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竞价交易

核心提示12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山东省接续采购结果揭晓,47种已完成协议期的药品全部成功接续,药品价格再跳水,最高降幅96.99%。此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工作有哪些特点?为何实行询价与竞价两种方式?“以量

12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定量采购协议到期后,山东省连续采购结果公布。已完成协议期的47种药品全部成功延续,药价再次暴跌,最高降幅达96.99%。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协议到期后的持续工作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实行询价招标?「以价换量」背后有哪些考量?记者进行了走访。

一款低价高质量的游戏。

“应该放水养鱼,而不是杀鸡取卵。”稳定采购价格,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价格水平,稳定临床用药,需要老百姓用上廉价药,也需要药企健康良性发展。如何保证持续采购的质量、价格和供应?

从11个城市“4+7”试点到2020年8月20日第三批药品集采结果,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正在走向常态化。

记者注意到,今年11月,《关于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协议到期后继续工作的通知》提到,药品集中采购协议到期后,原则上各国家组织继续开展药品集中采购,目的是激发企业参与合同续签的积极性。此次实施的连续采购计划,进一步优化了采购流程,尽量挤出药价不合理的水分,减轻患者和医保支付压力,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山东省医疗保障局立足于巩固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改革成果,实现采购协议到期后的顺利延续,在采购方式和采购流程上进行创新。

在这种采购方式中,我们综合考虑企业和产品的各种因素,通过询价、招标、综合评估等方式确定中标企业和中标价格。,并坚持带量采购和分类衔接。医疗机构应当结合上一年度使用量、临床使用量、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提交拟采购药品需求,逐步统一每批药品的收执时间。对上一轮集中采购中差额遴选的药品,采取询价采购方式,稳定价格水平;对上一轮集中采购中等量中标的药品,采取招标方式重新产生中标企业和中标价格。

“针对上一轮国家集中开采选定的品种,由于之前已经有了充分的竞争和淘汰,所以采用询价方式,主要目的是稳定价格水平;对上一轮国家集中采购中等量中标的品种,采取竞价方式,重新竞争产生新的中标价格。两种采购模式的科学设计,可以让市场对国家组织采集药品的持续工作有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15日下午,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医疗价格招聘处副处长杨莎莎说。

在企业报价相同的情况下,将充分考虑临床用药的实际需求,由医疗机构结合企业供货、业绩、产品质量、临床反映等因素进行评估投票。“我认为集中带量采购的规则已经充分考虑了各方意见,比如增加了医疗机构对企业的评审和投票环节,增加了我们的参与度,同时增加了即将入选企业对药品质量和企业供应保障的反馈渠道,也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权益。”山东省立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张亚辉说。

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成为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协议到期后,淄博唯一中标山东省连续采购的企业。获奖产品为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记者了解到,该产品刚刚通过一致性评价。对于此次成功当选,山东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张建勇表示,他们将以此次成功当选为契机,不断扩大销售,打造品牌产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产能供应和成本控制,促进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让更多优质低价的产品走向山东市场。

“山东模式”和“淄博经验”

这是山东首次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到期后的持续工作。目前,山东已全面落实国家集中采购5批218种药品结果,平均降价54%,特别是针对常见病、慢性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有效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形成了成熟的“山东模式”。

山东省药品和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设在淄博,正是因为淄博在采购方面积累了成熟的“淄博经验”。2020年5月30日,淄博市医疗保障局首次发起淄博-青岛-烟台-潍坊-威海-东营-滨州七家医疗器械采购联盟医用耗材联合采购会,多个品种创下全国内陆和市级联合采购最低价。11月14日,淄博启动淄博-青岛-东营-烟台-威海-滨州-德州七个采购联盟采购部分医用耗材现场议价会,重点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包括骨科创伤、血液透析等,实现了两个“全国第一”:全国首次骨科创伤、血液透析等多类型多规格市级联盟采购。仅2020年,淄博市医疗保障局的两次招聘就为淄博节约了1亿多元。

“省级集中采购工作机制的探索创新,有利于创新治理方式,优化多层次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各地参与和推动改革的作用,提高集中采购效率,确保带量集中采购常态化、制度化运行。”山东省药品和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主任、淄博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刘永辉说。

大众日报记者刘淄博融媒体中心通讯员邓天福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