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货日报
连续15个仓位亏损13万美元。
起初,埃斯潘是一家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的小老板。普通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工作时间是工作日的晚上、星期六和星期天。2008年左右,培训机构达到一定规模,他手里有了一些资金,白天也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也是在这个时期,他无意间接触到了金融市场。现在看来,当时的大意可能是一种必然。
a第一次涉足股市,提问没有结果。
进入股市之初,埃斯潘和很多新手一样无知。面对与社会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交易领域,第一年并非一帆风顺。“我还记得我在郑州绿城广场旁边的一家证券营业部开户的时候,在股市投了一万块钱,最后只亏了两千块。没办法,只能把钱拿出来开始学习。”他向期货日报记者坦言,其实亏的钱并不算多,亏的时候心里也不是很痛。但也许是做教育的习惯使然,他觉得不能让钱搞混了,必须要找出原因。
从那以后,Espan一直在学习与市场和交易相关的各种知识。从基础k线、波浪理论、RSI、MACD等指标,到各种交易方法、交易理论,他都读过很多书。“当时股市里大约有15600只股票。每天我也是把这1000多只股票从头到尾全部看完,每次看完将近一个小时。原来的联想电脑被我用的油漆斑驳。因为看股票的时候一直按上下键翻页,按了两三个键,手指都长了个蝎子。”回忆起那段时间,他觉得很纯粹,很幸福。学习这些就像爱好一样,没有压力。然而,这种广泛的研究几乎没有取得实际成果。
“看了很多书上的内容,也咨询了各方面的专家。感觉自己懂得很多,都是一套。但如果我真的去市场交易,还是会有问题。”当时的Espan并不想在交易中稳定盈利,只想偶尔赚点钱。可惜他连这个目标都没有实现。四面询问,一无所获。最后脑子越来越乱,整个人都觉得很迷茫。
但是,努力和辛苦没有白费。2009年,事情开始发生变化。
b,以此类推,快节奏和慢节奏。
2009年夏天,国内股市已经大涨,Espan的交易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一天晚上,看完所有的股票,他还是睡不着。“电脑屏幕停留在股票00024的页面上,显示时间是2009年6月21日星期一。我研究这只股票很久了。”他回忆说,旁边电水壶的水烧开后,热蒸汽很快从壶嘴涌出,热气腾腾。看着热水壶冒出的蒸汽,他突然想到了能量的积累和释放,与市场和交易相连,豁然开朗。
“水的不断加热是能量积累的阶段。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加热到100摄氏度,然后继续给它能量。水会从液态变成气态,凝结在空气体中,形成小水滴。”艾攀解释说,这其实和市场运行的规律是一样的。能量积累期,大盘横向反复运行。在一定条件下,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向上突破,就进入了释放状态。当市场能量累积时,双方都赚不到钱,但当市场剧烈释放时,能量被打破,财富被重新分配。能量积累后必然释放,释放后必然是积累,循环,无止境。
"目前,这是最基本、最稳定的交易规则."艾盘告诉未来日报记者,从那以后,他就观察到了入场的机会,他的思路和过去不一样了——哪一点是能量积累,哪一点是能量释放。如果你发现了这些规律,你就能更清晰明了的看到市场。
“那天晚上,我全神贯注地又看了一遍所有的股票。第二天,我果断买入了00024这只股票,一个星期就赚了差不多15%。从能量的角度看市场的观点得到了印证,心里充满了兴奋和对胜利的激动。”他说,这笔交易已经成为他交易过程的一个新的开始。
2010年,经过大量的试验和重新报价,他进一步验证和改进了自己的交易方法,炒股盈利更加稳定。这期间,他按照自己的逻辑对之前吸收的知识碎片进行整理,总结提炼出两种节奏不同的交易方法。慢节奏叫“趋势为王”,快节奏叫“涨停后”。
据他介绍,“涨停后”是研究股票涨停后如何介入,也就是数k线,类似于期货日内波段课程中的k线控制;“趋势为王”最初是从单向的角度出发,通过均线来衡量能量积聚的状态,按照一定的参数来排列均线,我们会发现一些规律。“积累能量时,均线上下穿梭,交织的是均线的收敛;能量释放时,均线开始发散,按顺序排列。较小的参数更接近这个价格;如果参数再大一点,就远不是这个价格了。”说到这些交易方式,Espan如数家珍。
结合“趋势为王”和“涨停后”,他创造了自己的交易系统,稳定了交易动作,如分时行情的方式、入场、持仓等。,固化了交易动作,简化了交易纪律,形成了自己的交易世界。"那时的股市在技术上相对简单."他说,当时盈利稳定后,他和朋友成立了私募基金,运营资金一度接近500万元。
c屡败屡战,山重水复疑无路。
Espan不满足于股票利润。2011年,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开始投资黄金衍生品。“这绝对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年。在此之前,我从来不认为自己心里藏着一个‘魔鬼’。”他说。
据记者了解,他刚进入黄金衍生品市场时,股市的成功助长了他傲慢的脾气。虽然有人提醒他衍生品市场的杠杆和多空机制,但当时他觉得做空和做多有很大区别。于是,股票的资金管理被机械地转移到了黄金交易上。
“第一笔交易是半仓进场的。仅仅过了两个小时,就亏损到保证金不足,被系统强制平仓。”被市场迎头痛击的埃斯潘惊讶又愤怒,几乎不敢相信事实,但他也知道这是自己狂妄自大的结果。于是,他从黄金交易的基础知识开始,再次进入日夜不停的学习模式。
同时也希望小仓位操作,解决资金管理问题。“但是,每次单个行情空下单,它就涨,多单行情下单,它就跌。有时候,早上投资1万美元,晚上就亏了。有时候,逐渐加小仓,最终会彻底亏损。”埃潘想,既然不可能多做空,那就应该多频繁,总会有对的时候。
那时候他每天花将近十五六个小时交易。根据Espan的描述:“早上7点准时下单,一直盯着1分钟周期的k线波动。怕错过机会,中午不敢休息。下午开始欧洲交易时间,我又开始盯着k线看。匆匆吃完饭,晚上7点坐在屏幕前,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然而日内交易的结果是频繁亏损。两个月的时间,一万美金的账户逐渐被蚕食,但这一次的爆仓更慢,频繁的亏损让他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易操作开始变得情绪化。
交易受挫,健康每况愈下,家人开始抱怨,朋友开始冷落。辛卯这一年,埃斯潘的头上出现了白发。然而市场始终没有松口,他很快迎来了第三次爆发。这时候他才明白,第二次爆仓的原因主要是日内交易。为了不被止损击倒,他干脆不设止损。他说:“2011年9月21日,我下的很多订单很快就出现了小亏损,但因为之前一直是上涨趋势,我以为之后还会继续上涨,所以并不担心。中午,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回家一看,磁盘已经亏了六百多块钱。”
“我开始意识到危险,但又不甘心,幻想这只是暂时的下跌,之后肯定还会再涨。但市场并没有如期上涨,反而在美盘期间继续暴跌。”有一段时间,Espan盯着波动的k线图,从1分钟图调整到月图,再从月图调整到1分钟图,不断切换,反复寻找上涨的理由。然而,市场仍在下跌。“看一分钟图表太难受了。我再看小时图,因为小时图波动较慢,但还是挡不住下跌趋势。”他说,那天晚上他损失了将近1200美元,但他仍然拒绝放弃希望。
第二天,黄金继续下跌。“我完全蒙了。”他说,当时资金损失迅速达到3000多美元,他已经失去了理智。虽然市场的每一次下跌都像是在他心里扎了一刀,但他偏执地抱着市场会上涨的幻想。半夜他几次打开电脑看金价走势,感觉既痛苦又绝望,但还是无法放弃。第三天,黄金大幅高开。他的内心开始失控,极度无助。第四天,他连市场都没看。他渴望有各种神仙来“拉高”黄金市场。第五天,被系统强制平仓后,他的账户里只剩下100多块钱。
“这次反单,反行情,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爆发。第一次亏的时候会觉得有问题,很快就会赚回来。当你第二次亏损的时候,你会想什么时候能赚回来。持续亏损后,我开始不知所措,绝望和痛苦随之而来。”他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资金大幅缩水的情况下,自己无能为力,真的很无聊。他仔细计算。到2012年,在过去的两年里,他连续爆仓15次,损失13万美元。所以现在不管其他交易者怎么说,他也是这么觉得的。
这些年,就像Espan生命中一颗生锈的钉子,特别痛苦,特别苦涩。
反自省,忠实的妻子
2012年,埃斯潘突然感到全身瘫痪,不得不按照医生的建议住院调养。如果这个月他不做任何交易,他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是怎么亏的。“失去的第一个特征是面无表情和麻木;第二种是内心恐慌,虽然不耐烦,但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第三是整个人都僵了,不敢动,怕错过行情。”他回忆说,很多时候他甚至不敢上厕所。有一次,他因为上厕所错过了一波行情。冲动之下砸了家里的马桶,被家人投诉了好一阵子。
这时他开始明白,自己太急于在黄金衍生品市场复制股市的成功了。他没有耐心,早就忘记了能量最基本的规律——积累与释放的往复循环;市场波动没有方向;仅平衡交易;稳定的利润是自然的。
“实际上,市场价格波动是由双方合力造成的。交易者不应该站在双方的角度去选择,而应该研究双方的合力。这就像马太效应。突破的时候,谁强我们就加入谁,强的一方也是最容易赚钱的地方。”埃潘解释道。
“除此之外,交易的关键之一就是控制节奏,即有交易机会就做,没有机会就等,机会多就做。”艾攀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当交易情绪失控时,他心中的“魔鬼”就会出来扰乱交易节奏。明明知道要多下单,却不要多下单;当你知道止损的时候,你就停不下来了。不是交易方式或者交易系统的问题,而是内心的“魔鬼”扰乱了规则,交易会因为情绪波动而失控。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降服“魔鬼”。
“其实很多人早就想好了交易系统,包括什么时候进场,怎么进场,进场后怎么做,怎么离场,用什么样的仓位等等。如果你能按照‘标准动作’做交易,那么‘标准结果’就会呈现在你面前。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害怕浮盈浮亏,最终无法严格执行。”他总结道,由于自己对市场非常了解,交易规则清晰,执行严格,2012年10月,他开始在黄金衍生品交易中获利。2013年4月,金价下跌,他果断做了空单,这个行情的交易顺利完成。之前在黄金上损失的10多万美元也赚了回来。
e运筹帷幄,吹尽狂沙始于金。
利润稳定,Espan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2013年开始固定时间分析行情。当时因为黄金在亚洲交易时段的交易机会很少,盘面波动幅度也小,所以他每天都是在9点钟的时候把价格全部看完,然后把价格的分析记录在笔记本上。
之前做导师的时候,他也试过把自己的分析录成视频发到网上。他说:“一方面是自我监督;另一方面,我想对市场有更清晰的了解。”2013年5月13日,他录制的第一段视频被上传到网上。然后,在没有任何推广和宣传的情况下,这些视频为Espan“圈”出了第一波“铁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他的交易理念。同年10月,他还开辟了一个交易领域的“老本行”市场——讲课和分享。“其实这些经历来之不易,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他说,最开始,他做的是网上分享课,结合自己的交易经验,介绍自己的交易逻辑和交易系统。
进入2014年后,由于交易业务发展迅速,他卖掉了自己的培训机构,投身交易。“在此期间,资金增长迅速,但交易操作开始感到压力。”艾攀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这其实是交易者在成长阶段会遇到的必然情况,即短期内资金量与操作能力不匹配,尤其是心理方面。比如有人操作一个50万的账户很顺利的赚钱,但是操作一个100万的账户却不赚钱。这是因为“内”和“外”不匹配。
“营运资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易员的内心感受会有很大的不同。”艾盘讲述了自己的交易经历。一个人的经营能力和资金之间的平衡需要耐心一点一点的微调。他举例说,“比如营运资金从50万元调整到100万元,交易员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适应100万元的盈亏范围,才能理性冷静地处理交易中的各种情况。很多交易者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会突然遇到瓶颈,甚至出现大问题。就是这个原因。”
2014年,在盈利的基础上,他决定成立交易团队,同时开始探索进入国内期货市场。2015年,他成立了三家公司,交易团队的资金规模不断增加。因为我们在场外市场交易黄金衍生品时总结了交易方法,磨练了头脑,所以进入国内期货市场后并没有遇到大的挫折。
“我从100万元开始交易,习惯了一段时间后,操作越来越顺畅。整个2015年,交易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团队的流动资金开始过亿。”Espan表示,从那时起,他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专注于自己的交易,希望帮助交易员成长,加快团队建设,逐步扩大整体资本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