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大学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制定地方本科大学转型发展的指导性规划,引导一批本科大学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在这种情况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计算机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趋势。
1.与传统专业相比,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发展中的学科,它有两个主要优势:
因为计算机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技术更新快,对社会影响大,所以计算机专业容易与企业沟通,容易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在读硕士或博士时一般都接受过项目培训,工程能力很强。所以计算机专业很容易培养出适合应用技术类大学的“双师型”教师。
基于这两个优势,地方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比传统专业更容易向应用技术转型。因此,如何制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如何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向应用技术转型的一个关键。
2.以应用技术转型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考察了以往计算机专业就业难的原因。主要原因不是学生数量多或者质量差,而是他们拥有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性表现为:在地方本科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不明确;在教学上,缺乏特色知识讲解和深入实践教学;学生学习时,缺乏相应的技术平台进行实践锻炼。针对以上问题,制定目标明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学生应用技术的实践平台,以“订单培养”的形式与学校、企业合作,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强化学科竞赛教学模式,增加基于项目训练的实践活动,无疑是对此解决方案的有益补充。基于该模式的转化改革方案,解决了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使其符合行业要求,缓解了毕业生与企业的不适应。微观上,通过项目案例指导,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隐性地为企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相关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1改革目标
鉴于上述改革计划,制定了以下改革目标:
1.构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的“蓝桥计划”为指导,结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定位,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发展为重点,构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以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为目标,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
3.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让更多的企业和公司参与大学教育。
4.搭建计算机应用的实践平台,比如让学生参加企业技术竞赛,或者把学生的作品传播到现实世界。
2.2改革内容以“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开发”教学模式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内在逻辑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科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质量标准。由此,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用“资格证”推动教学的深化和发展,同时深化校企联盟,让更多的企业和公司参与到大学教育中来,逐步构建有特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2.3改革方法1。设置“多向结合”的核心课程体系设计。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广泛的社会调查,确定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围绕职业核心课程设置了课程体系。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多方向”:大二上学期前,提前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语言课程、公共技能课程的培训;大二下学期后,按照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强调的技能有:数据库方向、软件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统开发方向、网站建设方向、多媒体技术方向等。多向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和就业选择,为学生搭建了一些特定的职业模拟技能平台。在地方高校,重点培养方向有:Java应用技术、多媒体应用、嵌入式应用、网络工程,能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结合”:以具体技能为目标,比如18小时、32小时授课,分解技能,做实验讲座,便于学生接受,留下合理的项目作业,灵活组合各种技能的小作业,使学生完成若干综合性大项目,从而锻炼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不仅有一定的知识面,而且有一定的特长。通过课程内容的改革,学生可以完成多项综合项目,锻炼综合动手能力。2.形成校企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同时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课程教学计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课;第二部分是专业定向有限的选修课。这部分课程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面向所有专业方向开设,紧密围绕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为第三阶段的岗位课程和项目课程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岗位课程,也叫企业合作课程,是校企合作企业在专业课程基础上的替代课程。企业或公司人员负责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技术课程强化和软件项目开发的综合培训。通过校企之间的窗口功能,地方高校可以与众多企业进行广泛交流,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发挥积极作用。3.以职业认证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实施“双认证”培养模式,将辅导培训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培养计划。目前,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尤其是计算机行业的相关认证。鼓励本科生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积极准备网络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资格考试。个别科目,学生取得国家认可的与本课程相关的证书,可以免修本课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他们拿到证书后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