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清华大学的材料工程专业和电子科技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放在你面前,你会怎么选择?
一个是顶尖名校的冷门专业,一个是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专业和大学的博弈在这一刻完全显露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还是有很多人会放弃专业上的顾虑,毅然选择清华。
但有些人还是选择反其道而行之。
近日,官网北京市教委公示了北京市学生跨省转学情况,共有13名学生的申请获得通过。这些学生都是北京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但由于身体和气候不适应,向学校申请了跨省转学。
其中,一名申请从清华大学转到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从来都只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位同学却来了个“逆向操作”,从顶尖名校转到了普通大学。
有点混乱。
这件事也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人指出,该同学是成都石室中学的学生,高二时通过信息竞赛无条件考入清华大学。但由于最终成绩难以与其他同学匹敌,以及大规模招生的原因,最终他被转到了材料专业。
本来是信息竞赛出身,但被清华转到了材料专业。想必这位同学一开始一定很无奈,但经过仔细权衡,最终选择放弃清华这个名校招牌,选择了电子科大。
01“反向转移”,这主意不错。
对于这位同学的选择,网友的看法也是两极分化。
有人认为这位同学的做法很明智。生化环境材料一直是人们口中的“天坑专业”,就业前景惨淡。尽早离开“天坑”,转为热门专业,才是正道。
同样,也有人觉得配不上他的选择,认为这位同学选择从清华转学,其实是“上下策”,他忽略了学校水平对未来就业和升学的重要性。要知道这可不是一所普通的大学,而是清华大学,有了这样的校名,具体是什么专业就没那么重要了。
在笔者看来,这位同学的选择当然是冒了很大风险的,最后的结果会如何还是个未知数,但就他个人而言,也不是完全不值得。
这位同学选择转学有两个原因:一是未来发展,二是个人兴趣。
从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看,正如大部分人提到的,材料专业的发展前景很多时候不如软件工程。即使是清北毕业的学生,为了就业,最后也可能要“卷铺盖走人”。
相比之下,软件工程的就业前景会好很多。毕竟是热门专业,更何况是电子科技大学。虽然比不上清华,但至少985大学在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方面也很强,走在全国前列,录取分数也不低。想必毕业后的发展也很不错。
从这方面来说,选择电子科大的软件工程无可厚非。但也有人指出,如果单纯想转专业,根本不需要转专业,在校内申请转专业就可以了。
话虽这么说,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普通高校转专业都不容易,别说清华了,而且还是计算机专业。很难想象成功转专业的难度。可能这位同学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选择直接放弃的吧。
况且这位同学当初就是通过信息竞赛被保送进清华的。他原以为他会继续学习计算机,但他被转到了材料科学。
面对这样一个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也不热爱的专业,想要全身心投入学习是非常困难的。与其煎熬四年去学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不如直接放弃,选择一个自己热爱并擅长的专业,最终会有所收获。
乍一看他放弃了清华,但实际上继续读材料科学可能是对自己十几年积累的放弃。
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放弃清华大学材料科学,选择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是不值得的。另外这位同学是四川人,所以估计是因为离家近才选择了电子科技大学,这样对他以后的发展更方便。
200名校光环下,专业真的不重要吗?
这件事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专业和学校之间的斗争。在清北这样的名校,学什么专业真的很重要吗?
中国人向来注重名气,尤其是到了大学,清华的金字招牌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只要你有名校的地位,你的专业其实并不重要。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这位同学显然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使是清北这样的名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热门专业发展机会多,潜力大。但是冷门专业和天坑专业就有些让人失望了,至少在就业市场上是这样。市场提供的优质岗位数量有限,导致大多数人缺乏发展平台。近年来,名牌大学毕业生扎堆进体制内的现象更加突出。
03结论
我相信很多人毕业找工作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当初选错了专业,导致后来一步一步走错。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业的“抗打”也是相当重要的。
如何看待这位同学在清华放弃材料科学,选择转行做电气软工?欢迎在下方留言区评论!
我在写生,重点分享硬核教育知识,阅读热点教育资讯,更多精彩,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