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当时日本装甲部队的战斗力处于较低水平。除了战斗人员本身的战斗素质和经验,与当时日军装甲部队的装备质量也有很大关系。从战前到二战结束,日本装甲部队没有批量生产出一种可以与盟军装甲部队正面对抗的装甲装备。
二战日本装甲装备并不强除了传统坦克,二战期间,日本还为其装甲部队研制并提供了几种自行火炮和火炮战车。在日本装甲部队的作战规划中,自行火炮是指装备大口径支援火炮,使用开放式作战室,专门用于火力支援和火炮作战的车辆类型。火炮战车是在现有坦克上装备大口径火炮,专门用于猎杀对手坦克等装甲车辆的反坦克车辆。
1式75毫米自行火炮是敞开式战斗室日本炮兵战车的诞生和发展与“诺门坎冲突”有很大关系。在“诺门坎冲突”发生之前,日本坦克的设计思想受英法影响很大,认为坦克应该是步兵的支援火器,主要任务是配合步兵夺取敌方阵地,而不是与其他坦克对抗。
日本的89式中型坦克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当时日本装甲部队装备的坦克主炮多为小口径,主要用于压制敌方机枪阵地和破坏土方工程。不仅火炮穿透深度不足,高性能穿甲弹也没有配发。这种弹药被部署在随后的“诺门坎冲突”中,给日军装甲部队带来了巨大损失。
在“诺门坎冲突”中,苏军装甲部队主要使用BT系列快速坦克和T-26坦克。这些苏制坦克的主炮虽然不大,但都是带有特殊反坦克弹药的长管反坦克炮,对当时的日军装甲部队造成了相当大的伤害。
诺门坎冲突中苏军的BT系列快速坦克因此,在“诺门坎冲突”结束后不久,日本有关部门当时就召开了紧急会议,不仅回顾了“诺门坎冲突”的失败,还针对日军装甲部队在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这些改进措施中,有专门为执行反装甲作战而研制的火炮战车。
1型火炮战车-自行火炮被错误地归类为火炮战车。
为了严谨起见,笔者详细查阅了目前网上关于某型火炮战车的资料,发现大部分资料要么自身存在漏洞,要么图文不符。事实上,二战期间,日本只是“试制了一辆炮战车”,并没有“炮战车”这回事。
试制一式炮战车为了让读者对二战日军炮兵战车有更准确的认识,我们将第一辆炮兵战车单独拿出来,先说明一下。因为1型75毫米自行火炮具有一定的反装甲作战能力,所以有资料将1型75毫米自行火炮归为日本二战炮兵战车中的1型炮兵战车,这其实是很不严谨的。
1式75毫米自行火炮是二战中日本列装的第一门自行火炮,采用开放式炮塔设计。在日本对火炮战车的定义中,火炮战车需要像坦克一样采用全封闭式炮塔设计,以保护坦克成员免受对方坦克的火力攻击。在开放式作战室内设计的1型75毫米自行火炮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
1式75毫米自行火炮是敞开式战斗室设计另外,虽然1式自行火炮可以使用95式穿甲弹执行反装甲任务,但1式75毫米自行火炮从日常训练到实战使用的主流弹药类型是90式75毫米普通弹药和94式75毫米榴弹。因此,将1型75毫米自行火炮归入炮兵战车是错误的。反装甲作战不是它的主要任务,日军在实战中仍将其作为自行火炮使用。
从I型炮车的试制到II型炮车——二战中日本出现的第一辆正式炮车。
试制的I型火炮战车是II型火炮战车的前身。当时日立和三菱重工分别制造了一台样机参与日本军方的测试。日立使用97式中型坦克的底盘,三菱重工使用1式中型坦克的底盘。此外,日立原型机使用的75mm火炮也与后来的正式量产机型不同。
日立制作所研制的样车日军经过测试发现97式中型坦克的底盘性能不足以满足自身需要,于是决定使用1式中型坦克的底盘作为新型火炮战车的底盘。但由于对日立制作的新型炮塔性能的欣赏,日本军方将新型火炮战车的炮塔生产交给了日立,最终形成了新型火炮战车炮塔由日立制作,车体由三菱重工制作的局面。
日立制作所的焊接式炮塔日立设计的新炮塔是一个大型焊接炮塔。在此之前,日本装甲部队坦克的大多数炮塔都是铆接的。铆接炮塔不仅承受炮弹和炸药的冲击力较弱,而且炮塔上的铆钉在受到攻击时容易四处飞溅,杀伤车群成员。所以后期铆接炮塔逐渐被焊接炮塔取代。
最终定型的二式炮战车新炮战车最终定型后被称为二炮战车,采用了99式75mm炮。这种枪除了常规手榴弹和高爆弹外,还可以使用穿甲弹和穿甲弹。使用穿甲弹时,100米距离的穿甲厚度为50毫米,使用穿甲弹时,穿甲厚度根据撞击角度在75毫米到100毫米之间波动。
被美军缴获的二式炮战车II型火炮战车的总产量很少。到1944年,总共生产了30辆,全部分配给日本战车部队。二战结束后,由于性能过于落后,美军将缴获的II型火炮车全部就地拆解,没有运回美国进行详细测试。
三枪战车——由1型75毫米自行火炮改进而来的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III型炮战车和II型炮战车本身没有关系。II型火炮战车使用I型中型坦克的底盘,III型火炮战车使用97式中型坦克的底盘。如前所述,日本装备的1式75毫米自行火炮可以使用95式穿甲弹执行反装甲任务。因此,日本军方决定在1型75毫米自行火炮的基础上改装一种全新的火炮战车,也就是后来的3型火炮战车。
1式75毫米自行火炮三式炮战车的主体结构与1式75毫米自行火炮基本相同,火炮也使用90式75毫米榴弹炮。但为了增强舰员的防护能力,在原有的1式75毫米自行火炮上,采用了全封闭炮塔取代了开放式作战室。
三式炮战车的炮塔前部有观察窗三菱重工主要负责III型火炮的生产,因为当时I型75mm自行火炮的生产任务优先级较高,所以在战争结束前只生产了少量的III型火炮,更不用说投入实战了。出于对III型火炮车性能的好奇,部分III型火炮车已运回美国进行测试,但测试数据不详。
未能诞生的末日武器——五式火炮战车的试制
试制的V型火炮战车是日本在二战期间研制的最后一种火炮战车。然而,在实际车辆生产出来之前,日本战败投降了。因此,试制的V型火炮战车中没有实际车辆,只有少量图纸和模型幸存下来。
试制五式炮战车V型火炮战车的试制使用了当时日本正在同步推进的V型中国战车的底盘。它被设计在一个固定的全封闭的战斗室内,75毫米装甲以70度倾角排列在正面,50毫米垂直装甲在侧面。
V-gun战车试制的最大亮点是其105mm战车炮,利用附带的II型穿甲弹,可以在1000m的距离上穿透垂直铺设的160mm均匀装甲,可以从正面穿透当时美军在太平洋战区部署的大部分坦克前装甲。
配属的105毫米战车炮除了前装甲甲板倾斜的型号,还有一个版本的试制V炮战车直接使用V炮战车的底盘。在该版本中,V型中型战车的37mm副炮保留在70度倾斜甲板的原位置,作战室仍然是全封闭固定的,在外形上与二战中德国的“猎虎”坦克歼击车非常相似。
试制五式炮战车的另一种方案然而,此时的日本已经处于严密的封锁之下,不仅钢铁等原材料严重短缺,而且大部分军工厂在美军空的进攻中严重受损。即使日本不投降,当时的日本也很难生产出五式火炮战车试制用的真车。
结语——争议下炮兵战车发展的崎岖之路
严格来说,随着二战中后期日本逐渐意识到装甲作战的重要性,日本开始加大对火炮和底盘的投入,以弥补其在装甲研发方面的不足。
然而,此时的日本不仅缺乏原材料和技术,而且日本海军、陆军、日本炮兵和日本装甲部队之间也存在严重的纷争。日本海军不仅为日本海军陆战队自主研发了数款装甲车,日本炮兵也以影响战斗力为由,拒绝向日本装甲部队提供性能更好的火炮。
试制五式炮战车本身技术难度也太大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二战中日本的炮兵战车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一条坎坷的发展道路。最终日军装甲部队只能在有限的几个选项中反复优化,自然没能在二战结束前拿出一辆先进的火炮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