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江南(八)——李可染《无锡梅园》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宋 林和靖 《山园小梅》

  此首《山园小梅》是宋代诗人林和靖的一首名诗。林和靖一生没有娶妻生子,因非常喜欢梅花,便以梅为妻,加之又喜欢白鹤,便又以鹤为子,所以有“梅妻鹤子”之称。1956年,李可染先生画了一幅梅图,情景相映,只不过地点由林和靖隐居的杭州西湖孤山换至江苏无锡,便是此幅《无锡梅园》。

  李可染《无锡梅园》

  李可染(1907——1989),江苏省徐州人,原名永顺。幼年家境贫苦,年13岁,拜山水画家钱食芝为师,习清代“四王”之画法,接受传统文人画的训练,1929年,时年16岁的李可染报考西湖国立艺术院首届油画研究生。由于现场所作的巨幅人体油画,画风雄厚大胆,被慧眼识才的林风眠校长破格录取。于艺专期间,李可染接触了林风眠先生建立起来的新型美术教育体系,跟随法国画家克罗多学习油画,认真研究了西画素描、写生和创作的方法。

  李可染多次外出写生,行程数万里,遍历祖国名山大川,在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并直接对景创作大量速写、素描和水墨画稿,在此基础上构思了许多有现代感、有个性风格的山水画,《无锡梅园》便是一例。

  隆冬季节里梅的绽放,是真实的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抱雪啜冰,于丛中笑的风骨。无锡梅园是江南三大赏梅名地之一,独而不孤,静而不惧,没有车马的喧嚣,只有梅花绽放的温柔,和着自己的脚步声,使人觉得并不孤单寂寥。梅枝疏密有致,影子在天空,在水里,渲染在视觉能及之处,冷风中依然打造着江南的秀丽,使人享受着冬日的温润与惬意。

  此幅《无锡梅园》为对景写生作品,绘无锡梅园小景。梅树四株,干以双钩,出枝颇有书法的意味,,弹性的梅枝舒展自如,相互穿插,纵横交错,在扭转伸展中构成了抽象的线条美;纯以朱砂点染的梅花,突出了梅花缤纷盛开的姿态;一地梅花,令人遐想,园中游人正陶醉其间。在写生中,李可染最善于裁剪和提炼,这里梅树的点与线密布画面,充满了节奏和韵律。

  在酱色的枝条上,挂满了鲜红的花朵,每个花瓣晶莹透亮,有着冰雕般的质感,圆圆的花苞,沾着露水,亮亮的,像耀眼的星辰。虽是那样惊喜,也只有瞪大了眼睛去瞧,不敢伸手去触摸那带有灵性的肌肤,怕她碎掉。氤氲在江南的气息,是淡淡的梅香,让整个园内也有了特殊的味道。

  不时地,在梅树丛后闪出一段青瓦白墙,或者一弯素雅的月亮拱门,曲径通幽处,是一座座精致的亭子。每一处地方,都起了别致的名字,有许多是出于“梅”的典故,寓梅于人格化、寓人于梅文化之中。

  沿着缓缓的坡路继续上行,来到了梅园的,点,俯瞰梅园全景,近处屋廊错落有致,层林葱茏;远处云烟浩淼,不能穷尽。登高临怀,想象出当年李可染先生在这里写生作画,不禁感慨。梅志在高洁,不畏寒霜,传统文化里有君子美称,以君子安身立命,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根底。在这里,由人造就了梅文化的外形,由梅文化熏染着世风人格。或许这也正是李可染先生的初衷与愿望吧。

  此幅《无锡梅园》作于1956年。1954年,李可染先生进行了第一次水墨写生,然而并不满意,认为还有更为广阔的路途值得去探索,因此又展开了“行万里路”的数次艰苦写生活动。1956年夏,李可染带领学生到江南一带进行山水画写生,时间长达七八个月,这次万里写生,是其一生创作实践上的关键,他的山水画正以“用,的功力打进去,,的勇气打出来”,自己的艺术道路也越来越清晰。

  所谓“打进去”,就是钻进传统里把古人的经验和技巧学到手。他尤其喜欢龚贤、董源、董其昌、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作品,在精心临摹前人的作品时,认真揣摩传统文人画的精神、格调与笔墨情趣。之后,李可染又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从他们的艺术实践中认真体悟中国画创作体系与方法特别是笔墨的奥秘。所谓“打出来”,就是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作适应时代和发挥个性的创造。

  《无锡梅园》内,雪妆梅红,分外妖娆。梅树的根桩粗茁,皮苍骨铮,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执着,接生在根桩上的梅芽已长成树杆,巧姿苍劲,古雅传神,或灰褐或紫红,曲弯里纳聚丰壮,拙态中尽现灵气;那抽出的梅枝新条,蓬勃向上,千奇百秀,透皮吐蕾,含苞待放,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笑傲风雪,不畏严寒的品性。是一种敢于挑战,勇于争先的风貌;是一种奉献美丽,向人报春的骄傲。

  那盛开的梅树,有的如游龙报珠,浑厚奔放,奇型异姿,错落有致。有的长臂斜出,小枝直上;有的苍雄古拙,巧秀端雅。古朴根盘中生发新枝,蕴涵舒达,动人的形态,迷人的韵味,构成了梅花所独有的纯洁坚强、秀美绝伦的风骨。

  那绽放的梅花,层层疏叠,色彩斑斓。有的梅花如天真烂漫的少女,灿烂欢笑迎宾朋;有的如红妆待嫁的新娘,低垂娇容含羞态。观李可染先生的《无锡梅园》,犹如身临其境,品位微风袭面,一定会醉心陶然。仿佛真的嗅到那阵阵的馨香,发自花朵,发自花蕊,发自梅骨的清纯丽质。面对那高傲灵秀的神态,心头荡起呼之欲出的激动,让人流连其中,欲去难离。

  梅是中国传统名花,在中国已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傲雪绽放,不畏严寒的品格和秀姿神韵,自古就受到文人墨客青昧和人民大众的喜爱。历经苦难志越坚,敢让天地证傲骨,在写生探索期间,李可染为了找回以往山水画中失去的大自然本身的生机与活力,把荒寒萧索的意境变为丰富与真实,进行了数年艰苦的写生,使李可染先生抛弃了传统绘画的一套程式化的技巧,本着求真、求实、求新的精神,对景写实,并总结出一套发现新的自然美的观察方法。因此,李可染先生对艺术的态度以及他的画中所体现的,也正是一种梅的品格,梅的志向,梅的精神,梅的灵魂之所在。

  作者简介:

  宋行标,字修水,号长石,1957年7月出生,浙江绍兴人,现为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先后出版著作共计70余万字,获优秀著作出版奖;同时发表理论文章50余万字,分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及哲学课题奖。

  主要著作:

  ·《中国绍兴水文化》 中华书局 2001年3月

  ·《长石论集》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年8月

  ·《画坛拾微》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6年3月

  ·《近现代中国绘画名家名作赏析》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7年1月

  ·《情系江南——艺术家笔下的江南水乡》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9年3月

  主编书目:

  ·《商学之祖范蠡与当代绍兴商人》(主编:吴慧、副主编:宋行标)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年4月

  ·《水墨江南》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4年4月

  ·《文化江南——陈逸飞、潘鸿海、梁平波绘展作品集》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4年3月

  ·《潘鸿海油画作品选集》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7年10月

  ·《王羲之书法全集》(1—10卷)(主编:江吟、宋行标)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8年6月

  ·《陆俨少绘画作品典藏》 (编著:陆亨、宋行标)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3年5月

  ·《林风眠绘画作品典藏》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3年6月

  ·《长石斋珍藏集》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3年6月

  ·《国风——中国近现代艺术珍选集(全二册)》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8年5月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