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索北京报道。
根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的行动安排,中央企业正以采购交易为切入点,着力提升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
近日,SASAC国资委召开推进会,对标国际一流采购交易管理系统。SASAC党委委员、副局长翁明杰透露,“2021年,中央企业采购总额超过13万亿元,各类企业数量达到200多万家。采购和交易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据了解,央企采购交易经过国际一流管理提升对标后,变得更加规范和透明。中央企业集中采购关键核心指标持续上升,集中采购率、公开采购率、网上采购率和电子招标率分别达到88%、90%、80%和80%。
加强供应链
据了解,采购交易管理系统包括供应商管理、风险管理、产业链强化等。
针对风险问题,中央企业认真实施专项整治,及时堵塞风险漏洞,优化完善采购管理制度。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SASAC获悉,自2021年起,央企200万元以上采购交易数据全部纳入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监控范围。SASAC已提醒央企近1700个风险问题。一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建科等多家企业主要负责人专门组织会议,部署实施专项整治。国家管网集团、鞍钢、华润集团、中国郝彤等13家企业着力加强供应商和履约管理,对违规供应商实施联合惩戒,对查实的项目终止合同,及时办理结算手续,对部分项目重新组织采购。翁明杰表示,在货源采购、合同供应、运营维护等关键环节,中央企业通过多点布局、网络拓展,不断提升响应速度,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疫情防控等引发的供应异常波动,产业链供应链应变能力不断增强。
如国家电网优化“平战结合、战时应急”的物资保障机制,积极应对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发挥应急物资体制、机制和资源配置作用,有效保障了应急电网抢修和防汛防疫物资需求。
针对核心原材料被国外巨头垄断和控制的不利局面,中国宝武从六个方面采取多项措施推进管理改革,以期在更大的市场博弈中掌握主动权。
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公众健康的疫苗生产关键进口原辅材料,国药集团采取锁定供应商、增加多家供应商供应等方式,利用长期合作优势和价格杠杆,争取最大采购份额,保证生产需求。
通过一系列管理改进,中央企业全面加强了供应商管理,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采购产品和服务质量,全年节约采购成本5400多亿元,实现了97%和98%的供应商动态评价率和质量控制覆盖率。2021年,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国华能、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节约超过200亿元,中国三峡集团、中国联通、中国大唐等企业节约超过10%。
全过程防范风险
对于特殊领域,建立一套采购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形成了‘集团级、子集团级集中采购互动,线下集中采购和线上集中采购互补;直接、组织、授权等多种集中采购模式并存的两级集中采购体系。"
他说,截至2021年底,集团级集采品种已超过50种,集中采购率达到90%以上。获取供应资源的能力、市场议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采购架构分为集团级供应商和子集团级供应商两个管理层级。规范总部集团公司级供应商的准入、遴选、评估等流程,建立合理的供应商淘汰机制和标准,全面实施供应商在线动态管理。
“在过去三年中,34家供应商被撤回,14家供应商被暂停资格,39家供应商被约谈。动态调整率连续三年超过10%。子集团参照总部的方式规范本单位的供应商管理。”前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士说。
军事后勤也是推进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
2020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后勤保障中心,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各军兵种提供平台化管理支持服务,实时监控运输过程,保障运输安全。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建立了全集团统一的采购统计报表系统。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设置了“采购资金支出月报、集团级集中采购月报、非集团级集中采购月报、公共采购月报、物资采购、消耗和库存季报、采购管理季报”六种表格,“全面准确掌握采购总体情况,实现对各下属集团采购信息的有效监管。”
此外,智能监控平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电网人士告诉记者,国家电网加强智能监管,创新在线智能监测预警平台,对评标合规等62个重点环节进行在线实时监管,实现问题自动预警和智能纠错。建设28个线下智能评标站点,可视化实时监控评标过程,确保合法合规。及时准确地向国资国企监管系统提交采购和合同数据,促进标准化。
杜绝腐败为了杜绝采购过程中腐败现象的滋生,SASAC还进行了深入治理。
翁明杰说,治理腐败正在深化。在实时在线监管和智能监管不断加强的基础上,串通投标、“萝卜投标”、“小马拉大车”等明显违法违规现象明显下降,利益输送、隐性腐败等问题正在不断得到解决。采购人、供应商、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等各级主体的诚信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SASAC在控制腐败方面绝不手软。从去年6月开始,在线监管系统发现的问题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每月近千个下降到400个左右。
中石油、中化等7家企业严格查处违法违规人员,通过批评教育、通报典型案例、扣减绩效等方式进行问责。中国化工专门召开了“企业吃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全系统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整改并严肃追责,查处问题22起,对130名领导干部和子公司管理人员进行问责。
翁明杰要求,针对复杂严峻的形势,要加快构建多中心多节点并行供应网络,打通多元化产品进口供应渠道,积极落实相关工作安排,加强战略核心物资储备,大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围绕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国内疫情蔓延等新情况新挑战,充分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特别是对电网、能源、医药、物流等领域的企业。要进行极端条件下的供应链压力测试,形成“供应保障”计划,做到未雨绸缪,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