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营业了30年的南宁民族商场正式关停。这座曾是广西最大综合性商场的建筑及其所在地块,其产权也由南宁轨道地产集团移交南宁市兴宁区政府。两三年后,新建的新民族时代广场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关停当日市民经营户自发前来见证
28日早上,这座即将关停的大型商场,早已人去楼空。商场门外的马路边,被蓝色的隔离板围挡起来,往日颇有生气的临街店铺,大门紧闭。通往商场中庭的通道的两侧,在关停通知发布之后的时间里仍摆满商品,如今也只余空空的货柜。
根据兴宁区人民政府发布的通知,民族商场的承租户在22日18:00前腾空商铺并完成移交手续。28日24:00起,民族商场正式关停。27日下午,一家字画店把店里来不及收走的画作、画板搬上车运走,成为最后一名腾空完成的承租户。28日早上,通往商场中庭的通道口上方,还挂着“激情岁月永不忘”字样的横幅,租户们曾在横幅下合影留念。
2月28日上午9时许,南宁轨道地产集团副总经理李华和南宁市兴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方洪波,签署了产权房屋移交单,正式将这里移交给了兴宁区政府。
当天,有民族商场昔日的经营户、市民自发前来见证这一时刻。市民谢先生说,看到它关停,心中有不舍。直到现在,家里还保留着当年在民族商场花一个多月工资购买的收录机。
昔日曾是广西最大综合性商场
民族商场于1989年8月18日开业。许多人也许不知道,开业时它还是广西最大的综合性商场,总建筑面积达3.54万平米。
据资料记载,它和南宁交易场、南宁和平商场、南宁南华市场等大型商场一起,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末期建好并开业的。在上世纪,它和交易场、和平商场一起,构成了朝阳商圈繁华的商业“金三角”。
老南宁人见证过它的辉煌,在这里挥洒过青春和梦想。谢先生说,民族商场刚建成时,周围还没什么有特色的大商场,这里是年轻人的购物天堂。他那时20来岁,家里的CD、音响、收录机等,都是在这里买的。要淘影碟也来这里,买衣服也来这里。
2月18日,民族商场还在营业时,有市民去商场店铺选购乐器。
覃先生是这里的承租户,他母亲在商场开业时就在二楼C区开服装店,2008年从母亲手上接下店铺,他算是民族商场的二代承租户。在他记忆中,2000年前后店里生意很红火,人气很旺。他接手时,整个商场二楼还都是卖衣服的。大约2013年前后,服装生意慢慢淡下来,于是他开拓了线上销售渠道。
陆先生是南宁人,小时候就经常到民族商场买唱片、CD碟、音响。受此影响,他后来去了广东省做进口二手音响设备生意,积累了许多广东、广西的顾客。2018年,他回到南宁,在民族商场租下店铺卖二手音乐设备,从昔日的商场小顾客变成了经营户。他说,在这里开店除了看到这里的集聚效应外,还带有一种情怀。等新民族时代广场建好后,他很可能还会回来开店的。
旧楼一月内拆除争取年内开工
“这里是昔日的购物天堂,承载了许多南宁人的记忆。”在关停移交仪式上,兴宁区城建局局长方洪波说,它见证了南宁市30年的城市更新和历史变革。但是城市变革日新月异,民族商场现有的业态和布局以及周边的交通状态,已经不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计划将民族商场和南宁市总工会宿舍区地块打造新的大楼。
新的大楼暂命名为新民族时代广场。按照目前的规划,该项目由南北地块组成。南地块定位为城市人文风情体验功能,规划为3栋高层塔楼及2栋裙楼,包括商场和住宅。建筑形式及空间设计从广西的龙脊梯田和壮乡文化中获取灵感,通过一系列不同高度的室外露台,与环境绿化相结合;北地块则定位为公共服务功能,规划为1栋文化综合楼,包括有500人文化剧场、陈列展示馆、健身游泳馆等公益性场所。
新民族时代广场效果图。南宁市兴宁区旧城改建办公室供图
根据该规划,民族商场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将用于市政道路建设,拓宽现有道路的面积。同时,还规划建设一条穿越南地块的道路,连接新华街和苏州路,缓解片区交通压力。在公共交通出行方面,市民可以选择搭乘BRT或者是乘坐地铁直达新商场负一楼。
方洪波说,南宁市在2012年就启动了朝阳商圈旧城改造的前期调查和城市设计。根据南宁市的旧城改造工作安排,会以街区为单位,将包括人民路、新华街、民主路围合的片区里原有的商业、居民、行政办公单位,统一进行征收。再按规划,统一规划、统一改造和建设。今年,主要是做好民族商场的动迁项目,预计2022年建设完成。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刘冬莲 实习生 梁敏
值班编辑丨褚瑞懿