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博物馆近日举办的“惊艳中国风:17-18世纪中国出口瓷器展”中,展出了馆藏陶瓷器皿200余件/套,全面展示了17-18世纪中国出口陶瓷的面貌。一些西化的文物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好奇。记者在现场发现,很多人对这些“看不见”的中国文物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制瓷工人制作这些东西的历史有多长?
如展览中的“清代康熙五彩鱼藻纹储水吊罐、接水盆”就是由一个带水龙头的储水罐和下面接废水的盆组合而成。据省内专家介绍,在17世纪和18世纪初,在欧洲富裕家庭的餐厅里,经常会设置储水盆和水盆用于洗涤。当时有各种材质和款式的欧式储水盖和水盆,其中瓷器肯定是从中国进口的。这种储水箱是墙瓶式的,背面是平的,背面顶部有一个孔,可以挂在墙上使用。展览中展出的储水箱的壶嘴是中国风的狮子头,壶嘴处安装的金属水龙头一般是欧洲制造的。坦克顶部是扇形背板,饰有两只海豚。用人们眼中的“鱼中之王”海豚作为装饰图案,是当时欧洲流行的一种风格。
这件神器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制瓷工人和商人在外销瓷市场上的主动权。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他们对产品进行了许多改进。据一些研究者说,早在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员工就已经在给董事们的信中提到:“这些瓷器都是在很远的mainland China制造的,卖给我们的成套瓷器都是预购并付款的。这些瓷器在中国没有用,中国人只是出口。”
崇祯八年,荷兰商人首次将欧洲市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宽边午餐盘、水壶、榨菜罐、脸盆等木制模型带到广州,请中国制瓷工匠仿制制作。1639年,第一批瓷器样品被生产出来并运往荷兰。其中一些似乎借鉴了英国陶器的外观。换句话说,出口瓷器的造型变化是贸易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文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摄影:广州日报全媒体摄影记者王卜松竹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王卜松竹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张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