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建议猴痘病例“高危险性密接者”隔离3周

  (观察者网 讯)随着各国加大对猴痘疫情等监测力度,已有15个国家出现了猴痘确诊病例。英国专家警告,英国下星期将面临猴痘病例“显著上升”的情况,建议猴痘病例的“高危险性密切接触者”隔离3周。此外,由于最近报告的猴痘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同性恋、双性恋中发现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表示,这种疾病可能会影响任何人,“恐同和种族主义”会阻碍发现病例。

世卫组织报道截图世卫组织报道截图

  5月21日,世卫组织(WHO)发布声明指出,截至当日当地时间下午1点,有12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向WHO报告了92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现有信息表明,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目前,正在对其他一些疑似病例进行调查(但未指明涉及的国家)并预测,全球猴痘病例可能进一步增加。

  据世卫组织介绍,猴痘流行国家有贝宁、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加纳(仅在动物中发现)、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刚果共和国、塞拉利昂、和南苏丹。自2021年12月15日到2022年5月1日,刚果民主共和国已报告猴痘确诊病例1238例,死亡57例。

  目前已报告猴痘感染者的非流行国家有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国、美国;其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报告的确诊病例已超过20例。此外,瑞士、以色列也报告了该国首例猴痘病例。据BBC 5月23日报道,奥地利也出现了猴痘确诊病例。那么,目前已有15个国家存在猴痘疫情。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汉斯·克鲁格(Hans Kluge)透露,除了英国的首例病例外,所有病例都没有前往猴痘流行地区的相关旅行史。他警告称:“随着我们进入夏季。。。。。。随着群众集会、节日和派对,我担心传播可能会加速”。

BBC报道截图BBC报道截图

  综合英国天空新闻(sky news)、英国国际广播(BBC)5月22日报道,随着欧洲和美国不断报告新的猴痘病例,有英国专家警告,英国下星期将面临猴痘病例“显著上升”的情况。截至5月20日,英国已有20人确诊。

  目前,虽然没有专门针对猴痘的疫苗,但西班牙等多个国家表示正在储备天花疫苗,因为这两种病毒非常相似,因此预防感染的效率约为 85%。

  值得注意的是,在检测到4例猴痘病例后,比利时卫生部门于当地时间19日发布声明,要求猴痘病例进行21天自我隔离。比利时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要求猴痘病例进行自我隔离的国家。

  而随着猴痘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应对措施应集中在“高危险性密切接触者”身上。5月20日,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发布的新指南除了建议猴痘患者要避免与免疫抑制人群、孕妇和12岁以下儿童接触外,还明确:猴痘病例的“高危险性密切接触者”应自我隔离21天。

  指南明确道,在未佩戴防护物资的情况下,具有破损皮肤或黏膜的个人和猴痘患者、患者的体液、可能已经遭到感染的物品(包括衣物或者床单)进行接触;在猴痘患者具有传染性期间,与其共同居住(长期或短期)的人;被污染的设备(利器穿透被污染的手套)弄伤等。其他一般性接触的人则不需要隔离。

  此外,指南还提到,与猴痘有“无保护直接接触或高风险环境接触”的人还应尽快接种(天花)疫苗。

  针对欧洲的猴痘疫情,英国卫生安全局的首席医疗顾问霍普金斯博士表示,“我们不知道这种感染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它是如何进入欧洲的。在我们英国的确诊案件中,没有任何明显的联系。”

  霍普金斯称,这种疾病在成人中的影响“相对较轻”通常在三周之内会自行好转,幼儿受影响的风险更大。

  不过,天空新闻指出,霍普金斯拒绝对有关患者正在接受重症监护的报道发表评论。

  霍普金斯介绍,感染猴痘后的早期症状如同病毒性感染,在后期,人们会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面部、手部和手臂,也可能影响到生殖器部位。

  “它开始是红斑,然后出现水泡型病变,有点像水痘。之后它们会结痂,而一旦结痂脱落,它们就不再具有传染性。”

  霍普金斯提醒,虽然普通人群面临的风险“目前仍然极低”,但人们“需要对此保持警惕”。

  东安格利亚大学诺维奇医学院的保罗·亨特教授告诉天空新闻,“实际上,我们过去曾在这个国家看到过一次爆发,我认为大约是2018年的时候,有一个与旅行有关的病例引起了猴痘小规模爆发,还感染了医疗工作者”。

  “几年来,猴痘病毒一直在全球各地感染人,西方的爆发通常与动物接触有关。”这位教授补充道,“但这确实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在非洲以外的多个国家爆发如此大规模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联合国网站报道截图 联合国网站报道截图

  此外,由于最近报告的猴痘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中发现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周日(5月22日)在其官网发文,谴责网上一些不恰当的报道对非洲人和 LGBTI(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和双性人的首字母缩写词)群体的描绘“强化了恐同和种族主义的刻板印象”。

  “污名和指责会破坏信任和在此类疫情期间有效应对的能力。”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副执行主任马修·卡瓦纳 (Matthew Kavanagh) 说:“经验表明,污名化言论会引发恐惧循环,使人们远离卫生服务,阻碍发现病例的努力。”马修·卡瓦纳强调,该机构感谢 LGBTI 群体带头提高对猴痘的认识,并重申这种疾病可能会影响任何人。

  世卫组织鼓励人们从可靠来源(如国家卫生当局)随时了解当地社区爆发的程度、症状和预防措施。

NTI报告截图 NTI报告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多家外国媒体发现,总部位于美国的非营利性组织核威胁倡议协会(NTI)曾与慕尼黑安全会议(MSC)于2021年3月共同进行过一次(猴痘)流行病的桌面推演,并于2021年11日发布了关于推演的报告。这起2021年的疫情推演有争议是,推演的流行病爆发起源于“2022年5月15日”的恐怖袭击,又非常凑巧地将“罕见的”猴痘(Monkeypox)作为推演的病原体。

  推演场景描述了一场涉及全球的致命大流行病,恐怖分子使用了实验室中的一种病原体进行了恐怖袭击,病毒在一个虚构的国家“Brinia”爆发,并在 18 个月内在全球蔓延。最终导致全球32亿人感染,2.71亿死亡。

  不过,报告在最后的总结称,推演的目的是加强全球协作抗疫,“通过此次推演讨论产生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见解和关键发现。最重要的是,演习参与者一致认为,尽管全球对新冠疫情的反应有所改善,但全球在生物安全和大流行病的准备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不足之处。”

  NTI称,希望以此探索改进的机会,并敦促各国领导人建立更强大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应对能力。

  [什么是猴痘?]

  据世卫组织公开资料,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的病毒),病人症状与过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观察到的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猴痘有两种毒株,刚果毒株致死率达10%,而西非毒株致死率约为1%,欧美感染的为西非毒株。

  猴痘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偏远地区。病例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粘膜损伤而获得感染。二次传播或人际间传播因密切接触了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感染者的皮肤损伤或最近被病人体液或病变材料污染的物品而造成。传播主要通过通常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活动病例的家庭成员面临较大的感染风险。

  但是,世卫组织指出,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猴痘可以通过人际间传播在人群中持续存在下去。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至16天,但可为5至21天。症状包括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背痛、肌痛(肌肉疼痛)、重度疲乏无力(精神不振),以及不同阶段的皮疹,经常从面部开始,然后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目前尚无针对猴痘的特效药物或疫苗,接种天花疫苗可防止猴痘,有效率为85%,但天花疫苗在全球消灭天花后已不再供一般公众使用。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