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夸克,们内卷在高考“春晚”盛典

核心提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互联网江湖高考的“第二战场”正在缓缓拉开序幕。 每年高考后的志愿填报,成了考生家长们焦头烂额的事情。“考分不够、填报来凑”。一份好的志愿填报,可能就会弥补一点分数上的劣势,比如在河南山东等高考大省,1分之间就隔了数

来源@视觉中国

文|互联网江湖

高考的“第二战场”正在慢慢开始。

每年高考后,志愿填报都成了考生家长的燃眉之急。

“考试分数不够,填报”。

一个好的志愿者可能会弥补分数上的一点劣势。比如河南、山东等高考大省,一分之差就有上千考生。一个好的志愿者可能会改变你未来的生活。

志愿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

“我想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选择就业前景更好的专业,但是我没有参加过高考,真的不知道怎么选志愿”。一位高三学生家长说。

有需求,就有市场。在需求的推动下,高考志愿服务正在成为一项热门业务。

天眼查APP研究院的一项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0年,注册的志愿公司逐渐增多。2016年,相关公司不到100家,到2020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500家。如今,根据天眼查APP,搜索高考志愿相关企业的结果有2884条。除了一些传统的教育咨询服务,很多企业也开始通过大数据技术提供志愿填报服务。

赛道火爆,大厂也在继续跟进。

5月31日,发布“用AI辅助考试”计划,发布高考数字助手,上线高考专题页面,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高考服务。6月6日,夸克App宣布推出2022年高考信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高考频道或搜索高考使用相关服务。前段时间,360也推出了青云守护者计划,与多家咨询机构同台竞技。

为什么互联网这么看重高考?高考知识付费的“含金量”有多少?AI和大数据能否解决家长的“志愿问题”?让我们来探索一下。

高考志愿填报:搜索服务的“西战场”

2019年教育部和公安部曾约谈部分搜索引擎网站负责人,也规范了搜索引擎高考志愿竞价排名。此后,各平台纷纷推出高考信息专区,确保权威信息渠道。2022年5月,教育部下发通知,部署各地深入开展“2022高考护航行动”。其中,互联网搜索引擎成为网络护航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外部因素,大厂的高考信息服务布局也是内生因素推动的。

打破信息壁垒是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快速成长的一个基本逻辑。

互联网行业过去二十年的成长史,也是各领域信息“破壁”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搜索引擎作为人们主动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迅速成长并完成商业化。如今搜索引擎行业格局已定,行业天花板渐行渐近。

当行业红利见顶时,企业的成长不再依赖外部力量而更多依赖内部力量。企业的内部成长有两个方向:横向扩大市场规模,纵向深化产业链。

互联网未来的增长更多来自于后者。

于是,我们看到这些年来我们在不断的拓展服务边界,从小程序生态到电商、直播,不断的拓展服务生态。此外,360和夸克也在持续跟进,陆续推出小程序功能,并在线上推出各种信息服务。此外,微信、支付宝、美团也在不断加强服务能力。

而高考志愿正成为大厂服务延伸的交叉点之一。

从分数查询到越来越丰富的高考信息服务,背后的趋势是搜索服务领域在不断细化。

服务化意味着从信息到交易的链条更加完善,参与交易的程度更加深入,也意味着大厂的生态更加完整。另外,随着行业越来越“浩如烟海”,搜索的服务正在从大区域向小区域渗透。

从高考服务本身来看,高考服务领域迫切需要互联网来规范。

高考志愿服务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高考志愿策划服务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而是一个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领域。本质上是一个靠信息差的行业。而且这个行业不规范。

一方面,服务和价格不对等。各种所谓的“专家”开出高价“收割”家长的焦虑。比如按照官网某机构的价格,高考一对一服务最高可以到9.8万。另一方面,行业准入门槛很低,有的机构在高考前一个月才开始招聘咨询师。但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职业标准,市场上可以花1000多元拿到志愿规划师的证书。

大厂的进入可能会进一步促进行业的规范化。随着高考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家长的付费意愿可能会进一步释放,高考知识服务费付费赛道的含金量会进一步提高。

掘金之外,对于阿里等。,高考服务这个相对较小且垂直的市场的“战略意义”其实远大于赛道本身的含金量。

从互联网的角度看,大厂高考志愿服务看似掘金,实则是布局搜索平台的“西部战场”。

1944年,17.6万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从诺曼底开启了德军在欧洲大陆防线的突破。随后,280万盟军与法国联手,开辟欧洲西部战场。从此,二战欧洲战场局势被彻底改写。盟军入侵诺曼底之前,欧洲战场局势还处于胶着状态。

类似于1944年的欧洲,在目前的国内搜索引擎市场,格局中的玩家相持不下。目前搜索市场的市场份额最大,但夸克等新兴玩家也并非完全格格不入。360也是虎视眈眈,希望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如何进一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将更多的用户迁移到自己的平台上?答案或许在于开辟细分行业服务的“西部战场”。

长期来看,服务生态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服务能力,服务能力也影响着用户迁移的趋势。

比如生态更丰富。以app和小程序为入口,用户可以使用的服务越多,体验越好,粘性越高。夸克搜索更简洁,界面设计,如果再加上丰富的服务,更容易吸引年轻用户。所以大厂对高考志愿服务的布局,也是高考全国流量战场上的用户心智争夺战。

用户的心理战本身其实就是信息和服务入口的争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搜索是用户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第一入口。直到现在,用户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第一个动作仍然是搜索。

除此之外,不可忽视的是,2020年的候选人数将是1193万,这意味着1000万Z世代年轻人正在成为不必遮遮掩掩的“官方”移动互联网用户。

对于搜索平台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有数百万新的潜在用户。这些潜在用户进入互联网世界,真正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高考志愿填报。因此,谁在高考服务上优势更大,谁就可能成为万千考生获取信息、抢占用户心智的第一入口。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考在大厂的布局也更具有现实的成长意义。

技术旋律下,互联网大公司的高考“春晚”仪式。

高考是一个篮子,什么都可以放进去。高考也正在成为大厂展示其AI和大数据技术能力的新舞台。

从大数据专业到AI志愿助手,科技的旋律正在成为互联网巨头高考“春晚”盛典的背景音。

在高考服务上,布局已经比较全面。除了常用分数和院校查询,近年来还推出了高考直播、高考搜索大数据、闪电测评、AI志愿助手等功能服务。今年高考期间,推出了AI高考数字助手,推出了AI智能测评、AI高考档案、AI志愿助手、AI对比分析等多项智能应用服务。AI成为高考志愿服务的关键词。

夸克在高考中的发球有一丝对比。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夸克提供备考指南、志愿者辅导、模拟报告、AI录取等一系列智能工具。

“今年4月,阿里成立了智能信息事业群,主要专注于信息服务方向的智能创新。其中,夸克作为智能搜索引擎,在智能创新中的比重更重。”有接近阿里的人士告诉互联网江湖:“流量红利高峰过后,智能搜索的价值正在回归。搜索引擎作为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向,也可能成为阿里AI技术落地的一个方向。”

夸克在高考志愿服务方向大力推广智能搜索和AI大数据技术。一方面可能是将搜索进一步延伸到教育领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升级自己的内容和服务分发体系。

互联网认为搜索引擎的核心价值其实是分发,是内容分发,是服务分发。因此,分发的效率成为关键,因为无论是分发内容还是分发服务,信息呈现到达用户的结果决定了用户的体验。

相比以往平台擅长的内容分发,高考志愿服务更加复杂多样。

事实上,现有的AI和大数据分析给出的自愿举报结果并不一定准确。

“2019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我用了一个高考志愿APP,按照给定的结果填完报告差点滑倒。”大二学生徐悦告诉网络江湖:“后来,在和同学交流后,我发现有些同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平台分数、高校录取人数等数据不完全准确,导致预测结果有差异。”

要真正用技术解决志愿填报问题,建立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必不可少,需要根据录取分数线、院校信息、考生意愿、专业前景,甚至考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选择。

也就是说,一方面,AI需要处理更多的数据维度,数据信息要及时更新。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数据变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招生人数的变化,录取分数线的预测。这对AI大数据技术的落地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AI志愿者产品和服务,从缓解焦虑到真正实用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销售焦虑”到真正的产品和服务销售,需要更多的大厂在这个领域进行研发、投资和落地。大厂技术的应用无疑会加快这一进程。

其实不只是阿里在布局。腾讯也在去年高考期间进入高考服务领域。比如腾讯推出了“招生通”和“新高考通”两大产品,面向考生和高校双方推出智能解决方案。

有意思的是,虽然去年Bytes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但今年似乎没有更多动作。这可能与产品的调性和定位有关。头条搜索虽然也是搜索引擎,但因为字节是算法基因,搜索只是自身内容生态发展进化的产物,知识和信息入口导向不强。

一方面,用户的认知可能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字节内容依赖算法分发,平台娱乐内容居多,而高考志愿是一个强知识属性,在场景上可能不太适合。未来字节会不会强化搜索的知识属性,延伸到这个领域,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高考志愿服务中技术含量的增加,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未必是坏事。

从长远来看,AI大数据技术解决志愿填报问题并非遥不可及,这意味着未来高考志愿填报将更加精准便捷。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现在广告预算减少,行业介入更多,高考本身也是一个自我营销的机会。6月18日前夕,互联网的“高考”热不亚于一场营销的热身战,为另一场即将到来的“大典”积蓄能量。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