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消失的“工牌”:只用来打卡你out了

核心提示工牌已经从工作必需品,变成时髦的“藏品”和“潮品”。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编辑|王超摄影|史小兵 邓攀早上8:20,北京亦庄。京东总部1号楼刷卡机前,正迎来第一波上班潮。员工在“刷卡”过门禁时,不知不觉,北京健康宝也一起“被刷”了。

工牌已经从工作必需品,变成时髦的“藏品”和“潮品”。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

编辑|王超

摄影|史小兵 邓攀

早上8:20,北京亦庄。京东总部1号楼刷卡机前,正迎来第一波上班潮。

员工在“刷卡”过门禁时,不知不觉,北京健康宝也一起“被刷”了。考虑到疫情防控与通勤效率,公司门禁系统早已对接到“北京健康宝”平台。从2021年8月起,员工工牌就已自动实现了“一卡两用”。

无论是面部识别,还是实体工牌刷卡,都会实现双码同刷,京东员工早已习惯了这种快捷的方式。

工牌,是企业发行的带有员工工作信息的卡牌。一张薄薄的卡片,不仅是企业对员工身份的确认,还因其丰富多样的功能和不拘一格的设计,逐渐担负起企业形象和文化输出者的角色。

小孙是“工牌卡套集换小组”里的“大佬”,一些稀少的设计,已经变成了她的收藏品。

每当她说起这些收藏背后的故事,就像在诉说在京东7年的成长轨迹。

科技发展到今天,各家企业早已突破了传统工牌形式上的禁锢,敏捷化的办公需求,带动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工牌“脱实向虚”。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实体工牌功能,早已被“二维码”“人脸识别”等技术取代。像小米这样的智能制造公司,虽然实体工牌仍然存在,但带有NFC功能可穿戴设备更受员工青睐。无论是手环、手表还是手机,都已成为工牌的“变种”和延伸。

目前,大部分公司仍然保持着给员工发实体工牌的惯例,以满足不同员工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或通过特别设计,予以特殊员工关照,延续自己的文化理念。

在京东,每逢传统节日或公司活动日,各部门都会自发设计工牌卡套。逐年累月下来,设计样式越来越丰富,京东内部甚至出现了专门的“工牌卡套收集交换小组”。此外,京东还给“准妈妈”员工专门设计了粉色挂绳工牌。员工看到挂绳颜色,就会自觉为其提供业务办理便利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乘坐电梯或业务办理时,大家也会自觉照顾粉挂绳,为她们提供便利。

京东为准妈妈提供了离电梯最近的专属停车位,粉挂绳独享。

尽管实体工牌的使用场景在减弱,但企业与员工的连接并未减少。如今的工牌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文化符号,承载着自信、自由、开放、包容、平等、简单等理念。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工牌每次更新迭代的背后,也能映射出企业所处阶段的发展命题和文化变迁。

在工牌的头像图片不再被局限,大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图片通过自助机打印上去,每张工牌都是独一无二的。

龙湖的工牌只显示姓名和部门,不显示职级。这样的设计,被员工视为龙湖开放平等、简单直接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龙湖为员工准备了专门的工牌自助打印机,员工可以随时自由打印,科技感与实用感并存。

在龙湖,工牌内容只体现员工所在部门和姓名,隐去职级。这被员工视为龙湖秉持平等、简单、直接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来自龙湖重庆公司的老员工刘爽,还保存着17年前公司给她发放的工牌。两张风格不同的工牌和上面的使用痕迹,见证了龙湖从西南一隅冲向全国、成为龙头房企的大半历程,也凝聚了自己为之奋斗的数十年热血与青春。

加入龙湖已近二十年,来自重庆公司的刘爽,仍然保存着17年前公司给她发放的工牌。

相对其他“大厂”,字节跳动的员工对于自家公司的认同感更强一些。北京地铁上,商场里,时常可以见到戴着字节跳动工牌的年轻人,“带着工牌儿去相亲”甚至变成了互联网世界中的一个“梗”。可以说,字节跳动的工牌给了员工满满的自信,这不仅是对供职机构的认可,更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

在字节跳动的企业文化里,员工对于公司的认同感很强。大家在午休时间也不会摘下工牌。

从头像,到卡套,再到挂绳……在很多80后、90后员工眼中,工牌已经从工作必需品,变成时髦的“藏品”和“潮品”。伴随着实体工牌的演化,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在经历变革与重塑。我们不知道工牌未来还会“进化”到何处,但留在它身上的科技进步和人文关怀印迹,都会随着时间的淬炼历久弥新。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