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人才引进

核心提示1.学校有多少学院和专业?学校本预科共有21个学院招生。今年本科招生专业共82个,另外还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2.学校本科教学平台基础如何?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现有民族美术和民族药学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

1.学校有几个学院和专业?

有21所学院招收这一预备课程的学生。今年本科招生专业82个,少数民族预科班也有招生。

2.学校本科教学平台的基础是什么?

学校拥有1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目前拥有民族艺术、民族药学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民族文化图像通信、计算机2个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等7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等2个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完备的工程训练中心、光谷美术馆、光谷音乐厅。2012年,学校被批准为国家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2016年,学校顺利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本科教育教学得到教育部专家的高度评价。2017年,学校被授予“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示范大学”,人才培养成果入选全国“五年努力”大型成果展。

3.学校的优势专业有哪些?

学校拥有应用化学、民族学、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等5个国家级专业,应用化学、民族学、旅游管理、生物技术、经济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医学工程等7个品牌专业。2019年、2020年,学校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药学、会计学、行政管理、环境设计等14个专业获批国家一级专业建设点。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英语、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药物制剂、药物分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音乐学、舞蹈表演等20个专业获批省级一级专业建设点。

4.学校人才培养有什么特点?

大学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秉承“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确立了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落实了德育的根本任务,建立了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期间,符合相应条件的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成长规划选择其他辅修专业,达到辅修专业相关要求,毕业时可同时获得辅修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第二学位,达到所学专业的相关要求,同时获得第二学士学位。学校制定了转专业、大类分流制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开设各种实验班,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学校注重校际交流和国内外联合培养,每年选派100名学生到重庆大学学习,70名学生到武汉大学学习。为进一步提高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学生实践,1000万元支持国内高水平大学交流学习,1000万元支持国际高水平大学交流学习。

5.学校有没有培养创新人才的专业?

学校软件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是国务院批准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美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培养应用型高级软件工程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高层次国际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是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

该中心项目旨在培养“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外语+专业”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学校开设了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商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班、荆楚优秀法律人才实验班、优秀注册会计师文科人才实验班、智能医疗工程优秀工程师实验班、旅游管理国际实验班、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西部优秀法律人才实验班、西部优秀行政管理人才实验班等实验班。法学、会计学、新闻学、应用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育学、经济学等8个专业获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生物技术、药学、网络工程、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生物医学工程、通信工程、药物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环境工程等10个专业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6.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怎么样?

各专业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层次性、递进性特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衔接、相促进,积极与行业企业对接,构建面向全体学生、与社会需求和生产实践相融合、贯穿育人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独立的实践教学周。到2020年,学校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践实训基地328个;69个校企合作项目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教育项目批准;被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教育厅认定为湖北省第一批、第二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批准湖北荆楚优秀协同育人项目8个。在深化产教融合中,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协同育人模式。

7.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怎么样?

推进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加强思政课和精品课程建设,推进网络课程建设、使用和管理,全面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引导教师投身教学改革,投身教书育人,不断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拥有国家一流本科9门,省一流本科27门,校级网络课程120余门,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优质网络课程体系。

8.今年学校的招生专业有什么变化?

学校82个普通本科专业中,69个专业按22个大类招生,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为首次招生专业,电子信息专业为首次招生专业。学校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全面实行大培养、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体系。按大类录取的考生,将在基础课和专业课同一个平台上培养。经过2-4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在大类包含的专业中选择具体的专业。

9.学校有没有免学费的专业?

学校民族学是教育部评估的A类学科,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生免学费,享受专业奖学金,专业招生按社会学进行。社会学专业分流到民族学专业的,学校退还第一年收取的学费。

10.学校对学生转专业有什么样的具体政策?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完成学业,更好地就业,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组织一次专业调剂,在校就读的普通全日制本科新生可申请专业调剂。除一些特殊规定外,具体为:艺术体育专业不能转其他普通专业;招下一批专业不能转到上一批专业;招录时可以享受加分等照顾批次和专业,不能转到不享受同等政策的批次和专业。详见《中南民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此外,学校还提供辅修、第二学士学位等学习方式,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