的父母并不认为孩子的兴趣有问题,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支持他研究各种虫子。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带着孩子认识很多昆虫爱好者,让孩子和他们一起学习交流,一起学习,一起发现更多有趣的昆虫。

纪伯伦说:父母可以给孩子爱而不是想法,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从有意识开始,孩子就会有各种想法和喜好。当孩子的想法和喜好与父母不同时,可以耐心倾听理解他,尊重他的想法让他去尝试。

3.让孩子做出选择。

心理学家斯科特·帕克曾说过,“父母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固守权威,对他们颐指气使。”

对于相互对立的孩子,家长不要试图用职权去控制,而应该放手,给孩子一个选择。

有句话说得好:放弃对孩子的控制,可以获得更多的控制权,直到你强迫孩子服从,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上课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让他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假期让他安排如何度过。

孩子可以做出选择,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而且能有选择的权利,他会觉得自己是逍遥自在的,这样就不会有和父母的对抗。

儿童教育心理学说: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给他们更多独立和表达自己的机会,那么我们会看到他们在青春期这个阶段更好的表现。”

对于总是和自己作对的孩子,没必要沮丧,因为这恰恰证明孩子已经长大了,懂得思考,有了独立意识,父母应该高兴才对。

表扬,这也需要父母改变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学会感受他的需求,倾听他的心声。

这样,孩子就能顺利度过叛逆期,成为一个独立有活力的人。即使以后离开父母,也能独立生活。

作者:蓝,傅舒专栏作家,用文字治愈自己,同时也温暖他人。文章:爸爸妈妈的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傅舒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侵权必究。傅舒2018年推出新书《好好活着》。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