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辞职卖卷饼:高学历配低工作,这届大学生怎么了

核心提示近日网上疯传一段视频:两个毕业1年的大学生,在学校门口摆地摊卖卷饼,两人之前分别是服装设计师和程序员,月工资三四千。视频里他们声称那样的工作很安逸稳定,于是决定自己创业,先从摆地摊卖卷饼干起,再慢慢扩大。视频里采访的路人学生说摆地摊并没有什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两个毕业一年的大学生在校门口卖卷饼。之前是服装设计师,程序员,月薪三四千。视频中,他们声称那种工作很舒服,很稳定,于是决定自己创业,先在街边小摊卖卷饼,然后慢慢扩大。

视频中采访的路人学生表示,摆地摊没什么不对。比起毕业后还在家里啃的人,这两位学长的选择算不了什么。

且不说好不好,努力学习了十几年,终于有了一份没有大学学历也能做的工作,这让很多人疑惑,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一个

高学历低工作:就是没有梦想。

高学历与低工作匹配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鲜事。比如北大前屠夫陆步轩,北大米粉哥张天翼,都是最高学府出身,但毕业后一个卖猪肉,一个卖米粉。

北大屠夫陆步轩,1989年毕业,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就分配工作。中文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长安县的一家柴油机厂,在那里他没有什么钱。最后被迫谋生,成了“屠夫”。而他的理想工作是成为一名事业单位的学者。

陆步轩承认,在当屠夫的日子里,他很害怕被人知道自己是北大的学生,因为在普通人眼里,北大毕业当屠夫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但如果是相反的话,会很励志。后来,陆步轩虽然进入了一个事业单位学习地方县志,但最终因为无法适应体制环境而辞职。最后和同学开了一个养猪学校,研究养猪产业链,成为养猪专家。

而“米粉哥”李天一却有着相反的经历。他选择卖米粉不是因为生计,而是因为兴趣。我本科的时候,李天一已经创业了。当时开了两家饺子馆,反响一般。后来读硕士的时候,一直没有忘记创业的想法,就和几个同学凑钱,踏上了创业的道路。他说他放弃了原来的专业,转做餐饮,是因为喜欢。

面对董小姐北大毕业,卖米粉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当你应该关闭米粉店,去追求一个能运用你的知识的职业时,李天一回答说:“你读的书越多,你离开学校的时候选择就越少。举个例子,如果我今天卖米粉,我觉得我一辈子都会这样。那是我的选择。”

李天一相信,任何事情只要做好了,用心去做,最终都可以为社会做贡献。

励志是李天一创办的伏牛堂米粉店,现在在北京和天津有20多家店,2017年收入2亿。可以说是目前最有价值的湖南米粉店。

但是很多猪都养的很好,米粉店开的遍布全球。不能和杭州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马云把一个小网站变成今天的电商巨头相提并论,因为后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谁有更大的理想,谁能坚定地实现它。

两个卖卷饼的大学生,欺骗十几年学历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认为程序员的生活很稳定,把卖卷饼当成创业的开始。这么说吧,个人无所谓,但对整个大学生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模式。

因为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年轻人,一个行业的未来在于年轻人,而一个行业的未来在于年轻人。如果现在的年轻人以挣钱为终极目标,不梦想做更有价值、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只是在温饱线上徘徊,那么对国家和个人来说,未来是什么?

2

高等教育配低等工作: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当然,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价值有差异。让一个不识字的人去卖卷饼。只要他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就可以。但如果你让他做一个APP,不管他有多少生活经验,都是不可能的。

一个外卖app和一个卷饼,哪个价值大,不用多说?

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同事的弟弟小华在青春期得了严重的二次病,经常逃学,所以没有如愿考上大学。当大家都在大学里为未来的职场做准备的时候,他做服务员,保安,摆地摊,品味人间冷暖。

现在去职业学校太晚了。学软件特别难,因为英语不过关。

后来终于毕业了,各种面试碰壁,因为他的同事不是985就是海龟,本科学历最低。就算抛开学历,真的用实力说话,学历高的人基本功扎实。他们懂得解决问题,就会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三,很有能力。而小华只能到处问问题。她成长很慢,因为各种不如意很被动。

小华学了软件都不好意思做相关工作,更何况那些不会读写的简直是疯了。现在有些人宁愿丢掉这么有成就感的工作,选择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街边小摊。这不是浪费教育资源是什么?

当然,除了个人原因,社会可能也要分担一些责任。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每个人上学都是为了一张文凭,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是真的想学一门技术赚钱,还是想安安静静的学习?

想赚钱,想学技术,还不如安心去职业技术学校。有一技之长,就不用吃不喝了。现在工匠精神这么火,也是给技术起个名字。而那些潜心做研究和学习的人,不要想着一夜暴富,安安静静地啃着书,时间浇灌的知识才会有含金量。

当个人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社会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是仅仅依靠文凭。比如非985,211不要这样的求职现象,逼着很多人让孩子不上名校,读不喜欢的专业,最后工作,长期做不下去。

虽然职业选择的观念越来越多元,但多元并不意味着没有“下限”。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同时,突出自己的价值。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