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没人在联合国任职

核心提示前言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标志着我国作为平等的联合国会员,重返国际舞台。在此后五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可谓是联合国的重要角色。然而联合国一共产生过9任联合国秘书长,却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标志着中国以联合国平等成员的身份重返国际舞台。

此后50多年,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可谓联合国的重要角色。

然而,联合国产生了9位联合国秘书长,却没有一位是中国人。

即使是总喜欢耀武扬威,干涉别国事务的美国人,也从来没有持过这种立场。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当联合国秘书长?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简单的。

联合国秘书长的任命条件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知道成为联合国秘书长需要什么。

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名单中的人物需要各国提前推荐,成为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个人有处理国际事务的杰出能力。

秉持和平的信仰,认同和平的理念,能够为和平的理念奋斗一生。

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至少掌握世界六种通用语言中的一种。

乍一看这三个要求,是不是所有读者都有一种“我也可以”的想法?

这份工作不要求年龄,不要求学历,不要求工作经验。不仅说风光无限,工资也高。

报道称,联合国秘书长的官方年薪高达22万美元,联合国还将为秘书长提供官邸和家具的维护和维修费用。

现在如果联合国在全世界公开招聘秘书长,估计来报名的人可以手拉手绕世界走三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然而,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其实绝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联合国秘书长的职责不是维护自己的草坪那么简单,而是处理全球各个领域的国际事务。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局势。

所以能成为联合国秘书长的,基本上都是各国优秀的外交官。

毕竟他们长期从事外交事务,对联合国的机制和工作内容非常熟悉。

除了他杰出的工作能力之外,联合国秘书长应该在国际社会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国际威望。

只有这样,他的声音和行动才能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从而得到各国的认可和支持。

最重要的是,联合国秘书长必须把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和福祉放在首位。

所有的人生来都有一个国籍,在国际组织工作很难是为了全世界的人,而不是偏袒自己的利益。

因此,这种立场实际上是对复杂人性的严峻挑战。

它要求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人必须聪明、热爱和平,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没有任何偏见或歧视。

尽管联合国秘书长的职位有严格的要求。

但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孕育的中华智慧,培养不出符合以上所有条件的人才?

近年来,中国外交使团不仅获得了本国国民的强烈赞誉,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赞誉。

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一个优秀的外交官能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呢?

实际上,这涉及到联合国的一项规定,那就是:

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被禁止竞选联合国秘书长一职。

因为这个规定,中国人永远得不到联合国秘书长的职位。同样,这个岗位也不会落到美俄英法头上。

联合国为什么要出台这一规定?

武昌州

联合国成立的历史

五常是国际社会的核心角色。

这些国家国力强大,实力雄厚,在各种国际事务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这些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工作和贡献来看,从五常国家中挑选联合国秘书长似乎无可厚非。

在联合国成立之初,也有人建议联合国秘书长一职由五常轮流担任。

然而,这一建议在提出之初就遭到了联合国会员国的一致拒绝。

自那时以来,五个常任理事国各自选举了联合国秘书长一职。但在正式投票时,他们遇到了困难,导致选举失败。

最后联合国干脆发文禁止五常国家竞选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之所以会做出这个决定,要从它成立的背景说起。

联合国的前身是国际联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争造成的巨大伤害使世界各国都陷入了战后的痛苦和反思之中。

世界各国领导人都很清楚,这场世界大战的爆发,正是因为各国都执着于自己的利益,却不惜掠夺别国的利益,最终都输了。

只有选择团结世界各国,从世界人民利益的角度看问题,以和平为共同准则,才能最大程度避免世界大战。

为此,国际联盟这一全球性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然而,国联成立后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联”不复存在。

二战无疑是迄今为止破坏性最大的一场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欧洲,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2600亿美元,5000多万人丧生。

战争造成了无尽的苦难,断壁残垣让世界各国真正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承担起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他们高呼“停止战争,需要和平”的口号,希望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此时,世界各国再次提出建立一个倡导和平、维护秩序、共同解决国际问题的机构。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包括中国在内的50个国家的28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宪章》。

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正式成立。

其中,二战战胜国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也被确立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既然各国都为把联合国建成一个国际机构做出了巨大努力,自然应该有人负责其管理。

联合国的最高职位秘书长的职位就这样设立了。

联合国秘书长拥有相当大的权力。

作为联合国的“行政首长”,他履行安全理事会、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和联合国其他组织赋予的行政首长职责和其他职责。

在国际社会中,联合国秘书长经常被视为联合国的象征。在这种地位下,联合国秘书长应该坚持世界和平的理念,调解国际争端。

8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抵达乌克兰,准备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三方会谈,试图通过会谈解决俄乌冲突。

鉴于联合国秘书长这一职位的重要性,为什么五个常任理事国不想安排自己国家的人担任这一职位?

这正是联合国禁止五个常任理事国竞选这一职位的原因。

均势

某种程度上,不是联合国给了五常权力,而是五常支持联合国。

联合国安理会由15个成员国组成,包括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

顾名思义,五个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肯定享有常任权,而非常任理事国由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年。

单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五大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的权利很大,最重要的权利就是否决权。

一票否决也可以用来选举联合国秘书长。

选举联合国秘书长有极其严格的程序。

首先,每个国家提交的候选人名单要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过目,然后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一起投票。得票最高的可以担任联合国秘书长。

但是,如果这15个国家中有一个国家不同意这个候选人,这个候选人就被取消资格,五个常任理事国也有一票否决权。

当第一次选举联合国秘书长时,美国投票反对我们的候选人。

同样,美国选出的国家候选人,被其他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最后也没有成功当选。

总之,五常国家提出的候选人没有一个成功当选。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长期处于制衡状态。

正所谓“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毫无疑问,五个常任理事国肯定都希望它们的候选人成功当选。

与此同时,他们最不希望的是,联合国秘书长的职位将由其他常任理事国的国民担任。

毕竟联合国秘书长涵盖的职权范围很广,五大常任理事国本身在联合国的权利也很大。

如果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任何一个担任这一极其重要的职位,他将使他的国家在联合国中占有优势,从而打破这些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

这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不愿看到的局面。

让五个常任理事国轮流选择秘书长的职位是不现实的。

如果秘书长真的是这样选出来的,那么很难保证未来的联合国会出现“今天他管,明天他管”的混乱局面,国际争端的调解会变得更加困难。

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无疑是我国在联合国舞台上的力量之福。

如果五常轮流走马上任,很难不保证某些国家在特权下再次崛起,对世界局势造成不可预测的混乱。

同时,联合国存在的初衷,本来就是借助大国来帮助和支持一些弱小的国家。如果五常在联合国权力过大,必将对小国在联合国的话语权和权利产生重大影响。

这违反了联合国秘书长为弱者和弱者说话的职责和义务。

出于实际原因,联合国决定:

禁止五个常任理事国竞选联合国秘书长一职,但同时保留否决权。

这一决定使五国在竞选秘书长职位时永远停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最终实现了相对公平。

时至今日,随着联合国的不断发展,联合国出台了更加完善的联合国秘书长选举条件,包括-

秘书长每十年在各大洲选举一次,可连选连任。

与此同时,为了公平起见,联合国会员国不能连续从一个大陆选出两位秘书长。

此外,为了在联合国舞台上更好地保护小国的利益,秘书长的竞选应尽可能向中小国家的候选人倾斜。

目前,联合国秘书长是葡萄牙人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2021年,在联合国安理会一致同意下,他再次当选。

他希望自己能坚持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原则,为解决国际事务做出积极贡献。

虽然中国不能竞选联合国秘书长一职,但联合国副秘书长没有国籍要求。

7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布任命中国资深外交官李君华为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

前副秘书长刘振民也是中国人。

乐章结尾部

无论是不是联合国秘书长,中国在联合国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之后,中国将继续在联合国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治理和决策,展现独特的中国智慧和观点。

同时,中国将继续全力支持和维护联合国的和平理念,努力成为一支坚定的国际和平力量。

此外,中国将继续努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支持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与其他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我衷心希望联合国能够牢记成立该组织的初心,真正为世界上弱小的国家和集团发声,真正维护世界秩序的稳定,创造世界和平与繁荣的美好局面。

同时,我们也希望联合国机构能与中国合作,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局面。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