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最大的忌讳就是趋利避害。不要急着报考热门专业。高考志愿最大的作用就是人才分流。如何在这场人才分流中摸清考生未来的人生走向,实现分数效益最大化?随着高考日益卷起,复读生逐年增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考生的每一分都是十二年的努力换来的。不要因为一时头脑发热而盲目选择。热门专业必然伴随着高分。
2018年指导的一个考生,当年没有考高分,但是这个学生是一个理科男,比较稳重,实践思维比较活跃。经过与家长和考生反复沟通,建议该生报考合肥工业大学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专业。
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的行业也叫“芯片”。这是一个被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的“卡脖子”行业。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还得空支持。其未来发展前景不可估量。还没有发生过美国封杀华为的事件。虽然芯片相关产业是我们国家的卡脖子产业,但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形势紧迫。是真正的潜力股,可以说是比计算机、医学更“有前途”的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绿色产业中最热门的电子信息技术之一,是最热门、科技含量最高的专业!
但当时因为大家的目光都盯在人工智能、计算机、大数据这类热门专业上,所以大部分没报考的分数都是压线录取。最后该生顺利被理工大学录取,去年该生顺利上了中国科学院大学。
去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名单。很多高校都建了集成电路学院,这已经说明国家在这个“卡脖子”专业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调整。近年来,迫切需要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来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
集成电路俗称“芯片”,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水利、电力等公共设施和军事装备中。它们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确保国家安全的主导产业。中国作为集成电路制造和消费大国,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中一直占据较大份额。
集成电路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部分,在我国发展迅速,但自给率相对较低。在很多环节,本土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几乎为零。集成电路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单一进口商品。随着中国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的发展,国产替代更是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的“中兴事件”、“华为事件”都是为了这个核心技术“卡壳”。因此,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IC芯片设计、集成和制造水平,才能摆脱对国外芯片的依赖。
集成电路专业涵盖微电子、制造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电脑、家电、电脑上。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电子系统集成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他们还接受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应用的基础培训,最终成为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的工程师。
由于该专业需要大量高投入的高等教育人才,从2003年开设到2010年,共批准26所高校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开展相关人才培养。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培养模式在2010年后基本停止。直到“中兴事件”和“华为事件”的出现,才成为中国必须尽快解决的关键技术,已经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和国防。为大力发展该专业,去年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下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的通知》,决定设置“
这门专业课涉及大量的电路、计算机、物理、数学知识,难度较大。数学物理成绩好,对计算机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的考生适合报考。
随着关注度的提高,该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作为高考家长,一定要提前布局,了解国家和社会动向,挖掘潜力股报考,而不是跟风。当大家都关注什么的时候,竞争压力就来了,大量热门专业院校的开设,大大增加了招生,这就为下面的就业埋下了隐患。
从今年的高考可以看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受所谓四大天坑的影响,分数持续下降。但材料类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关系到从民生制造到航天工程、国防军工的方方面面。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RD水平和工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高分子与工程专业正朝着高性能、高功能、智能化、低污染、低成本方向发展,并逐步渗透到航空航天空、现代通信、新能源、电子工程、生物工程、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各种高新技术领域,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分子与工程专业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航空空航天汽车等复合材料领域。可以进入汽车企业、航空航天空航天系统、复合材料研发单位。当然,这些专业都是研究型的工科专业,必须不断提高个人学习质量才有好的前景。而且未来比今年大热的计算机专业更有前途。
01
中国的大学开设该专业有以下几所特色鲜明的大学:01理论方面——北大、浙大、吉大、复旦;01实际应用——华南理工大学;01复合材料-西工大;01橡胶-青岛科技大学;01功能高分子——南开;01聚合物加工机械——北方化学工业;01新材料与技术-北京科技大学;课程方面,以化学系列课程为主;生物、环境、仪器等相关学科的选修知识;核心课程包括加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与加工、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突出高分子制备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专业方向的独立选修课。具体课程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流变学、高分子成型技术、高分子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
国家特色高校有:北京服装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吉林大学、江南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苏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等。
01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服装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服装材料与工程,属于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该学院创建于1959年,是全国建院最早、师资力量最强的二级学院之一。高分子与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院拥有并联合创办了北京服装材料研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服装学院服装安全研究与测试中心、服装材料与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本科生近907人,研究生150人。01
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与工程专业是国家一级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专业。2016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针对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分子材料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工程意识和职业道德,掌握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基础、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组织管理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能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改性、成型、功能化、表征、评价和应用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新材料研发、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01
江南大学/江南大学江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胶体等功能高分子材料、绿色与先进涂料、高分子加工、制备与应用等。每年平均有40%以上的专业毕业生继续深造,如中科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大阪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9.6%,就职于巴斯夫、道康宁、立邦、杜邦、拜耳等企业,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可从事石油化工、日化、纺织、建材、医药、航空空、环保、电子、家电、环卫、汽车、包装等领域企事业单位或相关部门的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贸易与销售等工作。,以及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教学,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和质量监督等。
申请这个专业,一定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首先,选择学校。由于本专业不同大学的研究方向差异很大,就业去向也不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一般分为塑料、橡胶、纤维、涂层等。,应用广泛,与日常生活关系极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毕业后一般会从事材料研究、加工和销售工作。男女都可以从广泛的行业中选择,但一般优先选择男生。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好找,就业率几乎是100%。当然,化工工人第一次工作不会拿到IT行业那么高的工资,但是经验多了,工资就不成问题了。恰恰相反。等他们老了,就没人要了。
我们从事的行业都不一样。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方向是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粘合剂和涂料以及复合材料等交叉领域。
其实类似的专业很多,只是每年的情况不一样。志愿服务是一个需要深耕的行业,要不断学习。内容涉及面广,包括高考知识、高考政策、国家政策、经济、历史、社会动态、科技动态等。所以,设计一个好的志愿者程序竞赛,细节、知识储备、视野开阔、哲学思考,真的很有必要。
志愿填报是寻找个人优势和潜力与未来职业前景相匹配的过程,是帮助考生准确制定职业路线图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选择专业和大学。那样的话,这个社会就没有职业规划师和高考规划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