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新闻4月18日讯——凌晨1点半,夜晚静谧的校园里,远教楼一楼培训教室的灯还亮着,一位女老师正在整理厚厚的教材。她当时正在为湖南省高职院校卓越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现场考察做准备。
“范老师,已经十点多了。不回宿舍,就关了。”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潘宇提醒范琳琳先生。在圆满完成为期两天的考察工作后,范琳琳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指导学生们的比赛中。
近年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涌现出一大批像范琳琳这样的青年教师。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有所成就、敢于担当,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熠熠生辉。从这位普通教师的成长中,我们看到了学校为青年教师赋能,帮助他们成长,为学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学校启动“高校青年教师专项工作”、“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深化教师评价机制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支持计划以来,立足教学实践,科研活动与教学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建设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青年教师教学研究的产出,一大批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科研的生力军。同时,为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学校扎实推进导师制,积极发挥名师、教授、教研室主任的教学优势和丰富经验,组织开展新老教师结对指导活动,对教师进行全方位指导,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经管学院有这样一群优秀的老师。近年来,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在竞争中发展。去年,他们获得了2项国家奖和8项部门奖。在去年的“楚艺杯”湖南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中,青年教师范琳琳与团队一起,面对挑战,无所畏惧。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努力下,比赛最终获得了二等奖。
理论联系实际是指导学生成长的关键。为了保持教育初心,承担育人使命,学校青年教师始终坚持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不断完善的技能培训。为了让青年教师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以赛促教,开展了公开课展示、磨课赛、教案评优等技能竞赛。各种形式的培训,为青年教师铺就了平台,抬高了舞台。让他们快速成长,积累教学经验,培养一批年轻的讲师。为了擦亮课堂,经管学院教师范琳琳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公开课竞赛,以竞赛倒逼教改实践,花费大量精力设计教案,开展小组讨论,创新教学模式,邀请专家点评指导,在竞赛中获得二等奖。范琳琳老师不仅教学优秀,而且在科研方面也很出色。2021年主持成立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和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1项,发表教研改革论文7篇。
这是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青年教师日常工作生活的写照。在这里,青年教师以“四好教师”为标准,用终身学习和教育的理念激励自己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