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志愿专业?很多考生把专业就业前景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这个专业毕业后好找工作吗?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能赚多少钱?从就业的角度选择专业,会把专业的选择和个人的职业规划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考生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也会有一些困惑。比如所谓的“高薪”专业毕业后能拿高薪吗?专业收入高,毕业后工作好吗?毕业后一定要做你学的东西吗?本文将通过数据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计算机和电子信息专业。
毕业后能拿高薪吗?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深入,就业市场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其薪酬也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近年来,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因其“高薪”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门专业。
但是“学计算机”毕业后不是收入很高吗?麦可思研究发现,如果学生毕业后因为各种原因不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可能就不是理想的高收入人群。
具体来看,2020级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中,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群的人,月收入比不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群的人高1025元。信息类本科生中,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群体月收入比不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群体高830元。
因此,建议考生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领域,而不是简单地追求高薪,这可能会给他们更好的机会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
只有从“高薪”专业毕业后
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一些学生追求“高薪”专业,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事实上,很多就业幸福感高的专业并不是靠“高薪”取胜的。
比如,2020届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前10的专业中,有以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为代表的“高薪”专业;还有小学教育、体育教育、医学影像、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收入并不优越。
教育和医学专业毕业后从事教师和医生的工作。他们的工作稳定,受人尊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也许这就是这类专业也能取得高就业满意度的原因。
研究什么?
毕业后你会做什么?
应该说,专业学习不能等同于职业。
当然,职业越专业,职业与职业的对应关系就会越明显。例如,医生和教师必须经过系统的培训,取得资格后才能就业。所以医学和师范类专业的工作和专业的关联度会比较高。
根据麦可思的数据,工作相关专业排名前20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医学、工程和教育相关专业。其中排名前五的专业分别是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和初等教育。掌握优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需要重视这类专业学习的。
不过也有一些专业,比如经济类,管理类。由于学习内容广泛,就业的选择往往更加多样。建议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要注重职场通用技能的培养,对以后拓宽就业领域更有帮助。
哪些专业是可以的?
更需要准备深造?
通过对本科专业毕业去向的分析,也可以发现部分专业的研究生比例明显较高。
麦可思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医学、农学、理学三大学科持续占据研究生学习排行榜前三名。2020届研究生比例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中,医学专业占了一半。国内排名靠前的专业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医学、口腔医学等。
毕业后不选择直接就业而是继续深造。一方面跟个人选择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有些专业需要更深入的学习才能在毕业后得到更好的发展。建议选择这类专业的考生,毕业后还是需要做好深造的准备。
资料描述:202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培养质量跟踪评价于2021年3月初完成,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2.4万份本科生样本。覆盖401个本科专业,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本科毕业生从事的582个职业、330个行业。
如需转载,请注明Max。
数据分析:麦可思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