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红”成了一个新名词。各个行业都可能诞生某些网红,不管是真的属于这个行业员工,还是某些新媒体公司刻意包装出来的“从业者”,只要能满足大众的审美口味,一般都能在各个平台大受追捧。
在这个网红时代,餐饮行业紧随热潮,众多网红餐厅出现在各个媒体平台。
餐厅凭借自己的特色被动成为了“网红”,各个平台的自媒体运营者给自己前来拍照给自己带来某些热度,或者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在这拍照发“某博”“某圈”秀一下,变相的给餐厅宣传,这种良好的互利模式正有点“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的意思。
然而餐厅没有自己的特色却想让自己火一把,这怎么办呢?于是餐厅开始自己想办法在网络平台运营自己,通过装修风格、特色表演等吸引顾客。
比较小的餐厅没有那么多的预算,但也想在这个浪潮中分食一杯羹,只好花钱请别人帮忙宣传。某些企业或个人运营的自媒体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把自己的流量变现,某些类似于”大胃王“、”地方特色美食“等类似无良媒体看到有利可图,不管餐厅味道如何,拿了钱各种虚伪的称赞餐厅,粉丝或路人顾客前往发现宣传和实际情况不符,但也无可奈何。“网红”本是一个中性词,但现在却被很多人当作贬义词去用来嘲讽。
追求装修风格
某些餐厅对外宣传是轻奢,装修豪华气派,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家餐厅高档;另一部分搞的是差异化装修,把餐厅装修成教室类似的风格卖弄情怀。尽管这样的餐厅有自己的特色风格,但是如果味道不行的话,我拍照发“某博”“某圈”最多会称赞一下它的装卸风格,绝对不会推荐别人去,自己也不会去第二次。
图片源于网络图片源于网络追求特色表演
“某音”上曾经红极一时的张辉映。
图片源于网络火了以后自己单干了,在天津没有她的分店,所以本人不知道现在她的品牌运营的如何。现在正值火锅旺季,曝光度却也大不如前,是否如网上说的”凉了”就不得而知了。
搞饥饿营销
某些蛋糕店主要宣传现烤蛋糕,由于没有现货,想要购买必须排队。大学期间我和女友在天津滨江道排过一小时的队伍买“某斯叔叔”的芝士蛋糕,到手否发现费时费力换来的蛋糕没有想象中的好吃,尽管给自己施加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这是费好大劲买到的,感觉还是一般般。果不其然,店铺一个月后黄了。现在比较火的“某茶”“某洋大师傅”至今没吃到过,因为在大学那次以后尝到味道后就下定决心再也不排队买东西了。这种饥饿营销对某些人来说很有吸引力,而且刚才提到的这两样不论装修成本还是原材料成不都比较低,回款周期应该几个月就够了,但是和我这种食客没有任何关系,我绝不对再去排队,凉之前买一次尝尝就够了,说不定到时候还打折呢!
图片源于网络拍摄于天津市借助自媒体宣传
现在大家都是理性的智者,那种一看就收钱宣传的自己心里有杆秤权衡利弊就好。
所有内容都是自己的观点,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