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巅峰时期融资超过2亿元、一度在全国开设约60家门店的连锁书店品牌俞如博,近日被曝已关闭50多家门店,拖欠员工工资,并与房地产开发商、出版社对簿公堂。这个品牌作为早期网络名人书店的代表,短短几年就沦落到这样的地步,真的有点尴尬。有什么问题?是实体书店普遍困境的反映,还是品牌本身经营不善?笔者更倾向于认为,这是网络名人书店自身“基因”使然。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网络名人和书店的结合有一些内在的悖论。作为一个书店以图书为核心销售商品的地方,经营者和消费者通常更注重产品端和服务端,这与网络名人更注重营销端的想法不同。一般来说,网络名人模式是以流量变现为基础的,也就是让那些吸引来的客户买单。但是,单纯因为书店的“颜值”来打卡的人,又有多少能真正转化为消费者,为书籍、文创、咖啡解决他们的问题呢?或者说,如何形成持续的消费力?换个角度,假设有爱书人来到这样的网络名人书店,他们能在这里买到自己喜欢的书吗?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如前所述,网上名人书店的主要精力往往在于营销端,有设计感的店面风格和多元化的经营业态;相应地,在书籍的数量、种类、分类甚至排列等细节上,也未必能给书友带来赏心悦目的体验。笔者走访过其中的一些书店,大部分都有不尽如人意的阅读和购书经历:有的书店图书杂乱,很难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某一种或某一本书;有的书店把书架当成装饰品,延伸到天花板的高度,根本拿不到上面的书...况且,在很多关于书店的讨论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人。一个深受读者青睐的书店,人其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尤其是一些老牌书店、专业书店、独立书店等。,店主和店员往往是某些领域的“准专家”,可以适时充当店内图书的“真人索引”,或者给出专业的找书建议。在这方面,网络名人书店的店主、店员更像是流水线培养出来的大堂经理、服务员,他们的文化附加值通常并不突出。所以讨论实体书店近年来面临的困境,可能不能简单归结为电商的冲击和疫情的影响。当一些书店热衷于创新、风投、扩张,为了流量而执着于“颜值”和“网络名人”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书店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短暂的热潮退去,书店陷入沉寂,甚至陷入经营困境。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情况?去年,北京一家考古文化书店广受关注。在一个小众冷门的图书领域,这家书店经营了10多年,向国内外大量专家学者出售图书,年营业额近500万元,利润约20万元。仅靠卖书取得这样的成绩,秘诀无非就是善于细分,以及稳定人员积累的专业素养。正如店主所说,“踏踏实实选书,做好服务。”“我们不专业做咖啡。我们还不如去咖啡店。”店主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不是所有的消费场景都适合“网络名人”。当书店争夺文创和咖啡的时候,所谓的创新就变得同质化了。就书店而言,如果缺乏内容——书籍和配套服务作为基础,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