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最近关于风电竞价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之所以这样讨论,是因为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2018年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从5月18日起,集中的陆上风电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要通过竞争配置的方式组织建设。除分散型风电项目外,不得参与竞争性分配,逐步纳入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范围。同时,主管部门放开了对风电项目的“照顾”,将其推入竞争性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有专家称,今年风电竞价单价低至0.2元/千瓦时至0.3元/千瓦时,比多年前0.8元/千瓦时的水平低了一半以上。现在风力发电已经有能力与火电等传统能源竞争。所以风电行业要断奶,一个行业不可能永远靠补贴过日子。
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第三季度,已有企业公开表示,受风电市场竞争影响,净利润有所下降。
上下游风电企业“回收”的差异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新增风电装机达到1219万千瓦,占全国新增风电装机的15%,发电量超过2600亿千瓦时,相当于去年全国风力发电总量的87%,同比增幅较大,占全国用电量的5.2%。
今年中国风电行业的弃风率也在下降。所有的数据都表明这个行业正在稳步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补贴的下降和风电价格的逐步市场化,下游风电场建设的成本降低区域传导至风机和备件制造商,促使该领域竞争激烈。
塔筒制造商泰胜风能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也大幅下滑。其中一个因素是“相关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
除了太升风能,华谊电气在刚刚发布的三季报中表示,前三季度利润将减少。公司表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8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1500万元至2500万元,同比减少43%至71%。与去年同期相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将减少900万元至1200万元,同比减少74%至99%。
与秦胜丰能源一样,华谊电气表示,风电市场竞争加剧,部分项目建设进度延迟,导致风电设备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但有一种观点认为,风电行业升温时,下游往往先于上游。对此,有专家表示,对于风电行业来说,在发电时更容易补贴和调整电价。同时,如果引入更多售电来打开市场,发电端很容易反弹。而制造端依然产能过剩,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技术攻关和突破,恶性竞争依然激烈。
“举个简单的例子,风电如果连不上互联网,那就真的连不上,但是能上网的人都能挣钱。但是在设备端没有区别,所以竞争很激烈。”上述专家表示。
从发电企业三季度业绩来看,上述专家机构的观点可以得到更直观的印证。
核心业务为风电场运营的银兴能源,前三季度预盈0.59亿元至0.65亿元,扭亏。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所属新能源发电企业利用小时数增加,营业收入增加。
同时,涉足风电场运营的金风科技也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其自营风电场发电量同比增长;泰国风能在与投资者互动时表示,目前风电场投资活跃;在预测前三季度业绩时,天风能源还披露,其在风电开发领域的发电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不断增加。
技术创新仍需不断提高。
对于上述专家提到的恶性竞争,有业内人士表示,“当风电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补贴的逐步退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部分企业的发展,但更大程度上会促使部分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管理优化,降低发电成本,参与市场竞争。但市场化竞争不应只关注设备价格,而应考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成本,避免行业恶性竞争”。
当前,风电发展迎来新阶段,面临市场竞争、电价下降、弃风限电、拖欠补贴、生态保护等诸多挑战。设备供应商、开发商等整个行业都在积极面对,做各方面的探索。但政策的连续性对行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经济波动时期,信心决定资源的配置趋势。
如今,制约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成本和技术不再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下一步,业界需要积极呼吁打破传统电力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障碍,继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然而,在新形势下,风电的发展面临着传统能源的竞争,以及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挤压。相应的,地方风电项目的建设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何应对新环境成为所有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风能将回归市场属性,通过积极的市场竞争不断进步。在未来或竞争中,风电开发商将更倾向于技术实力更强、发电效率更高的风机制造商。这就需要更多的技术能力,通过创新不断提高机组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同时进一步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