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架构的分层
为了降低网络设计的复杂性,大多数网络都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法。所谓分层设计法,就是将网络的整体功能按照信息流流程划分为功能层。不同机器上相同的功能层之间采用相同的协议,同一机器上相邻的功能层通过接口传递信息。例如,计算机网络根据功能分为几个不同的功能层。分层具有以下优点:
易于理解、交流、实现、标准化、模块化、维护、调试和替换。既然是纵向层次,就要分上下层次。它是按照数据流的有序流动产生的。构成不同计算机的对等层的实体称为对等进程。对等进程不一定是相同的程序,但是它们的功能必须相同,并且应该采用相同的协议。
2.接口、协议和服务
接口:同一台计算机不同功能层之间的通信规则。
协议:通信双方功能相同的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规则,即计算机网络中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规则。例如,关于第n层的通信规则集是第n层的协议。包括协议语法、语义和时序。
【注意】协议是不同机器相同层之间的通信协议,接口是同一机器相邻层之间的通信协议。
服务:指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函数调用,每一层只能调用相邻下层的服务。主要分为三种:面向连接的服务、面向响应的服务和可靠的服务,具体如下:
面向连接的服务:通信双方首先建立连接,传输数据,然后释放连接,以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如电话、传真等
无连接服务:通信双方事先不建立连接,需要发送数据时直接发送。所以很难保证通信是否正常。例如发送电子邮件。
应答服务: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回复发送方,如文件传输服务。
无响应服务:接收方收到数据后不自动回复。例如WWW服务等。
可靠服务:指具有错误检测、错误纠正、响应等功能的通信。,以确保正确可靠地发送和接收数据。
服务不可靠:无法保证传输的数据正确可靠地发送和接收,只能尽可能准确可靠地提供。
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术语参考图(PCI:协议控制信息;SDU:服务数据股;协议数据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