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可心教育
高学历、清醒、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是这一代90后、90后年轻人的标签。虽然在阳光下长大,但他们并不缺乏斗志,愿意为生活和理想付出时间和精力。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结束,大部分考生都收到了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做准备。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复杂的人际交往和勾心斗角是少不了的。但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学好专业知识,以便将来找到一份有专业技能的好工作。
但是有些专业即使你努力学习也找不到未来的好工作,说明这个专业不符合就业市场的大环境,属于冷门专业。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家长和考生在申请专业时都极其谨慎,选择有前景、有发展的热门专业。
说到“热门专业”,现在最热门的专业类型,无非就是与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统计相关的专业。
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工作是有前途和发展的。毕业后我会成为一名程序员,月薪10000+,比其他专业的其他岗位好多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程序员的一切都是积极的发展,事实也确实如此。但唯一不好的一点,也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就是工作时间太长,“996工作制”对年轻人来说太多了。
“996”一个90后工作者还不够可悲吗?并提出了“715”不停车系统。
所谓“996”,就是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的工作时间,一周六天。
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每周白天休息时间应该在40小时左右,而“996工作制”每周白天休息时间只有12小时左右,远远达不到标准。
“996”让年轻人的身体难以承受,很多伤心的事都发生在工作中“猝死”。一个98年的年轻人,他短暂的人生最后留下的不是情感,也不是生活的痕迹,而是公司内部账号上的一个签名。多么悲伤。
90后大多承担996工作制,尤其是高材生,毕业于某名校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它的外表看似光鲜亮丽,其中的苦与累只有自己知道。
“996”已经很难过了。西贝餐饮CEO贾提出了“715不休息”。有一次记者问贾对996怎么看,他不屑地说:“我们企业都用715”。
“715”公众的观点
什么是“715”?意味着每周工作7天,每天15小时,相当于每周午休,全年无休。
针对贾的“7·15”建议,各大企业都有类似的看法。马云曾经说过,“年轻人需要9-96。”刘说:“我们从不强迫员工加班,但我每周工作8小时,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可以工作8小时,周日也要工作8小时。”
普通工人对715也有类似的看法,大部分是反对的。贾提出715制度后,激起了网民的愤怒,被激怒了。
网友们纷纷表示:“工作中猝死的还不够多吗?96还不够难过吗?还提出715制度,渴望员工为工作付出生命!”
在反对派中,有零星的支持声音。
“2020年,西贝餐饮将向员工发放7500万元年终奖。企业会给员工足够的钱补贴,715也不为过。”
“年轻人应该奋斗,但是努力应该和收入成正比。在715工作制下,一个月收入过万还是可以接受的。”
的确,90后、00后这一代人是在父母的保护下长大的。他们认为自己很虚弱,不能照顾自己。然而,温暖阳光下的树苗更容易长成参天大树。他们能撑起一片天,愿意为了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去努力。从名牌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如何规划职业方向?
首先,不建议选择非学术机构的大热门大冷门专业。大冷门不用说没有专业市场,大冷门就是人才饱和。非名校很难脱颖而出,所以准大二学生和专科生不要选择计算机相关的专业。
其次,在学校一定要学好专业技能。据了解,计算机科学是一个热门专业,90%以上的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人才饱和是必然事件。只有把专业技能练到“精”,才能脱颖而出。
最后,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一定要选择名企。像阿里巴巴、JD.COM、华为这样的大型代表性企业,可以成为你一生中最有用的工作经验。即使你不能从这么大的企业走下去,也有助于你以后创业或者继续找工作。
总的来说,现在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相关的专业比较热门。但是,以后成为程序员就要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但是,作为一个年轻人,在奋斗的年纪拼命,才是最正确的人生态度。
话题讨论:
如何看待「996」之后出现「715」?觉得合理吗?欢迎分享留言。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科信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