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学生向往的“象牙塔”。在大学里,学生可以自由发展,但很多大学生踏出校门,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大学期间,他们收获了什么?
毕业证是有了,但是工作还没定下来,尤其是很多文科生,招聘的时候财务岗比较多,还有一些管理培训生的岗位,要求也很高。他们的学历自然不能和研究生比。找工作没办法。一些教授建议本科毕业生去工厂实习。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但其实这种说法已经被吐槽了。大部分本科生都觉得没有达到在工厂工作的水平。如果他们选择在工厂工作,不妨一开始就去读大专或技校。
本科生拧进工厂,为了稳定隐瞒学历,学历也是进工厂的敲门砖?
大学生活的优越感和自由感和毕业后的真实情况是有差距的。大学毕业生感到一种落差感,于是开始另辟蹊径。一些当初高喊绝不进厂的同学也向现实低头。
吕霄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计算机专业,互联网行业不好做。他找工作也碰壁了,他煞费苦心的找地方吃饭,找地方遮风挡雨。
最后他发现,他唯一能接受的,就是在能满足吃住要求的情况下,去工厂打工。不过他曾经听人说过,本科生需要隐瞒学历才能稳定,否则不容易就业。
因此,吕霄隐瞒了他的本科学历,并成功申请了高中文凭。工作后,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本科生在工厂的地位很尴尬。他们有学历,但和普通工人相比,效率不高,和研究生相比,晋升无望。
所以有人有个疑问:学历也是进工厂的敲门砖吗?从吕霄的经历来看,确实很有必要,因为他只是把这个阶段作为一个过渡,并没有想好自己要在工厂里做什么,也不需要升职。
在流水线上工作,老板要的是效率,不是学历。所以本科生带来的不安感会让老板觉得不稳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员工不会得到老板的祝福。此外,通过这次进厂的机会,吕霄发现了许多他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有哪些东西是本科生进厂后才知道的?
至于本科生进厂要隐瞒学历,很多人都看到了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尴尬。在我看来,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因为在工厂里,本科生确实是一个尴尬的存在,还有一些事情只有进去了才能体会到。
工厂不愿意招本科生,拿不到学历只能卡在中间。有些本科生进厂只是为了过渡,不想成为普通工人,但是更高的管理层次被研究生占据,不能脚踏实地工作,目标过高是被拒绝的原因。
文科生在工厂很尴尬,作为流水线工人,毕业生会觉得学历浪费。而那些和技术相关的岗位离自己的专业又很远,只能拓展财务和质检。
理科生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学的专业和工厂的工作相关,所以上手比较快。经过短期培训,他们成为技术员,然后是工程师,发展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而那些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起点更高,晋升相对更快。
文科生进工厂,工作选择少。他们怎么能选择自己的路呢?
文科生和理科生在技术上没有可比性。毕竟大学的专业都在那里,文科生都是学管理的。但是工厂需要员工,管理岗位比较少。文科生要发展还是要提高学历和能力。
另外,文科生可以看看机会。如果他们能转型,就应该马上决定。工厂里也会有很多培训机会。毕业生感兴趣,没必要一直盯着财务岗。做技术员也不错。
文科生经常去找有经验的学长学习。进入工厂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地位降低。很可能他们的收入比其他同学高,也不一定是机器人那样的流水线岗位。轮岗实习结束后,可以选择文职岗位和管理岗位。
作者寄语:无论大专还是本科毕业,面对求职之路,都要看好自己的目标。进厂不代表你不光鲜亮丽,精力充沛,愿意好好学习。也许每个学生的发展都会不一样。本科生也要用自己的努力让厂里的老板改变对本科生的刻板印象。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本科毕业后进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