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搬运机器人,机器视觉检测,数字孪生系统...在福建大地上,随处可见数字技术对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模式和产业形态的“再造”。8月18日,福建省政协以“提升福建制造数字化水平,加快建设制造强省”为题召开常委会议。200多位CPPCC委员、知名院士专家、企业界代表、省直部门负责人,通过“现场+视频”咨询的方式,齐聚“云端”,共谋全省“制造业强省”。
早在2000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就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决策。近年来,福建先后出台了“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行动计划、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全省超7万家企业实现“上云”,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5.3%。
今年以来,福建CPPCC董事长崔多次主持会议,研究部署和指导相关工作。省CPPCC调研组深入全省各地,坚持解剖麻雀,召开说明会、座谈会30余次,收回调查问卷330余份,提交调研报告、咨询材料、案例选编150余份。据CPPCC副主席洪捷序介绍,半年扎实务实的调研,为协商议政、寻根溯源、凝聚共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强省建设,先走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在视频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率先建议,福建要全面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开展数字化工厂建设、电气福建推进、数字化转型示范、智能制造创新体系和人才体系建设四大行动。
“福建中小制造企业数量多,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也是必须突破的关键点。”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认为,推进福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必须从解决中小企业的这些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数据安全监管体系,让中小企业更安心推进数字化转型。
目前,全省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数字化转型仍存在“少、散、低、弱”等问题。CPPCC常委、港翔龙集团投资公司董事长景农坦言,要着力完善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孵化培育更多独角兽、瞪羚、小巨人企业。同时,加强引导和支持,构建转型梯度培育格局,打造现代制造业集群,让“福建制造”喊得更响,走得更远。
在省政协常委、省工信厅副厅长郭看来,深入解决企业“不会转、不会转、不敢转”的关键在于“沟通”。他建议,疏通应用,对接平台,整合创新,出台专门的配套政策,促进产学研金各环节的融合互动;支持关键技术攻关,推动RD成果转化,加快使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省政协常委、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黄玲当即提出,要进一步打造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组织平台企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共同打造一批成本低、实用性强、易于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和示范案例,为中小企业提供模式和路径。
数字化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价值也是委员们讨论的问题。CPPCC委员、恒安集团总裁许建议,从战略和政策角度,构建全省数字化转型生态圈,构建可持续支撑数字化转型的人才体系,营造良好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落户福建,与全省数字化转型龙头企业“结对共建”,打造示范标杆。
数字化转型,企业是主体。CPPCC委员、红星体育用品公司董事长吴希望企业高层根据自身需求、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实力和发展愿景,制定个性化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特别是要找准转型的机遇和突破口,做好顶层设计,不断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和新兴技术的发展。
针对18位与会人员提出的建议,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教育厅、省金融监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回应了各位发言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为大家的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将深入研究,共同落实。
“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是建设制造业强省的重要路径。要把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摆在重要位置,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不断提升全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认真听取发言后,出席会议的省委书记李因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和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倡导的建设数字福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不断把福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向快车道。
来源:人民政协日报
记者:王慧冰新媒体编辑:黄喆审计:周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