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面-台海网]
据厦门日报报道,由厦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起草的《建设工程电子投标保函平台标准》将于10月30日正式实施。据悉,该《标准》是我国首个建设工程电子投标担保平台地方标准。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标准从平台建设、运营管理、接口接入三个方面对建设工程电子投标担保平台进行规范。该标准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高效性,能够实现信息防泄露、开放无歧视对接、保函在线理赔、平台规范管理等四大目标。
去年8月1日,我市建设工程电子投标担保平台上线运行,开启了“互联网加工程招标+金融”的云端新模式。通过该平台,企业实现了电子投标保函的信息管理和在线购买、在线提交、在线核查、在线理赔的全过程。具体来说,投标人无需跑路即可轻松在线申请电子投标保函,招标人无需跑路即可在线快速发起索赔,行业监管部门可进行实时在线智能监管。
该标准实施后,电子投标保证金的使用率有望进一步提高。记者了解到,《标准》可加快电子投标保证金在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推广应用,进一步降低投标人交易成本,提高中小企业参与投标的活跃度。值得一提的是,《标准》还可为我市工程建设项目以外的其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电子投标担保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标准》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为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提供“智力支持”。
电子投标担保取得显著成效。
去年8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全市1300多个工程建设项目应用电子投标保证金,30多万投标人使用电子投标保证金参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使用率超过95%,为投标人释放资金近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