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聪明的灵魂
都淋上了毒鸡汤。
作者:毒哥
来源:毒鸡汤
上周末,最热门的话题不是奥运会结束,也不是梅西离开巴萨,而是阿里的一位女员工,写了一篇8000字的长文,指责她的领导客户劝她喝酒,并成功灌醉。然后,她实施了多次性侵。
然而,警察在询问有关方面后没有逮捕这些人。当事人领导,大领导,大领导,HR都消极对待此事,于是断网,在公司食堂发传单,网上投诉,成功大做文章。
目前,网友和各大V已经提前为警方敲定并结案。我对这种行为相当反感,也算是一种“中国版的政治正确”吧。
但基于毒哥多年的舆论经验,这件事的结局恐怕不会与预期相符。我来说说我个人的一些疑惑:
1、
我宁愿写一篇8000字的小作文,点缀各种触目惊心的细节,也不愿意发布哪怕一条证据,指责这么恶劣的行为,直接把证据扔掉。对警察,对领导,对网友不是更有说服力吗?作文里有很多细节,难道没有留下证据吗?另一个有如此高明战术的国际职业罪犯是什么?
这种行为太奇怪了。
2、
当事人第一时间报警,但24小时后“嫌疑人”出来了,又回去工作了。区区一个组长,阿里能绝对君主直接买通当地派出所?
公司相关负责人连这个基本点都不同意辞退。一个组长的保护级别比范姜王子还高?为什么他还是一个保护级别这么高的组长?
这一举动让人无法理解。
3、
在那篇小作文中,有些地方的描述是...“主观的和不可证伪的”,含糊但...“邀人朝指定方向遐想”。
一般这种写作技巧的文章,舆论会大概率偏离真相。比如请参考我在《每句话都是真话,甚至连在一起都可以是假话》中的例子。
4、
微博相关热搜已全部下架。热搜去掉的关键词一开始是“强奸”,后来是“猥亵”。目前看得见但分量较轻的称为“侵权”,性质逐渐降低。
但“酒桌文化”的热搜一直保持在高位。
由阿里投资,微博在范姜出轨事件中操纵舆论,限流+控评+禁言,受到国家的沉重打击。阿里私生活那么多人后来出现负面新闻,都不敢再篡改热搜了,都是平躺被骂的节奏。
这次为了一个组长再次冲塔合理吗?
虽然微博里有很多痴呆的二极管,但是微博里的管理层本身并没有那么傻。他们知道什么有流量,什么不能碰,这让这个操作更加混乱。
...
综合以上问题,我猜测这次事件是某一方有意无意隐瞒了一些信息造成的。很多元素与过去一些众所周知的反向新闻高度重合。
所以我建议你不要吃这种瓜,绝对不熟,可能有毒。
既然这个当事人第一时间报警了,而且警察已经受理了,那么我们最好在后续等待通知,而不是排队,寻找目标,然后疯狂的在键盘上输出。
...
上面的瓜没有熟,但是关于它的企业文化的瓜熟了。
毒哥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前员工,认识和共事过太多来自他家的员工,可以说文化瓜了。
1.首先,破冰文化。你在网上看到的大多数故事都是真的。
新员工来了,团队会一起吃个饭,然后问所有不该问的问题。尺度大到连毒哥都会脸红。不同部门和问题剧可能会有差异,但基本离不开后面三种方式。
虽然这个环节让很多人不舒服,但基本上大家都“熟悉”这一套,目的也确实达到了。
后来随着大厂人事变动越来越频繁,破冰文化在业内也有效仿,但普遍不如阿里。...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狼文化”,这也是引起大火的原因。《富宝论》1.0版至今仍广为流传。
2.劝导文化还挂在热搜上。这其实有待商榷。
严格来说,劝酒文化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国企和国企,但在互联网公司并不是主流。
我身边有过被灌醉的经历,一般在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的比例要低很多,即使是小领导,没有大领导也往往不想喝酒。...
这并不是互联网公司的素质有多高,而是一般的扁平化管理,并没有明显的谁优于谁。
至于风暴中心的阿里,虽然是互联网公司,但实际上很多部门和对应的合作伙伴都是传统行业,所以酒桌文化明显强于其他家,尤其是它的地推团队,真的很“猛”。这个“萌”是个中性词,你可以自己理解。
...
最后,由于本文是一篇半开放的演讲,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所以准备一个开放的结尾:请在留言区分享你所在行业的“文化”,无论好坏,给别人一个参考,或者让大家多学习。
毒哥给你开个头,做个消息示范:
在互联网行业,酒桌文化很弱,吃饭时大多数人都在玩手机;加班文化很强,不一定代表什么,但是加班很普遍,反正打车报销;会议文化很强,尤其是当你成为领导后,你可能一整天都出不了会议室,虽然很多会议和你无关。薪资秒杀大多数行业,但是没有比较文化。网段的格子衬衫不洗头,拖鞋裤子程序员。都是真的,人家也不想吊死你。...
作者:毒哥
来源:毒鸡汤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但更真实。毒哥的新书《不要装得无懈可击,要活得软弱》卖得很好。
#阿里女员工含泪控诉被老板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