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代码》。期待已久的“仲裁秘书”首次被列为独立的职业分类,无疑将对助推仲裁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仲裁秘书是怎么来的?在实际仲裁工作中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边肖今天将和你谈谈仲裁秘书的事。
专业背景
效率是仲裁区别于诉讼的显著特征。实践中,仲裁案件一般由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处理,仲裁庭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处理程序性事项和实体性事项。为了有效保证仲裁案件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将仲裁庭从繁琐的仲裁程序性事务中分离出来,以集中精力处理案件的实体问题。于是,仲裁秘书应运而生。现实中,仲裁机构都建立了仲裁秘书制度,但并没有在法律和国家制度层面将其定义为一种职业。
2018年12月31日,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升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仲裁秘书职业化、专业化”,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界定仲裁秘书职业。《大典》的修订明确将“仲裁秘书”作为独立的职业分类,进一步明确了仲裁秘书的职业地位,进一步规范了职业内容,必将推动仲裁秘书的职业化、制度化、法制化,有助于增强仲裁秘书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安全感。
角色定位
《大典》明确规定,仲裁秘书是仲裁机构任命的协助仲裁庭管理和服务仲裁案件的人员。
仲裁秘书的主要任务:1。办理仲裁案件的立案审查、庭审安排、庭审记录、文书送达、仲裁庭组成的协调等程序管理;2.处理与仲裁庭和当事人的沟通,处理相关程序事宜;3.把文件整理好并归档。
无论从盛典中的描述还是实际仲裁工作中,都可以看出仲裁秘书是仲裁庭与当事人之间的纽带。如何成功组织听证会和合议庭,调解仲裁员之间的分歧,与当事人沟通,增进当事人和代理人对仲裁庭的信任,促进案件的处理等。,除了专业、保密、公正等职业素养外,还需要较强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和案件把控能力。
卫忠秘书团队
目前,潍坊仲裁委共有27名仲裁秘书,平均年龄29岁,均为法学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是一支高素质、专业化、高度负责、充满活力的青年人才队伍,为潍坊仲裁三年来的高质量赶超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潍坊仲裁“360小时空仲裁服务”和“24小时快审”的服务品牌。
微众的实践探索
制定仲裁秘书聘用管理办法,完善聘用和保留机制,从招聘录用、薪酬待遇、职级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规范队伍管理。,建立以德、能、贡献为导向的三级九级晋升管理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扩大晋升范围空,畅通晋升渠道,激发仲裁秘书内生动力。
我们出台了《办案工作指引》、《办案工作流程》等业务规范,每年两次业务能力提升集中培训,定期组织主题沙龙、每周微讲堂等。,加强了仲裁秘书的专业能力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为仲裁庭和当事人服务的能力。
出台人文关怀措施,建立长效关怀机制,增强仲裁秘书的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激发仲裁秘书的活力,打造一流的仲裁秘书服务团队。
仲裁秘书职业化对仲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下一步,潍坊仲裁将进一步落实两办意见,积极探索推进仲裁秘书职业化的新路子,为行业仲裁秘书队伍建设贡献有益的思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