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从2020年开始,教师这个职业受到很多高校毕业生的热捧,每年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都超过1000万。越来越多的师范毕业生和其他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去中小学当老师。
这也让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热度居高不下,部分原因是经济环境的影响。毕竟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师职位都会受到欢迎。比如乡镇的老师,很多学生即使考上了也会动摇。
第一,乡镇教师宁愿毁约,也要赔偿2万。
乡镇教师是指大学生毕业后必须到指定的乡镇提供教学服务,服务期一般为5年。
进入乡镇编制的教师,高考时提前填了一批志愿,同时享受免费服务员待遇。例如,他们在大学期间不需要支付任何学费和住宿费。这些学生在享受待遇的同时,还得与相关部门签订服务协议。
这样的条约主要目的是平衡各地的教学资源。毕竟我国中小学数量已经达到15.8万所,教师数量也相当多,但是愿意主动到乡镇服务的教师却很少。
安徽有一个高考生,家里是务农出身。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公费师范生的名额。大学期间,他也非常努力,通过四年的学习完成了所有的学业。但毕业时,当有关部门通知他到指定乡镇任职时,他开始犹豫。最后,他终于在工作一年后辞职了。
根据之前签订的协议,不仅要支付相应的违约金2万元,还要补足大学期间的全部学费。
对于这样的现象,很多网友不理解,为什么毕业后进入事业单位,有稳定的收入,却不愿意按照合同提供服务。这难道不是不守信用的表现吗?每个人对这种情况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原因太现实了。
第二,背后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说,报读公费师范生的家庭经济普遍不太好,很多学生本身就是考农村的。如果他们毕业后能得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按理说不会有大的意外。但为什么有些公费师范生宁愿食言,交违约金辞职?这背后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1.艰难的环境
乡镇的老师基本都是为偏远山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服务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在一些经济较差的地方甚至连最基本的水电都无法24小时供应。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可能这样的环境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这样的画面也是从来没有想象过的,所以很多人在服务期还没到期的时候就已经动摇了。
2.追求更好的发展
按理说,在农村考过的孩子应该更熟悉农村的情况,他们也应该熟悉农村的教育情况。教育资源比较差,但为什么还是不愿意回农村?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但又不想回原籍。就像很多从一线城市以外来的有前途的年轻人,现在从老家打拼过来,思想上不想回到原来的地方,而是想有更好的发展。
3.工资和福利
教师虽然属于事业单位,但是工资待遇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而是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来确定的。比如他在深圳,大部分中小学老师即使刚上任也能拿到20多万的年薪。相反,在农村,新聘教师的年薪可能不到3万。
两者的差距也让很多公费师范生宁愿交违约金也不愿意去经济发达地区。
第三,择业需谨慎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一个公费师范生违背自己的初衷,以支付违约金和学费的方式放弃乡村教师的岗位,是错误的。
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的同时,要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尤其是在工作岗位的选择上。
结论:每个人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都有不同的想法。所以,在高考前,学生和家长要考虑好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和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指向哪些城市或乡村,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