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有10万粉的年轻人,一个月赚多少?

前阵子,一条老板让员工搞副业,要求涨粉 10 万的新闻上了热搜。。。

网友们对此讨论的挺多,有人说这老板空手套白狼,赢麻了。有人表示到了下班时间准时下班不是应该的么?

还有很多人表示:“ 我特么有 10 万粉,一个月轻轻松松几万块,还做什么打工人 ” ?

做 up 主钱真的这么好赚么?

很巧,咱们刚好在自媒体这个行业里摸爬滚带,从 10 万到 100 万的 up ,咱有幸都认识不少。

在拉上跟他们一顿聊以后,我想简单给大家聊聊 up 主赚不赚钱,大概赚多少这件事儿。

首先,在 B 站做 up 主主要收入是这么几块:

1 平台激励:激励计划、充电计划、有奖运营活动等。

2 商单:定制视频、视频贴片、动态转发、动态直发。

3 其他:直播、卖课等。

激励计划,就是 B 站给 up 主们的补贴,稿件播放量越多,互动数( 一键三连等 )好,你就能拿越多钱。

充电计划,则是指用户在看视频时,出于认可,给 up 主的电池打赏,观众姥爷们打赏越多,你拿的越多。

有奖运营活动,就是 B 站官方为了刺激 up 主们积极投稿做的运营活动,投稿就能瓜分奖金,如果数据比较猛能拿大奖,奖金还不少。

围绕这三块内容,不同分区,不同类型 up 主收入千差万别。

>/ 7.6 万粉丝,年流水 100 万 

@光影 7 号 是一位 7.6 万粉丝的 up,他们的内容相当垂直:拍摄、剪辑、后期特效等等知识技能方面的分享。

播放量属于平台上一抓一大把那种,数据非常一般。

对于他来说,每个月平台给的激励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跟着播放量走的「 激励计划 」收益,每个月几块钱、几十块钱。

 而「 充电计划 」嘛,最近 30 天他通过「 充电计划 」的收益是 40 块元。

过于垂直的内容,限制了传播度,这对于靠流量赚钱的 up 主来说是致命的。

但对于垂直类的 up 主来说,却不是问题,甚至能为他带来更精准的受众与转化。

从 B 站过去的流量,最后让他们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每年流水项目( 卖课、卖 AE 插件等等 )达到了 100 多万的水平。

而像这样不吃平台补贴,仅仅靠平台作自己本事的宣发渠道的 up 还有不少。

>/ 22.9 万粉丝,“ 就赚个零花钱 ” 

up主@剪个视频 17 年下半年来到 B 站,当时自媒体的风还没有吹得这么大,他只是抱着一种「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会别人 」想法,来到这里制作剪辑教程视频。

至今他拥有 22 万粉丝,更了 141 个视频,播放量最高有过 40 万+。

很戏剧的是,尽管有过不俗的播放量,但是当被世超问到每个月平台激励的收益的事,他还是明显愣了一下。

“ 好久没看过了,能有多少?十个视频的收益可能都没卖一个自己拍摄的素材来的钱多 ”。

打开后台,可以看到这 141 个视频激励收益为 7313 元,平均一个视频激励计划赚两杯奶茶钱。

这远比不上接商单的收入,@剪个视频 算了一下,自己一年商单约接 5 个左右,一般能赚 4 万左右。

“最喜欢就是动态转发,动动手指,哎,钱就进账了”,这也是大多数 up 们的心声。

动态转发,是 up 主接商单的模式之一,此外还有定制视频、植入视频以及动态直发。

资深 MCN 机构负责人表示,定制视频跟植入视频的商单比较多,能占到商单整体的80%多,数量五五开。动态直发跟动态转发的单子会比较少一点,两者合计占到 10% +。

不同分区客户偏好也略有不同,科技数码区客户偏好定制视频,生活区客户对植入视频接受度高,而像动态转发这样的 up 们喜欢的单子并不好接,一般比较集中在 618 、双十一等电商大促前后,多为平台型客户。

动态转发示意图 ▼

但商单对于@剪个视频 来说并非大头,且具有一定不稳定性,之所以保持更新他主要还是想着,万一自己能火呢?另外是希望 B 站把自己的能力吆喝出去,实际上,已经有不少第三方平台会通过这些教程视频找到他,让他去平台上卖课。

>/ 90 万粉丝,用爱发电代表 

而下面这位鬼畜区坐拥 80 万粉丝的知名 up 主,情况跟上面两位都不一样。

在平台奖励上,只能用凄凄惨惨来形容。

去年一部 120 万左右的视频收益还能有 3000 多。

今年,同样是一个播放量不俗的视频,而且互动各方面数据都还不错,但是激励计划的收入却直接跌到了 200 块。

也是 120 万播放量视频 ▼

至于充电计划。。。

从 4 月 27 日到 5 月 6 号,这近 10 天里收益约 21 元。

资深 MCN 机构负责人表示,up 的变现能力根据分区就有不同,生活区、美妆区客户预算相对会多,投放单量也多。

动画区跟影视娱乐区变现一直是难题。如果是二次创作,那么涉及到版权问题,如果是自制,质量不高会被观众骂,质量高内容成本也不会低。

鬼畜区更为特殊,投的客户较少,价格相对低,但鬼畜头部号的单量特别多,因为很容易出爆款。

这位鬼畜区头部 up 的经历验证了这一说法。

“ 商单其实找过来挺多的,一年可能有四五十条吧,我没认真算过,经常会接到私信的 ”。

尽管在鬼畜区属于头部账号,但是这位 up 主接到的商单都在 5000 上下,最贵的是某大厂找过来的,想要宣传手游,希望 5 万买一期定制视频。

不过,无论是 5000 还是 50000,这位 up 主从来没有回过这些商单私信。

为什么根本不怎么赚钱,但仍然在坚持做视频?

「 就是心里爽 」。

up 主们能够接多少商单?定价几何?这没有定数。

某资深 MCN 负责人表示,「 分区 」不同价格也不同,同样量级下汽车区科技区知识区的会值钱一点,生活和美妆则相对便宜一点。

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 均播 」,以 10 万粉丝量级为例,均播如果在 2-3 万,定制视频价格会在 5000-10000 不等;均播如果能达到 20 万左右,那价格会大幅上涨,能够卖到 4-5 万不等。

但,这是 MCN 机构旗下的号能拿到的较理想的价格。对于缺失配套服务和稳定性的个人 up 主来说,很难。

通常来说粉丝量不大,但是均播好,而且出过爆款的腰部 up 是客户比较喜欢的,价格不贵,还可能出爆款。

 一个月能赚多少很难计量,但个人 up 主们的上限却是非常明确的。

这跟内容点位有关,大多数个人 up 们不会选择让所有视频都是广告,考虑到商业和内容平衡,往往会选择一半一半,如果一个月就更新 2 部视频,那就意味着只能恰一次。如果是周更,一个月也就恰两次广告。

那么。。。狂更行不行?我一周两个视频,不就可以恰到起飞了么?

—— 不行。

因为视频更新成本是比较高的,更新频率上去,但是质量跟不上的话,均播就会下降,那么能卖出去的价格,被客户选中的几率都会降低。

但 “ 团伙 ” 化的 up 们则不一样,他们会有一整个配套团队支撑内容输出,专业的商务人员每天对接大量广告业务,可以用比较高的内容水平频繁恰饭。

打开 B 站官方商业合作平台,可以管中窥豹顶流 up 主们。

基于报价来看,最顶尖的报价来自@导演小策,一条定制视频达到了 120 万。

这 120 万是否是天花板,这不得而知,因为一些顶流 up 主会选择按订单议价。

“ 团伙行动 ” 也意味着成本会大幅上升。

要给每个人开工资,摄影、文案、剪辑以及各种后期人员;要购买更多设备支撑拍摄,相机一个不够,再每台相机多配几个镜头,摄影棚得要一个;办公场地租赁费用、水电费用、硬件设备采买费用……

>/ 30 多万粉丝,每年小赚一点没问题 

“ 平台激励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 ,这是世超问了一圈以后,听到为数不多的对平台激励表示肯定的说法,来自一位 30 多万粉丝的知识区 up 主。

“ 平台激励是在降,但这跟大环境有关,大家都在降 ”,他也给世超看了后台的截图,收益是世超看过最猛的。

去年一篇 160 万+ 播放量的片子,能拿到 3500 块。

今年也并没有出现腰斩的情况,上个月一篇 170 万+的片子拿了 2300 块。

“ 还有就是,比如知识分享官、知识黑马什么的,一下子会给两三千的样子 ”。

他说的是 B 站上面的运营活动、投稿活动,每次参与活动的 up 主能够分得一定的现金奖励,大多在几十或几百不等,但如果投稿稿件特别猛,很受欢迎,能拿奖,则能够小几千的奖金。

贝壳数量可以直接看做人民币收益 ▼

“ 但是说实话啊,你如果视频特别猛,能够拿奖,基本上这种 up 也不会盯着这笔钱,都是接商单的了 ”。

>/ 尾声

前述都是成功变现的个人 up 的故事,还有千千万万个人 up 悄无声息消失在了 “ B 站宇宙 ” 里。

有个 up 本身在大厂里做程序员,发现自己喜欢做视频,也有一定能力,就辞职全职做,结果因为一些事情跟老婆闹翻,视频反响也比较一般,最后又失业又离婚,听说后来还是回了大厂继续做程序员,视频也断更了。

有些 up 就纯粹图一乐,更更日常,一年粉丝涨个几十、几百很正常,他们也不怎么在意。

对于中小个人 up 们赚不到钱这事儿,很多人会简单归咎为「他们能力不够 」。

其实很多时候并非是他们不好,他们大多也有过几部出彩的视频,但仅凭几部优质视频在 B 站是无法维持生计的,而恰不饱的结果必然是断更。

像 B 站这种模式,其实有一个很好的老前辈可以模仿:YouTube。

YouTuber@Ali Abdaal 晒过收益,每千次展示,实际收益在 1.68 英镑( 预计千次展示是 3-7 英镑,但由于广告屏蔽等,实际收益会比预期低 )。

换算下来,一部 100 万播放量的视频,收益能够达到 1680 英镑,也就是 13954 人民币。

只要有一期不错的视频,就能拿到不错的报酬,这样的模式能激励 up 不断生成优质内容。你这两期播放量平平没关系,只要后面有一期猛的,这一个月都舒服了。

但在 B 站,一个个人小 up ,偶然出现了一期猛的,什么都不是,平台激励寥寥无几,商单变现遥遥无期,很打击创作积极性。

平台激励数额相差巨大的背后,是商业模式的不同。

YouTube 视频前面都有贴片广告,平台能从视频播放量中赚钱,自然愿意给出更好的平台激励。B 站由于放弃这一模式,无法从「 播放 」 中直接盈利,也就难以为此开出好价格。

环顾各大主流视频网站,别说片头贴片了,片中那也是要贴到起飞,在这个环境下坚持不恰贴片的钱,确实挺难能可贵。

作为用户来说,不用看广告自然是爽的,但 up 们未必这么想,抛开少数比较猛的个人 up ,对于大多数个人 up 来说,平台激励吃不饱,要么慢慢断更,要么就恰商单,丧失中立性。

过去,B 站靠 up 们产出的优质内容吸引用户,up 们靠 B 站这个平台闯出了一番天地,互相成就,未来要如何探索出双方都更满意的合作方式?

也许,答案只有 B 站知道了。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