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胡博峰 卞子正】乌尔都语是巴基斯坦的国语,也是印度官方认可的24种通用语言之一。据悉,全世界范围内约有1亿人说乌尔都语,印度境内的乌尔都语使用者占了约一半(2011年数据,印度每10年进行一次普查,2021年因疫情一直未进行普查),其中绝大多数是穆斯林。
英国广播公司(BBC)16日报道称,在印度右翼看来,乌尔都语是一种“外国进口商品”,是所谓伊斯兰入侵者强迫引入的产物。近年来,他们对乌尔都语的“迫害”愈演愈烈。今年4月,印度一名极右翼新闻记者闯入当地一家快餐连锁店,质问工作人员“食品包装袋上为何会出现乌尔都语”。事后证明是该名记者自摆乌龙,将阿拉伯语认成了乌尔都语。去年,印度执政党人民党领导层还曾带头抵制该国一家知名服装品牌,原因是后者在庆祝印度教传统节日的广告中使用了乌尔都语。最终,该品牌被迫撤下广告。此外,部分地方邦议会禁止议员用乌尔都语宣誓,公开场合的涂鸦壁画也不可以出现乌尔都语,甚至连教科书中的乌尔都语单词也被删除。
BBC批评印度社会对乌尔都语采取的“步步紧逼”姿态,并援引卡塔尔大学社会语言学教授瑞兹万·艾哈麦德的话称,“这是对与穆斯林相关符号的一种攻击。”历史学家奥黛丽·特鲁施克认为,印度(教)试图将穆斯林从其历史中剔除,“这种做法可能符合当前执政者的利益,却是对其他人残酷无情的清扫。”
目前在印度,说印地语的人越来越多。从1991年到2011年,印度全境的印地语母语者占比从39.29%升至43.63%。印度《前线》杂志分析认为,这“得益”于中央政府在教育和行政领域的持续支持,也与“印地语中心地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中央邦等地)人口稳步增长有关。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还在今年早些时候公开表态,建议将印地语推广为全国性通用语,引发其他语种母语者的强烈抗议。
印地语与乌尔都语“本是同根生”:乌尔都语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莫卧儿王朝,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结合当地语言形成的一种语言,曾是宫廷使用的“贵族语言”;印地语则是19世纪末才从印度北方邦附近渐渐兴起,“二者从相同的(语法)基础上汲取灵感,但又有所不同”。印度问题专家钱峰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印度教右翼一直把巴基斯坦视为眼中钉,认为其不应存在。在该群体眼中,留在印度的穆斯林都是心向巴基斯坦的可疑“叛徒”。印度右翼歧视并压迫乌尔都语及伊斯兰文化,甚至在宗教矛盾中对后者进行过屠杀。这些年随着“印度教至上”主义盛行,加上总理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力量崛起,印度教右翼势力愈发公开大胆,也前所未有地增大了对穆斯林的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